一张红纸映出福禄寿喜,一双巧手裁剪人间百味。剪纸作为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以别出心裁、精心巧思著称。通过在轻如薄翼的纸上精工细作、横切竖剪,于方寸间创造无限可能,浓缩生活真意。在菏泽市巨野县,依托牡丹、麒麟等特色文化与服装、工笔画等表现形式,逐渐催生出一种独特的剪纸工艺,把剪纸“穿上身”“贴成画”,传统剪纸技艺在华丽变身的同时亦在传承路径中找到了新定位。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实习生 于洋
传统剪纸技艺在华丽变身的同时亦在传承路径中找到了新定位
跨界融合促成剪纸“大变身”
起源于清末时期的巨野剪纸,具有鲁西南地区特有的粗犷大气的风格,不以精细见长,却依据独特创意与熔铸本土文化的强烈意图而在传统剪纸的范畴上有所突破,从众多剪纸传承中走出了独属于自身的道路。近年来,以常凤灵及其师承姚俊梓为主要传承人,巨野剪纸通过不断探索与完善,逐渐形成了线画结合、虚实相间、繁缛华丽、生动传神的艺术风格,将剪纸融入服装设计、工笔作画等艺术形式,题材日益广泛,使现代设计与传统艺术在剪纸领域得到了充分结合。
“在技法上,我们仍然坚持以‘镂空’和‘联结’为主要手段,注重剪、刻、撕、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多种传统技法的相互配合,以扩充剪纸的表现力和视觉张力,其中最关键的仍然是充分融合本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创意。”剪纸技艺传承人常凤灵介绍道。幼年跟随祖母接受鲁西南民间剪纸艺术熏陶,成年后以服装设计制作为主业,后又师从姚俊梓系统学习鲁西南本土剪纸技艺,丰富的经历使她充分认识到剪纸作为传统工艺的局限性与可塑性,也看到了传承并发展传统剪纸技艺的另一种可能。
“剪纸服饰是我们试图将剪纸技法融入服装设计后形成的产物,我们用一种专门的特殊布料进行裁剪、拼贴,比照衣服的款式、形制、规格来专门设计一套装饰方案,再以独有的剪纸手法予以实现。”常凤灵介绍,常规服饰受限于制作方式,为其赋予层次感与延展性向来是一个难题,而巨野剪纸设计、裁剪、拼贴的手法则为此提供了一种极富人文特色的解决方案。素白的旗袍点缀着艳红,雅致中透露出艳丽,鲜红的礼服外再披上一层“红妆”,更显富贵高雅,夺人眼球。“目前我们主要供应演出与各类节会使用,常规服饰与剪纸的结合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常凤灵介绍。
创新传承让技艺焕发时代价值
除了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制作的剪纸服装,工作室旁边一排桌案上摆放的几幅工笔牡丹栩栩如生,十分吸睛。“剪纸工笔画是近年来我们另一个主推产品,如果说剪纸和服饰的结合是一种传统工艺融入生活的尝试,那么剪纸工笔画则是巨野本土文艺之间相互融合发展的一种新方向。”常凤灵说。
山东菏泽是全国闻名的“牡丹之都”,而巨野县则尤以“工笔牡丹”著称海内外,雄踞国内工笔牡丹80%的市场占有率,幅度创造“世界之最”的巨幅工笔牡丹画频频亮相重大节事会议现场,彰显着巨野工笔牡丹鲜活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而用剪纸剪出的“工笔牡丹”,先用白色熟宣比照牡丹形象裁剪成型,拼贴,再以工笔技法上色,成品与工笔作品难分真假,又蕴含着剪纸艺术独有的文化色彩与艺术价值。
时代变迁,传统剪纸在传承中也逐渐探寻着符合自身的发展方向,既有技法和表现上的创新,又有形式和应用上的进步,而一定意义上,二者又相辅相成。巨野剪纸既大胆向前,把剪纸技法向服装、绘画转化,又回望来路,以牡丹文化、麒麟文化赋能剪纸产业发展。“刚刚想到这些点子时只感觉豁然开朗,我们长久以来对这门技艺如何传承的疑虑被打消了,它们的出现仿佛打开了一扇剪纸技艺传承新的大门。后来我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工艺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和时代始终充满了互动,但又永远和本地文化根连着根,我认为这就是传统工艺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的方向。”常凤灵动情地说。
传艺研习助力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人民群众欣赏趣味的多样化和购买力的提高,使得一大批传统手工品变为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产业。对此,常凤灵也有着自己的愿望:“把剪纸作品形成完整的产业,把‘好创意’做出‘好成绩’,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看到传统工艺发展前景广阔的同时,常凤灵也有些隐忧,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则源于技艺本身的特殊性。剪纸仍然高度依赖手工制作,对技能与熟练度的要求也相应较高。据了解,目前剪纸服饰仍然属于“高端定制产品”,需要根据特定需求决定制作数量、形制,再安排专门的手工师傅制作,也因此,剪纸产品周期长、工作精细,无法规模化、集群化生产。
“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初步解决方案,就是以剪纸工笔画形成品牌产业,借助巨野‘工笔牡丹画之乡’的金字招牌,铺开独具特色的‘剪纸工笔画’以突破知名度,再将剪纸服装以高端产品的形式打造,立住巨野剪纸的特色和口碑”。常凤灵介绍,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作为主打的剪纸服饰与剪纸工笔画,套色剪纸、剪纸包包,乃至常规的剪纸挂历、剪纸窗花,都长期受到外地客户的追捧和青睐,许多企业慕名而来,每次都列出长串的需求订单。这些订单都被常凤灵进行拆分,逐个分配给各个剪纸团队。
“最开始我有意识地把剪纸技法传授给身边的乡亲,大家都住在乡下,农忙一过都需要找点事做,他们在我的剪纸上看到了机会,而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更大的机会。”提到剪纸团队,常凤灵解释道。农村有大量的待就业人口,他们因为家庭或其他原因不得不留在农村,而农村提供的岗位有限,随着剪纸培训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为生计发愁。
据悉,截至目前,常凤灵剪纸团队已解决了200余人的就业问题,培训、传艺、合作的模式延续至今。对“出师”的徒弟,常凤灵便开展合作,拉入合伙,共同经营着已小有规模的剪纸产业。“这些中坚力量是我们下一步建立成熟产业体系最根本的保证和依托,也对我们当地的乡村振兴起了很大的作用。”常凤灵说。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