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我网频道>经济 > 内容详情

添加剂“热潮”渐退 海天味业会否迎来业态重塑?

2022-10-19 09:23:5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从酱油行业的龙头企业,到舆论关注的焦点;从接连发布公告,再到股价下跌,海天味业在一个国庆长假的时间内,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食品添加剂风波。如今,这场风波对于海天味业,乃至调味品行业的影响还在持续着。未来,包括海天味业在内的调味品企业是否又会因此迎来新业态?答案,或许还在路上。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丁一凡

食品添加剂之忧

截至10月14日A股收盘,身陷食品添加剂风波的海天味业(603288)股价仍未止住跌势。当日数据显示,该股下跌0.6%报74.9元,今年来涨幅下跌-41.58%。

今年9月,因为“海克斯科技”一词,食品添加剂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彼时,一名视频博主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展示了普通食品原料,经过不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后的惊人效果。其中,有关合成勾兑酱油的视频,更是引发了网友对酱油添加剂的担忧。

此后不久,又有网友晒出海天国内外销售产品对比配料表。根据配料表,同样是海天老抽王,在国内售卖的有若干食品添加剂,比如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苯甲酸钠、三氯蔗糖,而在日本售卖的海天老抽王,标示却只有水、大豆、食用盐、砂糖、小麦。

面对种种质疑,海天味业于9月30日至10月9日期间,接连发布了三篇公告进行回应。

公告显示,海天味业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规定,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并未“双标”。海天味业还表示,有人企图用食品添加剂来误导消费者,企图用“双标”来挑起消费者和中国品牌企业的矛盾对立。

10月9日,海天味业在回应中表示,公司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

在这期间,中国调味品协会也就此事件发表声明称,“因各国的饮食和消费习惯不同,同一类产品的标准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是,标准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其生产的产品就是安全的”“支持调味企业依法维权,追究网络造谣者的法律责任”,等等。

不过,接连的回应似乎未能赢得市场的认可。这一点,仅从10月10日A股开盘后海天味业的股价上便可见一斑。当日,海天味业股价大跌9.35%,收于75.08元/股,市值蒸发逾400亿元。

业绩增速放缓

就股价而言,这不是海天味业首次股价下跌。

2014年2月,海天味业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根据公司过往发布的业绩报告,在上市后的7年间,公司营业收入一直保持双位数增长。而在净利润方面,除2016年外,增速也维持在20%左右。

去年年初,海天味业股价也曾达到历史最高点148.21元,市值一度高达6966.3亿元,被誉为“酱油茅”。不过,巅峰之后,海天味业的股价开始回落。有分析指出,海天味业靠“一瓶酱油”就把市值做到近7000亿元,本就是虚高,后续的下跌才属于正常的价值回归现象。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坦言,“目前的海天味业正在进入一个平缓期。”

从业绩上看,海天味业近年来的营收、净利润增速也在放缓。根据海天味业去年年报,公司去年实现营收250.04亿元,同比增长9.71%;实现归母净利润66.71亿元,同比增长4.18%。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其营收增幅首次下滑至10%以下。

前不久,海天味业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5.32亿元,同比增长9.73%;实现归母净利润33.93亿元,同比增长1.21%。

“报告期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餐饮、旅游等行业遭受冲击,居民消费需求疲软,给调味品市场带来很大挑战,公司的产品订单出货量放缓,短期承压显著。成本端,原本已经高企的成本今年继续超预期上涨,产品盈利能力被压缩,公司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在业绩报告中,海天味业这样指出。

海天味业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也表示,从全年的目标来看,目前确实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但对于目标,公司一向是非常严肃的,下半年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不会轻易放弃和放松目标,不会对目标进行调整,公司也在通过各种措施提振员工和经销商信心,保存量,抢增量。

调味品行业迎来新业态?

作为国内调味品市场的龙头企业,食品添加剂风波对海天味业的影响或许并不止于资本市场。

据媒体报道,2005年至2015年为中国酱油市场的黄金十年,在2016年后,由于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酱油产量逐渐下滑,从2015年的1011.9万吨,下降至2021年的788.15万吨。同时,国内人均酱油需求量从2015年的7.28千克降至2020年的4.86千克。

有分析认为,海天味业盈利增速不断放缓,中低端酱油市场的发展已逐渐接近了天花板。但这同时也推动了酱油行业的竞争,向着产品高端化、布局新品类的方向转变。而就整个调味品行业来说,这次风波或许恰恰也是一次契机。

随着餐饮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优先考虑食品的健康指标,并且更愿意为绿色、健康和原生态的产品支付溢价。2008年,首推“零添加酱油”的千禾味业就借此打进了强者占据的酱油市场,海天味业和李锦记等老牌企业也开始随之进行相应的产品布局。

不过,对于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核查处置专家、天津市健康科普专家、天津市食检院副院长李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们之所以对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主要原因是非法添加物让食品添加剂背了黑锅,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李莹称,食品添加剂的获批和使用是受到严格监管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到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是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的初心使命是让食品更好,合理合法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专家表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使用量和食用量,和使用的品种数量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是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的要求,不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影响,更不必过分担心。

整体来看,一场食品添加剂风波,对于海天味业,乃至调味品行业的影响还在持续着。未来,包括海天味业在内的调味品企业是否又会因此迎来新业态?答案,或许还在路上。

读我网编辑:王迎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
商报热线:0531-88197600
ICP:鲁ICP备0701807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