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卡“摘星”后,如何拥抱诗和远方
2022-7-3 10:02:31 来源:山东商报
暑期“驾到”,大家在近日或许听到最多的话便是“你准备去哪玩?”。随着6月29日工信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外出旅游的念头如同火苗一般在民众心中越燃越旺。一些出行平台的数据也可看出端倪,网友对车票、机票、酒店的搜索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暑期旅游市场加速回血的情景指日可待。但与此同时,“摘星”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会有所放松,而是对各地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准化提出了新要求。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通
行程卡“摘星”了
通信行程卡“星号”取消,这是近日关注度颇高的热点事件。据工信部网站6月29日消息,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
消息一出,网络瞬间进入“热议模式”。而一些出行平台的数据也可反映出民众对此事的态度,“摘星”消息发布后,某平台机票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180%,酒店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220%。要知道,部分地区中高考还并未全部结束,一些地方也还未完全开启暑假模式,这些潜在的游玩主力将逐步释放,旅游市场的热度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在高点。
取消行程卡“星号”的意义显而易见,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摘星”消息发布的前一天,国家卫健委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其中将入境者和密接者的隔离时间从“14+7”天缩短为“7+3”天。再往前,国家卫健委还发布了“九不准”要求,明令禁止各地“一刀切”“层层加码”。可以看出,在全国疫情形势趋稳的背景下,我国防疫政策更加有的放矢。
要知道,行程卡的本意是为了方便用户查询前14天到过的所有地市信息,以更好地进行疫情排查与防范。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表示智能手机用户此前14天内,到访过当时存在中风险或高风险地区的某个城市或某些城市,并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标记仅作为出行提示,不关联用户个人的健康状况。通信行程卡的“星号”,为最大限度地把可能有感染风险的人员纳入防控视野,特别是在疫情严峻复杂的特殊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对于行程卡“摘星”,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发布微博解读,他认为,取消“星号”标记不会造成新冠传播风险的增加,“星号”标记仅仅提示某人来自有高风险区或中风险区的城市,并没有与具体的高风险区或中风险区直接挂钩,即不能反映“星号”标记者的实际风险高低。随着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不断完善,对于中高风险区的划分和防控管理要求更加精细化、精准化,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的提示作用,在新防控策略的具体实施中难以发挥作用。
因此,取消行程卡“星号”释放的信号是明显的。有分析认为,其目的是要让各地的疫情防控秉持科学精准原则,聚焦于个人,而不是以地域为标准进行“一刀切”。这实质上压缩了一些地方“层层加码”的空间,让防疫更加合乎精准防控精神。如此,也才能加速社会经济的流动,让各地经济社会运转迅速恢复常态化。
旅游业或迎“拐点”
通过各大媒体近期的报道可知,自6月以来,海南、江苏、青海等多地已经陆续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放宽人员跨省流动。如海南放宽对来自上海、北京等城市低风险地区人员的入琼防控措施,此前被列为重点涉疫区的京沪多个区已经不在重点防疫区之列。青海完成“落地即检”即可有序流动,不再实行“3天2检”。“
孩子中考已经结束,准备带孩子去一趟海南,机票都已经买好了,一家人好好玩一玩。”济南市民马先生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其实,像马先生这样决定跨省旅游的游客并不在少数。随着全国范围内的“摘星”,以及多地人员跨省流动政策逐步放开,暑期旅游市场呈现明显复苏态势。据马蜂窝平台数据显示,甘肃、新疆、云南、贵州等长线旅游目的地搜索量上涨明显,其中“敦煌莫高窟”搜索热度上涨733%,“新疆自驾”相关搜索热度上涨550%。瞬时访问量热度涨幅最高的目的地前十分别为成都、乌鲁木齐、西双版纳、重庆、三亚、贵阳、桂林、威海、敦煌、恩施。
有专家分析指出,行程卡“摘星”是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的表现,便利了游客出行,无疑对全国旅游业有很大促进作用。不过也有人冷静的分析指出,当前旅游市场向好,近郊旅游率先恢复,相关餐饮、民宿等行业得到明显拉升,未来跨省游有望迎头赶上。但综合来看,旅游业恢复元气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至于“摘星”能否引发报复性旅游的问题,有专家指出,旅游业的复苏已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演化的行为。旅游供需两侧实际上均出现收缩,旅游资源的减少加上旅游消费力的下降,也许无法支撑报复性旅游出现。此外,即便旅游业在暑假期间复苏,亦不会是井喷式。游客数量可能会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但旅游消费增速或保持较低状态。
别让“土政策”来加码
行程卡“摘星”后,还有一种声音值得关注,近日有媒体报道,虽然行程卡没有了“星号”,但多个地方“采取了替代方案”。比如,有的地方表示,将在地方健康码上用旅居史标签的颜色进行分类;也有的地方用感叹号在健康码上予以标记。当“摘星”遭遇“土政策”,网络上也出现了“地方会否以此为据层层加码”的担忧。
有分析认为,“动态清零”总方针和“精准防控”的要求,就是对少数地方在防疫过程中“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的否定。统一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无疑也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如果个别地方试图利用所谓的“替代方案”,继续在实质性的执行层面“层层加码”、扩大人群管控范围。这显然与“摘星”政策的初衷不符,也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国家防疫政策的严肃性。
更有分析指出,个别地方采取所谓的“替代方案”,暴露出来的还是其固化的“一刀切”防疫思维,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精准防控”的要义。这也是导致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这样的善政,在落实过程中被个别地方悬置架空的根源所在。这尤其值得相关方面的警惕与反思。
可见,如果新方案仍然不断遭遇地方“土政策”的阻击,畅通国内大循环就难免更多掣肘。正因如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宣布将开通留言板供民众反映过度防疫的问题,还将成立整治“层层加码”问题专班,严格执行“九不准”要求,督促各地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有专家建议,问责有力,政令才能畅通,需要对“层层加码”者做到真正问责。此外还应消解“层层加码”的动机,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更加智慧和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