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两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烟台开发区获批全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地区以来,大力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产业链双向互动耦合机制,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两业融合向纵深推进。
据统计,2021年全年,烟台开发区服务业增加值812.2亿元,同比增长13.0%,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6%,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90.7亿元,增速45.7%,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119.6亿元,增速31.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7%左右。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在媒体采访时表示:“烟台开发区从提升科技创新融合促进水平、提升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3个重点方向先行先试,两业融合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韧性更强、后劲更足。”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吴绍博
京东智能城市烟台数字经济产业园
重点培育10大产业集群
对于地方来说,做好区域规划,协调发展关系是需要重点考量的工作内容。如何结合各地的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特征,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业融合方面的区域整合能力,非常考验规划管理的智慧。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烟台开发区重点培育10大产业集群,包括新消费电子、汽车制造、高端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机械装备、特色半导体、高性能纤维、工业互联网、现代物流、节能环保等。据统计,在烟台开发区6万多家市场主体中,制造业企业达到300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40家、主板上市公司11家;过百亿企业5家、过十亿企业31家、过亿元企业169家。高新技术企业39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20家,省级以上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等极点尖峰企业142家。
众多企业中,不乏全国性的行业龙头企业。这些处于价值链顶部、具有全产业链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可以发挥产业链推动者作用,在技术、产品、服务等领域持续创新突破,深化与配套服务企业协同,引领产业链深度融合和高端跃升。
位于北京中路56号的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经过多轮的战略调整,荣昌制药已发展成涉及现代中药生产及销售,生物新药创制,合同研发及生产,医药流通和生物医药项目孵化等多个领域的现代化制药和服务企业。荣昌制药主导的医药产业链项目,就是一个从新分子、新靶点、新机制的发现创新,到工艺开发、质量标准和药理研究,再到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最终获批上市实现产业化的贯穿生物医药创制的完整产业链条。据了解,这一项目以荣昌制药为建设主体,总投资超过4.5亿元,包括中成药研发生产、药物一致性评价、医药流通信息化及孵化研发生产车间建设等多项内容。
京东科技数字城市群鲁陕甘宁青大区运营负责人刘嘉告诉记者,“当时京东云选择在烟台落地数字产业园区,首先是因为烟台的城市产业基础在整个山东是非常好的,尤其是我们落地的这个区域是在开发区,有大量世界500强企业在此落地,整个产业基础是它的先天优势。另外,自贸区又有政策的叠加,对于企业发展有政策红利,我们落地以来,结合着开发区的产业基础以及政策优势,快速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同时也带动了很多本地企业的发展,这是我们当时选择这里,甚至去进入烟台时候考虑的整个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
上述负责人介绍,到2022年,烟台开发区汽车、化工新材料、消费电子等3个产业集群规模力争接近2000亿元,半导体、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4个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亿元,海洋科技、数字经济、新能源等3个产业集群规模迈入百亿梯队。重点培养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3大现代服务业,到2022年,新型研发机构突破20家,工业设计中心突破15户; 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突破8%;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以上,基金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
可以看到,借助产业集群优势,烟台开发区已经探索出一条区域整体规划带动全产业链协调融合发展的道路。
全力构建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融合可以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附加值提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烟台开发区《关于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制造业名城先锋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提出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品牌化、融通化提升,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推动两化融合,提升品牌质量,构建协同生态。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几年,烟台开发区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主线,以打造烟台市先进制造业先锋示范区为目标,持续加大优势产业和产业链培育,加快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全力构建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烟台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科研创新作为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它是国内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其研发中心先后被认定为山东省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据了解,目前正海磁材已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
此外,中国唯一一家具有MDI 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企业也位于烟台,这就是万华化学。万华化学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是全国首批九家“创新企业百强试点企业”,2012年位列国家创新型百强企业第三位。据悉,通过技术创新,万华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异氰酸酯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主导的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乙烯项目的实施,补齐了万华聚氨酯产业链最关键的原料和副产物有效利用短板,为建设全球最具特色的聚氨酯制造基地夯实了基础。
发展融通产业循环能力
在谈到烟台开发区两业融合发展格局时,上述负责人认为,“制造业要抢占制高点,发展具备融通产业循环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关键所在。”从世界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与制造业效率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依靠生产性服务业高密度的技术和知识,制造业发展方式变革才得以触发,“这也就意味着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竞速中必须锻造的‘长板’。”
一些企业也已踏上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创收先试先行的道路。从事电子信息材料、环保材料、大健康等产业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就依托其现有的研发、中试、生产等完整产业链优势,搭建“6+1+5”研发服务平台。在服务本企业战略发展需求的同时,打造以“服务本地区企业材料研发”为宗旨的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全国先进材料及医药领域企业,帮助企业打破知识产权壁垒,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从规模化仿制加工的初级工业产品向发展高新高附加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产品方向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当前,为了努力实现精准支持,解决两业融合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烟台开发区结合实际,打造一批深度融合型企业和平台,重点围绕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优化供应链管理、发展工业文化旅游等,加快业态模式创新,推出一批新路径、新模式、新业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做法。
两业融合试点任务的推进,为烟台开发区打造更具发展活力、更具竞争优势、更具聚合效应的现代产业集群探索了高效路径。目前,试点工作已向纵深阶段发展,下一步将继续强化重点领域的要素配置保障,以试点任务为纲,探索更多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两业融合“业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