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鲁绣“破圈”背后的“文旅+”发展密码

2022-5-22 7:32:54 来源:山东商报

        鲁绣作为齐鲁大地孕育而出的一种古老传统刺绣工艺,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传承与创新,鲁绣从为古代帝王公卿所专属的华服霓裳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在探索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鲁绣创新融合产业思维和市场理念,依托“文旅+”加速“破圈”。

 

       ◎山东省文旅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高玲

 

        鲁绣的传承

 

  作为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鲁绣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传承历史,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于它所用的绣线大多是较粗的加捻双股丝线,俗称“衣线”,故又称“衣线绣”。

 

  从技艺上来看,鲁绣集抽、勒、锁、雕等精华工艺于一身,色彩淡雅、构图优美、虚实适宜、形象逼真。绵远悠长的齐鲁文化赋予了鲁绣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绣品,宛如历史的画卷,生动详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从品类上来看,鲁绣产品繁多,主要有:即墨花边、青州府花边、高桥手绣、文登鲁绣、五莲割花、烟台绒绣、网扣、勾针、满工扣锁、百代丽、临清哈达等。

 

  在中华绣园中,鲁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创新,将西方的图案、工艺品种与中国传统的针绣技艺、审美情趣等融合在了一起。在它的身上,不仅体现了齐鲁文化的物质化发展,而且折射出齐鲁文化博采众长的精神。
  

        即墨花边:非遗+旅游,“花”式助推乡村振兴

 

  作为“鲁绣”五大品类之一,即墨花边在国际上素有“抽纱瑰珍”美誉。

 

  即墨花边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多种工艺和80多种针法为一体,代表了中国传统编织技术的较高水平,其成品主要有台布、餐套、床单、被套、窗帘、沙发巾、靠垫等近千个品种。

 

  花边是即墨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时至今日,这一手工技艺依然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国华)总经理、即墨花边第三代传承人王军认为,传统的东西,特别是手工做出来的东西,有温度有灵性,每一件都不一样,机器做出来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也可以说没有那种灵性。传统的东西,怎么能把它传下去,就需要不断地开发一些新的产品。

 

  近年来,以青岛国华为代表的花边企业依托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不断创新旅游产品,设计成伴手礼,并把花边与汉服、时装结合,让花边成为服装的点睛之笔。

 

  在即墨花边文化的推介和产业发展上,青岛国华开始探索“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先后在即墨、莱西、莱阳等地建立起25处镇(村)花边加工站,将即墨花边初级手工产品的生产、加工全部下放到镇(村)花边站,从事花边手工编织的农村妇女达1000多人。这种模式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帮扶了农村农户脱困,助推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青岛国华积极向中东、欧洲拓展市场。为建立前沿阵地,公司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成立了ELEL公司和货品中转仓库,这也成为即墨花边通往欧洲的中转站和瞭望世界的窗口。因精湛的手工艺术之美,即墨花边产品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销。

 

  为了让即墨花边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2021年,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作为鲁绣的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获得“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文登鲁绣:依托旅游城市,打造鲁绣文创产品

 

  文登鲁绣在鲁绣中独树一帜,是因其“中西合璧”。作为鲁绣传承人之一,田世科的作品唯美精致,观赏性极强。田世科绣制一幅作品,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以上,可谓细微之处见功夫。

 

  田世科有着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等诸多名衔,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他已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专利128项,主要科研成果7项。其创作的《荣华富贵》《梅兰竹菊》分别荣获2012年、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荷塘清韵》荣获2017年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

 

  在田世科看来,目前市场上的文登鲁绣以家用纺织品、收藏级工艺品等为主,而威海作为知名旅游城市,开发小件精致的鲁绣文创产品是一个新机遇。为了更好地推广、传承文登鲁绣,田世科和他的团队制作出一系列极具特色的鲁绣文创产品,如绣有昆嵛山、环翠楼等威海标志性景点的双面绣扇子,平安福、小老虎等。

 

  与此同时,田世科还在威海职业学院开课,给学生们传授鲁绣技艺,并被威海的许多中小学校特聘为非遗文化导师,形成梯队式传承体系,让古老的鲁绣艺术薪火相传。

 

        阳信鲁绣:打造特色小镇,非遗产品远销全球

 

  阳信与鲁绣颇有渊源。早在汉初年间,家家户户织“信绸”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信绸便因阳信得名。

 

  如今,这门古老的工艺在阳信萌生出新芽。目前,阳信鲁绣产品涵盖床上用品、抽纱、服饰等门类,年产鲁绣制品30万件、高档蕾丝500万米,出口英、法、德等20个国家和地区。在阳信鲁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毯产业,如今成为了阳信纺织业的排头兵。  

 

  作为当地纺织企业的排头兵,阳信瑞鑫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瑞鑫集团)的产品远销全球,G20峰会、上海世博会、五星级酒店、七星级酒店均采用其地毯;此外,还进入美国、阿联酋等国家的高端会议中心、酒店,产品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在业内排名位居前列,成为国内体量领先、规模最大的地毯专业生产企业。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当地依托特色产业,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思路,由瑞鑫地毯主导建设地毯小镇,探索促进城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企业发展新模式。该小镇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二批服务业特色小镇名单。

 

  同时,瑞鑫集团的阳信地毯编制技艺入选第五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特色产业”,瑞鑫集团筹建了全国首家“中国地毯文化艺术博物馆”,并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阳信鲁绣产业,当地正聚力打造全国地毯智能制造示范区、国际化地毯产业基地,涌现出以瑞鑫、龙福、荣绣、立昌、金利源为代表的高端家纺地毯企业,产品涉及绣品、纺织、化纤、地毯等领域,并逐步向绿色环保、医疗保健等功能性纤维领域昂首迈进。
  

        高桥手绣:探索“文化+”模式,壮大新时代“男耕女织”

 

  高桥手绣作为鲁绣的典型代表,以山东省沂水县高桥镇沭水村为核心传承区域,至今已有270余年历史,202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沂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桥手绣乡土文化气息浓厚,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淳朴、憨厚的性格特点,保留着原始文化意识形态,是当地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高桥手绣目前主要生产荷包、祺榴、龙凤、牡丹、等20多个门类,180多个品种,年产量100多万件。

 

  近年来,当地相关部门通过宣传推介、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传承人扶持制度等措施,助推高桥手绣产业化发展。通过建立非遗传承人扶持制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支持他们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加大保障力度,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多措并举改变民间艺术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为传承创造良好环境。

 

  同时,积极探索“文化+”模式。深挖优势资源,做好“文化+”的结合文章,以高桥镇沭水村手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载体,做活民俗文化文章。加快推进“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贸为用”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非遗项目景区化,开发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打造非遗旅游目的地,挖掘“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等市场潜力,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发掘非遗文化经济价值,提升非遗项目存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