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济南消息 在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昨日,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发布《山东省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1年)》和典型案例,分析我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现状。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今年的白皮书与以往相比,更具创新性和发展性,首次涵盖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四大检察”。
据介绍,近三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办理起诉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人数分别为833人、989人、1099人,2020年较2019年增加18.73%,2021年较2020年增长11.12%。刑事案件涉案人数逐年上升,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
全省检察机关积极对主刑和附加刑提出精准量刑建议,建议重刑率和罚金刑适用率高,保持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从严打击。三年来重刑率和罚金刑适用率逐年升高。2021年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人数,占知识产权犯罪判决人数的33.79%;罚金刑适用人数占99.72%,均高出全部刑事案件占比。
全省检察机关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将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有机结合,办理知识产权刑事立案监督案件27件,纠正漏捕、漏诉58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38件次;办理民事、行政监督案件35件,对5件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支持起诉;对5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发出检察建议35份, 同比增长近1倍。
随着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高新科技的蓬勃发展,电子产品及附属品、智能手机配件、网络设备、汽车配件和高端机械制造设备等高科技产品不断升级换代,高科技领域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连续两年占全部侵权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约10%。2021年,检察机关办理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较2020年同比上升20%;办理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23件,是2020年的5倍多。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典型案例|
案例1
济南李某贺等人侵犯著作权案
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被告人李某贺等四人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非法获取某游戏源代码,租赁被告人刘某传服务器,在服务器中搭建游戏。被告人李某贺修改游戏装备、任务参数等部分游戏源代码以吸引玩家。李某贺等四人通过被告人修某呈运营的社交群,有偿发布广告招揽玩家;租赁被告人程某运营的支付平台,收取玩家充值获利。上述七人非法经营数额共计人民币20余万元,违法所得数额1万至15万不等。
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检察院及时引导侦查取证,准确认定侵权网络游戏与正版游戏之间的实质相似性。加强释法说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优势,促成被告人赔偿权利人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20余万元。2022年3月16日,法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被告人李某贺等七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不等,罚金78000元至6000元不等。
检察机关办理该案过程中,通过提出对侵权游戏与正版游戏核心文件进行相似度比对的鉴定思路,有力证实了行为人未经权利人许可,复制发行实质性相似的计算机程序文件,有效破解了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件的认定难点问题。
案例2
烟台宁某品等人侵犯商业秘密案
2013年2月至2019年3月,被告人宁某品在某能源服务公司先后担任研发工程师、副总经理,负责油田井下工具的技术研发;被告人孟某超、迟某为该公司技术研发人员。2018年至2019年,宁某品先后注册成立两家公司,与孟某超、迟某合谋,利用三人在某能源服务公司工作期间掌握的油田井下压裂技术信息,违反保密规定,绘制包含某能源服务公司技术密点信息的图纸,用于宁某品实际控制的两家公司,生产同类工具对外销售。经鉴定,涉案9项工具图纸中的技术信息,属于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与某能源服务公司主张的密点信息具有同一性。某能源服务公司因此遭受经济损失人民币337万余元。
烟台市莱山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发挥刑事诉讼主导作用,加强对商业秘密鉴定意见的实质性审查,准确认定犯罪数额。2021年9月28日,法院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宁某品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判处孟某超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判处迟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一审判决后,宁某品、孟某超提出上诉。2022年1月25日,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