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寄托哀思的时节,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我省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了满足市民需求,省内多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祭扫服务措施,更多新服务推出,让我们可以文明、平安过清明。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济南一公墓开展清明节免费代祭扫服务
提倡错时祭扫、预约祭扫、网络祭扫
清明节期间,山东各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服务。各地按照当地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加强对清明节期间疫情形势预判和风险评估,结合疫情风险等级划分调整情况,研究制定清明节祭扫工作方案,明确是否开放、如何开放现场祭扫服务等具体措施。
目前省内16市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情况明确暂停现场祭扫服务。后续各地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当地官方消息为准。
对于暂停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可多渠道满足群众祭扫需求,倡导网络祭扫、代客祭扫等方式。明确可以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提倡市民削峰、错时、限流祭扫,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殡仪馆、公墓和骨灰堂要在4月1日至10日实行预约祭扫。各级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组织群众集体共祭、骨灰撒海、节地生态安葬仪式等集体性活动。
山东依托全省殡葬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现遗体运输车辆、告别厅(悼念厅)等殡葬服务线上预约功能,目前已完成试运行,将在“爱山东”手机APP上线,为群众提供线上预约服务。同时,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推出的山东省网上祭扫云平台开通,供市民缅怀先烈。此外,各地也开通了网上祭扫平台,方便市民遥寄哀思。比如济南市于3月20日开启网上祭扫通道“云追思·济南祭扫网”。截至3月31日16时,该祭奠平台注册用户134995人,创建虚拟祭奠厅69934个,留言209097条。
移风易俗,过文明绿色清明
思亲莫让烟尘扰,低碳祭扫慰先人。今年,很多地方未暂停现场祭扫,但应拉紧森林防火和消防安全这根弦。同时,不搞封建迷信祭祀活动,摈弃陈规陋习。祭扫时不焚香、不烧纸、不点蜡、不用火、不燃放鞭炮。不在林区、景区、路边、广场、草坪、田地等公共区域、场所焚烧祭祀用品。提倡采用敬献花束、摆放绿植等绿色环保祭祀方式,消除火灾隐患,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守护青山绿水蓝天,让传统节日彰显清净与文明。
年年清明祭扫,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我省提倡通过植树怀念、网络寄语、家庭追思、书写祭语、吟诵祭文等文明方式,追忆先人留下的好家风好家训和生前感人故事,让清明祭扫成为传承逝者优良家风和良好品德,激励后代努力奋斗、贡献社会的文明载体。
清明节追思先人,也关注自己。在祭奠亲人的时候,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共同缅怀亲人的音容笑貌和优良品德,回忆家族往事,沐浴亲情恩泽,为传承优良家风提供了最佳契机。在省内不少殡葬服务机构,将“生命教育”的人文观念、文明祭扫的环保意识与现代科技融入殡葬服务中。特别是推出了别具特色的“生命文化教育”内容,面向大中小学生、机关团体等,通过课程、活动等方式,比如让大学生在直面生死的情境中体验人生最后一程,让他们理解生命意义,形成更加科学的“生死观”。
清明悼英烈,倡导“云追思”
山东是革命老区,全省有烈士30余万名,烈士纪念设施400余处。每年清明节前后,也是人们前往烈士陵园公祭英烈的重要时刻。今年,为避免因祭扫人员聚集引发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山东坚持防疫优先,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开展网上祭扫,并提供代亲祭扫、远程祭扫等服务。
据悉,目前全省12个市360处烈士纪念设施采取临时闭园措施,枣庄、济宁、日照、菏泽等市未采取闭园措施的烈士纪念设施也发布公告,暂停现场祭扫、骨灰堂祭扫、墓区祭扫等群体性活动,个人祭扫需提前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渠道实名预约或现场扫描个人行程码绿码预约。结合当前疫情防控需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对能够联系上的烈士亲属全部安排专人对接,打一次电话、留下一个联系方式,详细掌握烈属祭扫需求,并对前往陵园扫墓的亲属做好相应服务。
同时,各地积极倡导“云追思、祭英烈”,大力开展网上祭扫、代亲祭扫、视频祭扫等服务。山东英烈网开辟“云祭扫”专栏,开展寄语、献花、敬酒、鞠躬、点蜡烛等活动。全省144处市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开设网上纪念堂,68处烈士陵园开通VR展示、视频远程祭扫。对因疫情防控或其他原因无法到纪念地祭扫的烈士亲属,各级烈士纪念设施管理部门提供代亲祭扫服务,组织擦拭烈士墓碑、描金碑文、敬献鲜花等活动。
烈士纪念,关注寻亲活动
烈士纪念设施是安葬、缅怀和褒扬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为提升山东烈士纪念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山东将继续深入推进全省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五年行动”和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清明节前,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计划迁入烈士陵园或集中管护点的5627座散葬烈士墓已经迁葬完毕3782座;230多处烈士纪念设施开展了环境整治;122个镇街3607处村级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维护纳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全省已累计投入2.7亿元,修缮提升3.3万处烈士纪念设施和烈士陵墓。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教育功能,为社会各界人士创造良好祭扫缅怀烈士环境。
此外,山东还将持续推进烈士寻亲活动,积极搭建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山东英烈网服务“网上寻亲”功能。建立健全烈士寻亲联动机制,整合军地相关部门资源,依托烈士纪念设施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媒体寻亲栏目、志愿服务队等各方面力量,形成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烈士寻亲工作机制。清明节前,全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已累计为1202位烈士找到了亲人。
|点击|
集体公祭:这份思念我们转达
清明节临近,3月28日上午,济南市章丘区南陵园公墓举行了以“对故人的哀思、我们替您转达”为主题的代祭扫仪式。让亲情以另外一种方式“相聚”,同时也以实际行动向广大市民倡导安全、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
仪式开始先奏哀乐,全体参加人员默哀三分钟;然后,章丘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正刚宣读了祭文,他表示,由于疫情的原因,亲属无法到现场亲自祭奠,这份哀思由工作人员代为转达。随后,南陵园工作人员列队前往园区,就像是站在自己逝去的亲人墓前,仔细擦拭墓碑,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向逝者敬献鲜花并三鞠躬。
生态安葬:逝者长眠花坛下
日前,一场简单又庄重的公益节地花坛葬安葬仪式在山东福寿园举行。“但存三分地,留予子孙耕”,公益节地花坛葬是将逝者骨灰放入可降解的骨灰坛中,深埋于地下,骨灰与大地融为一体,真正的回归自然。当天,有27位逝者通过这种安葬方式长眠于地下。
2012年清明节,山东福寿园首次推出了公益节地花坛葬,每年,一般在清明节和寒衣节前都会举行两次集体安葬仪式,如今已举办了21次。在此之前,共有452位逝者安葬于此。由于疫情防控需要, 27位逝者的家属没有来到安葬仪式现场,工作人员以视频的形式帮家属记录下了仪式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