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年三月份开始,位于济南市平阴县的锦水街道就会变得越来越热闹起来,“在水一方·奔跑沿黄”半程马拉松赛激情开跑、“菊韵沿黄”菊花节清香扑鼻、“骑妙沿黄”自行车赛热烈喧嚣、“萄醉沿黄”美食节鲜香诱人,一系列特色活动相继举办,不仅为锦水街道提高了名气、引来了人气、聚集了财气,也为锦水街道沿黄风貌带“产业+体育+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更是对锦水街道融入黄河战略的文章越做越实的生动注解。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锦水街道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紧扣“四区同建、打造三宜精致锦水”的发展思路,以沿黄河风貌带建设为统领,打造特色先行样板引领发展标杆,做好产业文旅融合文章,推动乡村振兴。串点连线、聚线成面,一幅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生态画卷在锦水黄河岸边徐徐展开。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杨子葶通讯员 青山 传恒 文琪
黄河大米喜获丰收
党建引领
打造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为优化组织设置,推进资源共享、实现抱团发展,锦水街道率先将党支部建在黄河边,成立锦水街道沿黄风貌带联合党委,按照思路共谋、人才共享、实招共用方式,汇集辖区内沿黄两个管理区及七个村的发展智慧,群策群力,加快推进沿黄河风貌带建设,谋划推动沿黄各村融合发展。
“在街道‘e路先锋’党建品牌的指引下,做实做优做细村两委换届,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村两委中,有效增强了联合党委的实力、能力、活力,也为推动黄河风貌带沿线村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锦水街道党工委书记娄西贤告诉记者,沿黄风貌带联合党委不仅凝聚了党委的力量,也凝聚了群众的民心,让守护好母亲河成为了沿岸群众共同的诉求,凝聚了发展的合力。
一直以来,锦水街道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大比武”,各村党支部之间拿出“过硬本领”比赛过招、一决高下,营造出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沿黄风貌带联合党委的实力日益增强、作用发挥越来越充分,共同协商讨论发展中难题的意识越来越强、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
黄河岸边崛起生态产业
特色为要
树立现代农业新标杆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特色为要。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锦水街道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为统领,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特色兴农,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功能,不断提升和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集聚乡村振兴“新”动能。
每年5月份,锦水街道后寨村的蔬菜大棚内,翠绿的西瓜在叶蔓间若隐若现,一个个红彤彤的桃子在太阳的映射下透着光泽,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甜气息,一排排西红柿、茄子、豆角挂满枝头,一棚棚无公害韭菜长势正酣,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玩采摘。
作为沿黄农业村,后寨村顺势而为,积极探索舌尖文化、黄河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土地流转+边角经济”的集体增收“2+2”模式,打造集体验种植、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区,在原有44个高标准冬暖式大棚的基础上,2021年投资410万元建设了2座连栋大棚8000平米,31座春秋棚,植入智慧农业元素,预计基地每年效益200-300万元。同时,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市场化运营、规模化发展、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申请了“无公害”标识,成为县城的“菜篮子”,并成功申报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种植户的整体收入,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
锦水街道上盆王村则是在以村小麦、玉米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基础上,把推进农业转型、发展特色种植作为集体和群众增收的主要载体和抓手,瞄准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种植,大力发展菊花特色种植,在原有的两个大棚的基础上投资100余万新建了15个温室大棚,将露天菊花进行集约化管理,实现了一亩大棚菊花相当于五亩露天菊花的收益,不断提升“盆王菊花”品牌的标准化、产业化水平,菊花也成为了村民眼中的“致富花”。
位于黄河岸边的锦水街道凌庄村,充分利用沿黄地理优势,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新模式,采取农工贸相结合、种养一体化的形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借助10余亩保温大棚,因地制宜发展季节蔬菜、反季土豆、金丝皇菊等农副产品,投资80余万元,种植华夏神菊450余亩,做好土地文章,加大土地流转,实现村民“打工、分红”双项收入,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发展路子。
除了后寨村、上盆王村和凌庄村,其他4个沿黄风貌带村也先后结合自身特色优势,聚力打造农业特色产业,探索出了以现代农业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结合南山北洼的地类特点,借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机遇,锦水街道进一步提升土地流转化水平,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有力改善浇灌和道路通行条件,提高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实现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多样化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华丽转身。
节会为媒
盘活沿黄文旅新经济
2021年8月17日,“返葡归真·萄醉锦水”2021年锦水街道首届葡萄电商直播节盛大开幕,一年一度的葡萄采摘节正式拉开帷幕。500亩成熟诱人的紫云珠葡萄盛装迎客,丰收的喜悦绽放在果农脸上,前来采摘的市民兴高采烈而来,收获满载而归。
此外,上盆王村也是一个网红打卡点,每年的十月,在上盆王村菊花种植基地内,五颜六色的菊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借势举办的盆王菊花节吸引了众多赏花游客,每年的人流量可以达到5万余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辐射带动村集体增收20万元,经济效益取得了长足发展。
而在3月5日举行的平阴县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锦水街道“魅力女神·靓丽沿黄”健康跑比赛中,更是吸引了来自省内的300名专业选手和业余爱好者齐聚锦水街道,在奔跑中赏春花烂漫、品田园风情、享健康生活。
“近年来,锦水街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的原则,按照‘生态引领、产业振兴、文旅融合’的思路,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统一打造,突出村居特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娄西贤告诉记者,锦水街道制定了乡村振兴“双增计划”10项措施,分3年投资1000万元,靶向对标增强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连路、串水、开花的沿黄河风景观光带,推动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发展壮大,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依托黄河岸边的自然生态优势,锦水街道修建8公里的黄河风情路,致力打造富有诗情画意的“女神1号” 特色旅游线路,串联起凌庄牡丹、后寨果蔬、上盆王菊花、前阮二黄河大米等特色产业,形成旅游观光闭环道路,有效带动了产业发展。
在锦水街道毕海洋村紫云珠葡萄的种植地,莲花山流域,锦水街道通过实施莲花山小流域水利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大大提升了整个莲花山流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以节为媒,经济唱戏’,策划了果蔬采摘、沿河观光、文化宣教、沿黄骑行等特色节会项目,大力拓展‘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模式,有力推动了体育、旅游、文化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也让群众实实在在获得了发展红利。” 娄西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