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陌生世界和未知领域的探寻,应该是许多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山川、河流、峡谷、冰川、雪地、草原、森林、戈壁、沙漠,任何一种自然形态和地理风貌,都会以其与众不同的特点让人心生向往,进而成为人们出行时的终极选择。可以说,每一种出行,都与新鲜、奇趣、惊险等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许就是人们对出行最直接最生动的理解和阐释。出行能够让人在全新的环境中发现不一样的天地,能够让人在千山万水中体验穿越时空的快慰,正因如此,与出行有关的文字总能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而《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一书正是其中的代表,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乌苏里地区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1906年夏天,苏联地理学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一行前往乌苏里地区进行考察。作为出行的另一种形式,考察不是简单纯粹的游山玩水,不是率性而为的信马由缰,考察更多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和科考目的,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开展的实地探寻。考察期间,弗·克·阿尔谢尼耶夫与同事们一道,克服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带来的各种困难,穿行于海湾河谷和群山雪地,探索和发现自然的神奇与奥秘。在人迹罕至的森林里,考察队员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断与大自然进行着抗争:突如其来的山洪,铺天盖地的风雪,凶恶狰狞的猛兽,防不胜防的黄蜂等,给人带来威胁的各种因素,无一例外都能遇到。弗·克·阿尔谢尼耶夫一行面对的不仅仅是险象环生的生存条件,更有那些无法揣测其内心的人群,他们有挖参的,有打猎的,也有土著,但谁都不能保证他们心地善良与世无争,不能保证他们微笑友好的表情背后会有怎样的意念和想法。
考察工作每天都在进行着,每天都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作者在记录这些故事时,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写着同行者的精神状态和面貌,以极具特征的语言表现他们的鲜活个性和处事风格。考察队伍中,作者重点记述了一位在原始森林里度过了大半生的原生态猎人——53岁的德尔苏·乌扎拉。他没有家庭,没有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磨合,与考察队员打成了一片。作为一名猎人,他熟悉森林里的种种情况,加之长年生活在森林里的先天优势,自然而然成为考察队的忠实向导。他不擅言辞,口拙齿笨,但却借助灵敏的感觉和丰富的经验,经常给大家排忧解难。在作者笔下,忠诚、仁慈、谦逊等美好品质,在德尔苏·乌扎拉的身上得到了全面反映,而他也为考察工作的圆满完成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部地理考察报告,在《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作者以自己的实地行程为依据,详细描写了乌苏里地区的生物种群和风土人情,文笔自然平实,语言生动活泼,故事扣人心弦,情节张驰有度,既给读者还原了森林河流山谷等万物景观,又对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共生作出了思考,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在自然主义文学园地里绽放出了绚烂多姿的绝美胜景。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弗·克·阿尔谢尼耶夫/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安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