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4日中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会议议程和人大有关工作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张业遂介绍,本次大会5日上午开幕,11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半。
大会议程共有10项,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议案,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议案等,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张业遂说,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党中央首次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印发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完成大会各项任务。
会议期间将采取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树立简朴务实的会风。大会将以网络视频方式组织新闻发布会、记者会、“代表通道”、“部长通道”等采访活动,积极支持代表接受视频采访。
立法更注重提升质量
关于2021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张业遂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立法提速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立法的质量和社会效果。
在加强民生和社会领域立法方面,主要是制定反食品浪费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作出规范;制定噪声污染防治法,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噪声污染突出问题。
尽快把疫情控制住
张业遂说,“动态清零”是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防控方针,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及时主动发现传染源;二是快速采取公共卫生和社会干预措施,追踪管理密接人员等,切断传播途径;三是有效救治患者。“动态清零”不是要追求“零感染”,而是要尽快把疫情控制住。
张业遂表示,事实证明“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无论从确诊、死亡的数字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的数据看,中国都是世界上防疫工作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张业遂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各级人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要在党的领导下,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把各项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上,推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实践最有说服力,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符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真实有效管用的民主。
搞集团对抗根本行不通
谈到中美关系,张业遂说,中方对美政策是一贯和明确的。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既有利于中美各自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包括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战。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应成为新时期中美正确的相处之道。
“美国如何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是美国自己的事情,以中国发展为借口、将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做法,只会破坏中美互信与合作,也必将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以意识形态划线,拉‘小圈子’,搞集团对抗,都有悖于时代发展潮流,也根本行不通。”张业遂说。
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意愿
张业遂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大代表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中国共有五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人大代表选举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三是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四是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愿,从根本上保证广大选民的选举权利。
中国不存在所谓“经济胁迫”
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中国同所有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一向主张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不歧视任何国家、任何企业,不存在所谓‘经济胁迫’问题。”张业遂说。
中国对外提供超21亿剂疫苗
张业遂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占中国以外全球疫苗使用总量的三分之一,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中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张业遂说,中国将继续坚持把发展中国家作为疫苗合作的主要伙伴。近期,习近平主席宣布将再向非洲国家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4亿剂以中方企业与有关非洲国家联合生产等方式提供,助力非洲国家实现非盟确定的2022年60%非洲人口接种疫苗的目标;再向东盟国家提供约1.5亿剂的疫苗无偿援助。
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关于反外国制裁法,张业遂说,通过立法反制外国制裁、干涉和“长臂管辖”,是很多国家的通常做法。中国的反外国制裁法是一部指向性、针对性很强的专门法律,突出的是一个“反”字。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对那些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的霸凌行径,中国通过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手段,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中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
中国一贯主张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的反外国制裁法是应对遏制打压的防御措施,与一些国家的“单边制裁”有本质区别。
◎据新华社电
◎制图/胡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