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四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揭榜,山东省实验中学学子斩获两项一等奖和一项二等奖的好成绩,作为中学生作文界的“奥林匹克竞赛”,优异成绩的取得折射出省实验中学在语文教学上的积淀。大赛一等奖是怎么炼成的?昨天,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专访两名一等奖获得者,揭秘好作文是如何诞生的。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邹元德
李辰洋
范泊如
首次参赛就获一等奖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正式的作文比赛,没想到最后就获了一等奖。”在本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高一学生范泊如表示,得知自己获了一等奖后,全家人都非常兴奋。回想自己参加比赛的经过,范泊如表示,在得知自己进入复赛的时候就已经很满意了,“在复赛前一周,我还是感到有些紧张,这期间主要是看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到了比赛的时候反而没有心理负担了,写的过程很顺畅,当时就觉得发挥还不错。”
据了解,本次大赛的复赛采取线上限时写作的方式进行,比赛共提供了两个题目,一个是材料题,材料中列出了作家和哲学家对时间的思考,要求参赛学生谈自己对时间的思考,另一个题目只有四个字,为“世界难题”,此次获奖的两名同学均选择了前一个题目。
“一看到题目,很快就确定了要选择第一个,随后就开始构思,比赛限时3个小时,过程中基本没有停笔,我记得很清楚是在最后两分钟的时候写完的。”另一名一等奖获奖者高三学生李辰洋表示,自己在写作中融入了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将自己以及与父辈的人生选择融入其中。范泊如也表示,自己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生活体验,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出发。
阅读积累打基础
说到大赛获奖的秘诀,范泊如和李辰洋都提到了阅读的重要性。
“我的经验就是多读书。”李辰洋表示,从小父母就会带着自己读历史书,这也培养了他对历史的浓厚兴趣,“高三前读书都挺多的,我读书喜欢成套地读,开始是读易中天的一系列解读书籍,后来开始读古文。”李辰洋坦言,自己其实爱历史超过爱文学,在即将迎来的高考中,李辰洋也决定把历史作为自己的目标专业。
同样,范泊如也是个小“书虫”,她表示,从小父母就非常信任她,往往她想读什么书,父母都会给她买,“最开始是喜欢读一些散文,后来喜欢读一些故事性的作品,比如一些经典的世界名著,到了高中看的也比较杂,记得中考完的那个暑假看了不少阿加莎的推理小说。”范泊如告诉记者,她还发现了当年父亲读过的,放在床底的一大批《读者》杂志,一本本看来,现在也看得差不多了。
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李满表示,学校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阅读,“除了课本上的阅读篇目,我们也会鼓励和引导学生读文本的全书以及诗文等。”李满告诉记者,学校每年还会开展读书节活动,通过“百字荐书”、学生们最喜欢的书籍评选等活动,引导学生重视阅读。
在生活中学语文
除了阅读,两位学生还提到了勤于思考、勇于表达。李辰洋表示,自己最初开始写作是在初中的时候看了《鲁迅全集》,感到有很多话想说,于是就写下来给老师看,当时也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开始是写一些个人的感受为主,后来上了高中也尝试写过一些意识流方向的作品。”
范泊如也表示,从初中的时候,自己的语文老师就非常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思考,上了高中之后,自己也特别喜欢语文课,在老师对课文的讲解中可以折射出很多深刻的思考。“我认为作文还是要有真情实感,此前写的作品以及这次参赛所写的都是叙事性作品,通过书写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更容易引发老师、评委们的共鸣。”
李满也表示,学校在语文教学上一直致力于教会学生观察体验生活,“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李满告诉记者,学校本着“为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理念,坚持打造自由、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不唯书本,不唯老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