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5时,“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对搜寻救援最新情况进行发布。发布会透露,目前已搜寻到与第二个黑匣子安装位置较近的一部紧急定位发射仪(ELT)。此外,理化实验室累计受理66份检材,完成检验41份,均没有检出常见炸药成分。
遗骸均已妥善保管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表示,自治区民政厅殡葬服务人员已到场协助开展工作,民政部门对接收的遇难者遗骸、物品均已妥善保管。
找到紧急定位发射仪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目前,已搜寻到与第二个黑匣子安装位置较近的一部紧急定位发射仪(ELT)。
寻找黑匣子为何难度大
飞机黑匣子分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通常情况下,语音记录器至少可保留最后两小时的录音;暂未找到的第2个黑匣子可保存超25小时飞行数据,包括发动机状态、飞行员的操纵量等。黑匣子发射器的全称为“水下定位信标”,被水浸泡后电池才会向发射器供电,若坠机地点在陆地上,大多只能以目视方式寻找。
未检出常见炸药成分
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介绍,理化实验室累计受理66份检材,完成检验41份,均没有检出常见无机炸药的主要离子成分,也没有检出常见有机炸药成分。
搜索航线途经区域750亩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表示,派出4个外围搜索组,携带无人机、4G单兵图传、卫星电话等装备,以核心区为起点,通过搭乘摩托车、徒步行进等方式进入7个沿线村屯周边区域,以无人机超视距飞行侦察、红外热成像搜索、信息测绘标注、重点区域超低空核查和精细化建模等方式,沿飞机飞行航线途经的约750亩的面积区域开展搜索工作。
搜寻范围超24万平方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表示,目前,首批消防救援力量已连续开展了6天搜救工作,参援队伍各级指挥员身先士卒,始终在一线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全体消防救援人员搜寻范围累计超过24万平方米,搜寻到部分遗体残骸和机体残骸,抽排积水1500立方米,搭建洗消区为进出现场人员完成洗消作业6000人次,开挖排水沟渠90米。
现场有一定浓度可燃气体
此外,发布会还透露,救援过程中发现现场有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为此,救援人员使用六合一复合气体探测仪对核心区进行气体浓度监测,防止因可燃、有毒气体泄漏引发次生灾害,目前核心区气体监测数值均处于安全范围以内。
核心区外发现飞机残片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调查人员24日在勘验此前在水田中发现的飞机残片时,有邻村村民反映在自家的果园中发现了另一块疑似残片。调查人员在位于核心区西侧约12公里的藤县藤州镇礼秀村鸡头山果园发现一块长约8厘米、宽约3厘米的长方形复合材料残片,该残片位于水田中发现的残片北侧约2.3公里。初步判断该残片是水田中发现的弧形残片的一部分。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