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下文物热与考古热相伴,文化创意产品成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的一种载体。日前,山东博物馆文创上新,由镇馆之宝亚醜钺衍生而来的文创巧克力加入“舌尖上的省博”,成为让观众“种草”的网红新品。根植于文化,繁盛于创意的博物馆文创从文物的复制衍生到多元的数字化探索“出圈”。就此,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采访山东博物馆文化产业部副主任孙若晨,解读博物馆文创的进阶之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实习生 邓丽昕
亚醜钺文创巧克力
衍圣公·文曲喵文创手办
让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记录历史变迁,映射城市文化。活跃在各个城市里的博物馆在展示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浓缩城市变迁史,也成为当下文化游的热门打卡地。这其中,博物馆文创则架起了大众在当下走进历史的桥梁。“文创是博物馆拉近和观众距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孙若晨分析,“对于博物馆文创的从业者而言,更看重的是通过文创产品这种方式,将橱窗里的文物变成让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甚至能够带回家的物品,更好地传播齐鲁文化、中华文化。”
自山东博物馆开馆起,文物的衍生开发便被提上日程。近年,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和展览展陈,馆内推出了“国宝探秘”齐鲁瑰宝系列考古盲盒、衍圣公·文曲喵、花鸟折扇等明代服饰衍生品等爆款文创产品,“把文创带回家”成为观众打卡博物馆的又一选择。
2020年,山东博物馆推出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掀起了观众的打卡热潮。与此同时,馆内依托明代服饰衍生推出的系列文创产品也备受观众喜爱。在孙若晨看来,展览和文创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明确的目标: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大众生活中,使观众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由明衍圣公朝服衍生而来的文曲喵系列功能手办在设计上融合孔子‘鼓琴助猫取鼠’的趣事创意,因猫与孔子之间的联系将设计主体定为拟人化的猫咪形象,并在这件文创产品上集合了许多大众可以深究的知识点。”孙若晨举例分析,创作者在设计方面不仅遵循了衣冠造型和历史渊源的严谨性,而且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猫与孔子之间的故事进行呈现,拉近了圣人孔子和大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对明代服饰以及衍圣公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数字化探索成为新趋势
从单向衍生到破圈融合,以资源整合破题转化落地,与博物馆文创发展的火热态势相伴,对数字化的探索成为了文博界的共识与新趋势。
山东博物馆的数字化文创探索始于2019年。当年4月,由山东博物馆联合手创未来推出的文创智造云平台“鲁博手礼” 开始测试,并在同年11月正式上线运营。据悉,平台服务于设计者、生产商、消费者及博物馆、景区和文创企业,集线上交易体系、线下智慧生活馆、原创产品设计转化中心为一体,入选文旅部发布《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同年,山东博物馆联合有关单位推出了“王者荣耀·稷下学宫”“一起来捉妖”等博物馆数字文创,深受青年人喜爱,也为山东博物馆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
随着数字化文创探索的推进,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也加入了对数字藏品这一新兴概念的探索行列中。今年农历新年前夕,支付宝“集五福”活动集结了山东博物馆等24家博物馆(院),在支付宝旗下的数字藏品平台发布源自“虎文物”“十二生肖文物”及“镇馆之宝”的3D数字藏品。“活动非常火爆,上线了一万件数字藏品,不到一分钟就一抢而空。”感叹的同时孙若晨亦在思考数字藏品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在孙若晨看来,数字藏品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有待业内人士的进一步探索和把握。“数字藏品不单单是指将文物现状进行原原本本的数字化呈现,文创工作者更希望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将文物的原貌复原,或是通过数字化方式将它的应用场景还原,补充一部分大众从实物中无法了解的信息,对藏品有全方位的了解。”
创意加持让文化出圈
从展厅内的藏品到大众身边的生活用品,博物馆文创产品正渐趋融入当下社会。“从文物复仿制品、工艺品,到简单的纹样运用,再到深度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孙若晨介绍。
“山东博物馆的文曲喵、盲盒也是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形式,传播齐鲁文化。结合近期上新的‘片刻千载——甲骨文化展’展览,山东博物馆将于近期推出甲骨文系列文创产品,通过生活用品、印章等与文字相关的文创产品,让大众了解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孙若晨说。
围绕数字化及创新性探索,山东博物馆也将聚焦跨界融合,打造包罗万象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孙若晨介绍,“现在各领域数字藏品都在探索性地发展,博物馆也希望通过像数字藏品这样多元化的方式,使观众可以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博物馆藏品信息。此外,基于当下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的发展和探索,文物的跨界融合会越来越多,博物馆文创的开发也将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