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据介绍,《规划》是山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编制专项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实施重大工程的重要依据。根据《规划》,山东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建宇
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河海交汇区,在动能转换、对外开放、文化传承等领域独具优势,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资料图)
高水平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
根据规划,山东目标到203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明显增强、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黄河三角洲保护成效明显,河流生态系统不断完善,黄河口国家公园基本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新旧动能转换塑成优势,以城市群为主的动力系统更加强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面形成。黄河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基本建成。到2035年,基本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在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方面,山东明确,实施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修复提升工程,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整合优化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黄河口国家森林公园、黄河口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高水平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实施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开展鸟类栖息地保护行动,建设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展示体验工程,规划建设数字国家湿地公园和数字世界湿地博物馆,打造全球著名的湿地生态系统展示体验目的地。
山东还将实施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实施泰沂山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汶河—东平湖生态区保护修复工程、小清河生态区保护修复工程、南四湖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大运河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等。
节水纳入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
在实施环境污染系统治理方面,山东提出全面消除城乡黑臭水体,打赢碧水保卫战。加强高氟、高盐和涉重废水分质深度治理和日常监管,确保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完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推进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与改造,逐步实现全流域建成区雨污分流,消除管网收集空白区。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实现“散乱污”动态清零。开展土壤环境详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县(市、区)全覆盖。建设覆盖所有排污口的在线监测系统,落实生态敏感脆弱区工业行业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在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山东将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效益,根据国家统一规划,稳步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干线)工程,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山东省干线及配套工程。将东平湖打造成为山东省水资源的调配中枢。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当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坚决遏制“造湖大跃进”,建立排查整治各类人造水面景观长效机制,严把引黄调蓄项目准入关。提高工业用水超定额水价,倒逼高耗水项目和产业有序退出。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在公共区域和城镇居民家庭推广普及节水型用水器具,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安装节水型器具。支持济南建设黄河流域节水典范城市。
建立黄河流域高校创新发展联盟
在全力保障黄河下游长治久安方面,山东提出加快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实施黄河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同时,系统提升灾害防御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黄河大数据中心,打造“智慧黄河”数字化平台,建立覆盖骨干河道干支流的立体化数据采集监测网络,加强与流域管理机构共建共享,构建黄河下游生态环境感知、数据管理和业务应用体系。
在增强科教创新发展动力方面,《规划》明确,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加快推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布局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联合体。以济南、青岛、烟台等市为重点,布局建设一批省实验室。推动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深度合作,引进一批大院大所分支机构,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齐鲁科创大走廊。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统筹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高端创新资源向济南、青岛集聚,加快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造条件。
山东还将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支持职业院校与骨干企业牵头组建黄河流域产教联盟。支持山东大学等高校深化与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黄河流域高校创新发展联盟和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推动学科共建、人才共培、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建立服务全流域的创新平台和人才共享机制。支持引进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科研资源,共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平台。
全方位对接黄河流域城市群
在构建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山东将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十强”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高水平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塑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方面,山东明确,持续提升核心城市能级。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支持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进贯通黄河流域重要城市的高速铁路大通道,建设济郑高铁山东段、济南至滨州、德州至商河、鲁南高铁菏泽至兰考段等高铁项目,谋划聊城至泰安至莱芜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等干线高速铁路项目,完善横贯东西的高铁主动脉。
《规划》提出,全方位对接黄河流域城市群,深化省会经济圈与郑州都市圈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合作,支持胶东经济圈建立黄河流域城市陆海联动开放发展合作机制。共同谋划鲁豫对接通道建设,推动两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菏泽、聊城等市与河南商丘、濮阳等市建设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区,打造两省合作桥头堡,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研究推进济南—郑州—西安数字同城化,建设黄河流域区域合作互联网共享服务平台。搭建与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对接平台,推动与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优势互补、高效协同发展。共建黄河流域现代产业合作带,推动建设“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协作区,联合推出历史文化游、自然生态游、研学体验游等优质旅游产品,共同开展黄河旅游节庆活动和特色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
打造黄河文化国际体验目的地
在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方面,山东明确,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方面,山东将建设全国优质粮食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做优做强乡村产业,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振兴传统工艺,讲好山东“千村故事”。
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山东将建立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打造开放共享的黄河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规划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和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同时,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长廊,进一步整合曲阜“三孔”、泰山、大运河、齐长城等世界遗产资源,打造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建设水浒故地旅游区、大禹文化园、孙子文化旅游综合体、稷下学宫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建立“黄河万里行”文化旅游联盟。申报举办黄河文化论坛,办好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黄河文化旅游节、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孙子文化旅游节、青岛国际海洋节、潍坊国际风筝节、水浒文化节、世界牡丹大会等节会,建设黄河文化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依托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大运河文化带、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泰山文化传承发展区、沂蒙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区、泉城文化标志区等载体,发挥孔子、孙子等历史文化名人优势和泰山、稷下学宫、黄河入海等文化地标优势,打造黄河文化国际体验目的地。
在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方面,山东将充分发挥沿海开放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RCEP签署机遇,加快发展高水平自由贸易,扩大高质量“双招双引”,带动黄河流域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