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道出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每到节日,莱芜区贾家洼村的父老乡亲都会聚集到村文化广场,观赏在村里传承了200多年的古老戏剧——贾家洼傀儡戏。临近年关,贾家洼傀儡戏剧团又在筹备一场春节期间的线上直播展演活动,在云端开唱,以“文化进万家”的形式吟唱传承在乡村里的百年之音。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贾家洼傀儡戏演出现场
声动百年的传统戏剧
戏曲来自民间,质朴的乡音将浓郁的曲调吟唱。在莱芜羊里镇贾家洼村,原生态的傀儡戏声音响起,男女老少便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在戏台下聆听原汁原味的家乡地方戏。这是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了200多年的乡音,亦是在传承中愈显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贾家洼傀儡戏属杖头木偶,自身具有鲜明的特色,是一门集演唱、伴奏、戏剧表演等为一体的民间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有着“江北第一傀儡戏”的称号。贾家洼傀儡戏剧团团长王建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贾家洼傀儡戏至今已传承七代,区别于许多家传的技艺,这是一门根植于乡村且几近家喻户晓的技艺。然而回溯起贾家洼傀儡戏的来源,不得不提的便是由南到北的融合过程。
相传清乾隆年间,傀儡戏由南方木偶戏艺人带入当地,与贾家洼村当地戏班搭班演出,逐渐融为一体,并加入了莱芜地方剧种——莱芜梆子唱腔,由于梆子声腔粗狂豪放,更接近当地百姓的性格和口味,融入了地方剧种唱腔的傀儡戏很快赢得当地人的喜爱,这种演出形式,在本地流传开来,逐步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贾家洼傀儡戏。
指尖挥舞,跃动大千世界。在表演方式上,傀儡戏与皮影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傀儡戏是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演出时,表演者在幕内用双手操纵木偶,做出各种表演动作,乐队及表演者均在帷幕内根据剧情需要进行伴奏、伴唱。”王建介绍。
创新中传承村庄记忆
作为贾家洼傀儡戏的第七代传承人,王建自幼耳濡目染,十几岁时便开始跟随老一辈传承人学习傀儡戏,如今已经能够掌握十几出经典剧目的演出及偶人的制作技艺。与此同时,他也是剧团中的年轻主力。“目前剧团总共有十几个成员,年龄最大的七八十岁,也有像我这样的80后。”王建坦言,傀儡戏的演出既需要演出者,也需要乐队,剧团的成员也有着不同的分工,配合着完成各种剧目的演出。
正如传承梯队所呈现出的年轻化趋势,傀儡戏的演出剧目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王建介绍,近年来,贾家洼傀儡戏剧团在保持《西游记》《单刀赴会》等原始经典剧目的同时,也陆续推出新创剧目,基本能够满足各类演出。
植根于民间,也通过演出回到百姓身边。这是以傀儡戏为代表的民间技艺的一大共性。以往,在春节、元宵节、庙会、农闲时节及一些喜庆活动中,傀儡戏都是贾家洼村一带的保留节目。与此同时,历代艺人和乐手也经常参加当地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基于此,剧目中也多体现一些充满了扶正惩恶、尊老爱幼的元素,以此来塑造社会人文精神,弘扬优良道德规范。
为集中展示与年俗相关的非遗项目,营造欢乐喜庆过大年的浓厚氛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前,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2022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开展济南市“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展播短视频、直播征集工作,收到通知后王建积极响应,准备届时开展线上直播,以村庄为场地,以村庄记忆为载体,通过直播的方式将傀儡戏传播到更广阔的舞台,让传唱于一方土地的乡音在云端绽放。
关于这项古老民间艺术的未来,王建时常思量,传承始终是他心中紧要的事。“我们将不断吸收新学员扩大影响力,并通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演出活动让傀儡戏走进大众生活,为这项民间艺术传承发展注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