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需要在这个社会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每个人都要寻找契合自己的价值实现通道。“海归成海待”既提醒人们在是否出国留学的问题上要少些投机取巧,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捷径可走;也启发海归们要更清晰地认识和发现自己,多一些清醒的自我调试,在求职过程中少些好高骛远多些脚踏实地。
又是一个求职季,在疫情影响下,归国留学毕业生们的未来面临不确定性。归国留学生在网上吐槽求职时的遭遇,发言者不乏常青藤名校毕业生:有人抱怨自己由于常年在海外生活,回国后获取的信息并不对等;也有人感叹自己并未预料到求职困难;还有人后悔没有掌握过硬的本领,回国后空有一纸文凭。(1月4日光明日报)
在理性选择深入人心的当下,出国留学会面临着一笔经济账;当“海归”的符号价值下降,当回报低于心理预期,不可避免会引发一些人出国留学是否值得的讨论与反思。在就业市场,海归不再像过去那么吃香;“海归成海待”既是中国高等教育由弱变强的产物,也是身份社会向专业社会转型的结果。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普及化阶段,出国留学逐渐褪去耀眼的光环色彩,成为一种教育路径。人们对“海归”的认知渐趋理性,认识到出国留学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同样的身份标签之下,海归在视野、格局、能力、涵养上也存在较大差距;出国留学究竟有没有用、有多大用,关键在于“海归”自身的角色扮演。如果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海归”贴金的功能越来越有限;如果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优秀的海归同样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今天,那些出国留学的年轻人,也存在着鲜明的差异。有的人是为了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有的是喜欢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有的则是为了“学历镀金”……趋之若鹜的“海归”之中,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当“海归”不能和人才画上等号,遭遇求职不顺的“海归变海待”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这边厢,国外高校鱼龙混杂,既有享誉世界的名校,也有专门贩卖学历的劣质大学;那边厢,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将出国留学当成“学历洗白”的手段,似乎到出国留学一圈,就草鸡变凤凰。有的留学生只用一年左右就可以“速成”拿到硕士学位,与那些在国内花两三年拿到硕士学位的求职者相比,“含金量”显然不同。
不论是市场领域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是教育评价改革成为一种公共政策,“海归”并没有过去那么吃香,哪怕是世界名校的毕业生,并不见得都能在求职中“笑看风云”。只有学历缺乏能力,只有“海归”背景却没有出色实力,那些在市场中不受待见的“海归成海待”,本质上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产物。
每个人都需要在这个社会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每个人都要寻找契合自己的价值实现通道。“海归成海待”既提醒人们在是否出国留学的问题上要少些投机取巧,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捷径可走;也启发海归们要更清晰地认识和发现自己,多一些清醒的自我调试,在求职过程中少些好高骛远多些脚踏实地。
◎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