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昨日,腊八节逢初雪更寓意着五谷丰登。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腊八流传至今,家家户户喝腊八粥的风俗已延续千年。相比于当下食粥的习俗,古人过腊八讲究颇多。民间有花市开市增添节日气氛的习俗,宫廷里则有着赏赐药物和沐浴用品的习俗。如今,不妨从腊八习俗中一窥古人过节的仪式感。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传承人张祥冬展示大庄绢花制作技艺
食粥奉粥流传千年
喝腊八粥习俗,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从宋代开始,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习俗更是盛行。作为“天下第一家”的孔府自然也不例外,延续着在腊八节煮粥食粥的传统。
腊八是孔府忙年的第一个高潮,一大早烧火户来到府里支起大锅烧火熬粥。区别于如今的腊八粥,孔府的腊八粥十分精细,分为粗细两种。孔子博物馆馆藏的孔府档案中记录有腊八粥所用食材清单。粗粥是由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熬制,分给府内当差的喝,每人还发一斤馒头;细粥用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上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美食当然要配美器,腊八这天,孔府内会用精美的粥罐盛好香气扑鼻的腊八粥,供家人们分享和上供使用,或赠送近支本家。
大庄绢花行销于市
腊八节还是曲阜城西大庄花店开市的日子。“腊月八,赶花棚。”这句流传于民间的俗语描绘的即是过年期间曲阜城西大庄花会开场的盛景,“花”指的便是大庄绢花。
大庄历史上是孔府的官庄,大庄所制作的绢花,技艺精巧,闻名遐迩。绢花是一种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仿制的花卉,能做房间庭院的点缀,也可以作为头饰供女性佩戴。曲阜的大庄绢花,技艺由北京传来,明朝时期,权相严嵩的孙女嫁入孔府,孔府就在大庄设了佃户花庄,一年四季专供孔府摆设和夫人、小姐插戴,大庄绢花,由此兴起。
腊八节这一天,大庄花市开市,持续10天,前来采购绢花的人络绎不绝,鲜艳的绢花也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氛围。随着时代变迁,大庄绢花已不仅供奉孔府,逐渐行销于市,花的销量也与日俱增,远誉南北。
宫廷赐物分与大臣
不仅在孔府,历史上关于山东地区过腊八的习俗也有很多记载。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周尚兵介绍,腊八的习俗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把猪耳朵挂在堂屋的梁上,寓意家里可以发财致富;二是腊八夜里把37粒花椒投入井水当中,以此来除瘟疫;三是腊八的白天要沐浴;四是喝腊八粥,寓意使人增福。”
而在文化繁荣的唐代,腊八当日也有很多习俗,不少诗文中都记载有腊八赐药的宫廷习俗。周尚兵介绍,唐代过腊八有赐红雪、紫雪的习俗,红雪、紫雪为药物,同红雪、紫雪一道赏赐的往往还有金银盒子,以此来贮藏药物。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除了药物,“诗圣”杜甫在《腊日》诗中也描写了腊八赐面脂和口脂的习俗。据了解,唐代的腊月节物中不仅有红雪、面脂,还有澡豆,赏赐澡豆也与腊八白天沐浴的习俗相对应。“朝廷赐澡豆给大臣,民间则需要自己购买。此外,唐代在腊日也有乐舞等表演习俗。”周尚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