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之畔,风光天成。悠悠运河,绵延古今。自古至今,德州都是一座被水浸润的城市,也因此成就了其“上善若水,大德之州”的城市名片。以水为媒,昔日的繁华记忆化作了一座座融汇古今的人文景观,在串联运河流经路径的同时也描绘着其在当下的崭新篇章。9月1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千年运河·齐鲁华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集中宣传媒体采风活动中走进德州。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实习生 王宇琦
德州段运河工程体系目前仍然承担行洪、排涝和输水等重要功能
依托运河文化开发旅游资源
南望济南、北倚京津,沿黄河故道,居运河之滨,德州是历史上兵家攻守必争之地,因而有“神京门户”之称。明清时,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经运河向北京运粮的九省,在德州城西北设置“递运所”,彼时的德州是九省的运粮要道,因此有“九达天衢”之称。
德州因黄河而生,因运河而兴。京杭大运河德州段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从德州市区及武城、夏津境内穿过,是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好、最具原生态的古运河河道,也是山东段中唯一一段千年运河。
承厚重历史底蕴,大运河德州段沿线保留了良好的生态面貌。夏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史崇旺介绍,卫运河自夏津白庄入境至武城四女寺水利枢纽,河道保存较为完整,其所经郑宝屯镇是夏津著名的粮食大镇,在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方面,具备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底蕴,发展潜力巨大。
德州段运河工程体系,虽历经变迁,但保存基本完整,目前仍然承担行洪、排涝和输水等重要功能。在卫运河上的四女寺水利枢纽风景区,西接德城,北连故城,处于两县一区交界处。据了解,1972年,为增强泄洪能力,对此处进行了扩建,将原有建筑物增高两米,还将上游设计水位增高。德州城西运河呈典型的“九曲十八弯”龙形走势,聪慧的古人通过增设人工弯道,达到降低水流流速的目的,既能满足河道泄洪需要,又可提高通航质量,这一效益被归纳为“三湾抵一闸”。此外,德州城西古运河畔还有一座由水厂旧址改造而成的公园——九龙湾公园,公园以生态文化和运河文化为主题,保留有较为完备的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
因当年运河漕运而兴起的文物古迹以及古老文化民俗遗存仍星罗棋布承载着运河文化的气息。明永乐年间,苏禄群岛的东王不远万里乘船经运河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被永乐皇帝以王之礼厚葬德州,留下中国境内唯一一座保存完整并有后裔守墓的外国国王陵墓——苏禄王墓。据了解,2014年经全面修缮、整治和提升之后的苏禄文化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处形成后裔守陵文化的外国国王陵墓,同时也是大运河遗产点后续列入项目与大运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下一步将打造集休闲、旅游、文化展示于一体的风情园。
以水为媒,推动运河遗产保护利用
运河千年,文化流芳。回溯历史,汤汤之水自德州而过;聚焦当下,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又再现了古老运河深厚的积淀。目前,德州市已经建成的运河旅游景区有:董子园风景区、四女寺风景区、苏禄文化博物馆、九龙湾生态园、九龙湾公园、运河文化广场、运河古玩街等。此外,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德百温泉度假村、德百旅游小镇也被纳入运河旅游产品进行推介。
记者从德州市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办公室获悉,德州市大运河保护利用工作全面启动。在规划方面,武城县组织编制了《四女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打造以水为纽带的集文化体验、水乡休闲、水工游乐、田园度假、湿地休闲、温泉养生于一体的运河田园旅游休闲度假区。到今年年底,完成北起冀鲁交界的二屯镇第三店、南至四女寺水利枢纽,全长45公里的总体规划设计;10月底完成规划范围内征迁调查摸底、政策制定工作。此外,当地还将深挖运河文化,完成《德州运河文化丛书》出版工作。
溯古追今,“上善若水”的浸润成就了德州的城市印象,而城市与河水的交融也让这座“大德之州再次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