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离开中国女排”的消息早已不是新闻,人们对此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是当8月31日合同到期,郎平真正转身离开之时,那种伤感油然而生。
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完成世界大赛“十冠王”伟业 据《人民日报》
中国女排于国人而言早已不是一支队伍,而是一个符号,一种精神,一种寄托。人们留恋的不仅仅是郎平这个人,更为留恋的是刻在她骨髓里的老女排精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物质匮乏,中国运动员更多的是靠拼意志品质在世界上立足。老女排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在“三大赛”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实现了五连冠的奇迹,极为振奋人心。在五连冠的历程中,郎平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前四个冠军,郎平作为急先锋为队伍摧城拔寨,“铁榔头”的威名远扬。女排夺得第五个冠军时,郎平已经脱下战袍,以助理教练的身份辅佐张蓉芳。
纵观世界体坛,能够在运动员和教练员两个工种中都能出类拔萃的并不多见,郎平做到了!在海外的执教生涯中,她以主教练的身份带领意大利摩德纳女子排球队在2000年获意大利女排联赛冠军、2001年夺得欧洲女排冠军联赛冠军、2002年再夺得意大利联赛和杯赛双料冠军;带领意大利诺瓦腊俱乐部夺得意大利超级杯和2004年意大利联赛冠军;带领美国女排夺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银牌。自2013年再掌中国女排帅印以来,郎平带队拿下了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2019年世界杯冠军,完成了中国女排历史上世界大赛“十冠王”伟业。
如中国首位奥运冠军得主许海峰所言,体育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这其实也是竞技体育的残酷所在,谁也无法成为常胜将军。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是进入人生第61个年头的郎平在中国女排的谢幕演出。这一次,那个曾经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朗导没有给人们带来惊喜,中国女排以无缘小组出线的方式告别。
批评声是不可避免的。日前,中国排协官网转载的一篇名为《中国女排 为何兵败东瀛》的文章,从主力阵容老化、替补力量薄弱、赛场指挥失宜、心理压力过大、集训弊多利少等多方面剖析了中国女排兵败东京的原因。文章出自一位年逾90岁的老排球人、原中国排协副主席张然之手。文章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女排东京失利的经验教训,对郎平执掌以来做出这两大变革——高大化和大国家队模式提出了异议,点出了女排小球处理能力明显不足的弱点。当然,相信张然老爷子的文章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并非是否定郎平所做出的贡献,初衷一定为了中国女排的未来发展。
排球是圆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切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抛开女排的技战术发展,郎平究竟为中国女排留下了什么?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这个还要从“女排精神”说起。在郎平2013年重新接手中国女排之前,女排精神是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等,更多的是意志品质方面。从海外回归后带队的这八年里,在多个国家闯荡过的郎平对体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中国女排注入了新的内涵。她一改中国教练的执教风格,像朋友一样与队员相处,常常跟队员们开玩笑。中国女排在面对输赢的态度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生不只是输与赢,只要尽全力,做最好的尝试就好,遗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要学会去面对。个人认为,这才是郎平在过去的八年里留给中国女排最宝贵的东西。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田延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