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让党史学习教育融进村民生活

2021-8-6 7:27:02 来源:山东商报

        在潍坊高密醴泉街道爱国村,“红色记忆”党史一条街、主题胡同、“孝文化”一条街的建立,吸引众多村民们走上街头拍照打卡,驻足观看学习,让“百姓学堂”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村民生活日常,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加鲜活。村里73岁的退休老校长刘长友主动担任起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解党史。

 

  “让村民在街上散步玩耍的同时就能学习到相关内容,用这种形式熏陶村民,营造良好的村风、家风。通过了解党的历史,党的奋斗历程,让大家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醴泉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肖华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许畅通讯员 薛玉磊 发自高密

 

爱国村里73岁的退休老校长刘长友向村里人讲解党史   记者 许畅 摄

 

         街边的“课堂”

 

       “红船扬帆起航”“南昌起义”“三湾改编”“井冈山会师”……平坦整洁的柏油路旁,干净的民居墙壁上,经典的绘画搭配简洁明了的文字介绍,让潍坊高密醴泉街道爱国村的一条原本普通的乡村道路,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红色记忆”党史一条街。

 

        走在这条贯穿村落东西长数百米的马路上,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现场看到,统一涂刷明黄色涂料的墙壁上,一幅幅鲜艳的图画在午后的阳光下格外亮眼。马路南侧的墙体上,图画的绘制选取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画面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事件名称、反映事件的画作以及相关历史背景的文字介绍。道路北侧的墙壁上,则精心绘制有多幅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画作,与反映党史大事件的墙画彼此呼应。

 

        除此之外,村子里还建有“爱国”“诚信”“明礼”“厚德”等七条主题小胡同,分别与“红色记忆”党史一条街南北相接。每条胡同口处的墙壁上,都有精美画作以及历史故事、哲理美文等。村里的中心路两侧,墙壁上绘有“新二十四孝”等中华美德的图画,“孝文化”一条街呼之欲出。

 

       “让村民在街上散步玩耍的同时就能学习到相关内容。用这种形式,熏陶村民,营造良好的村风、家风。通过了解党的历史,党的奋斗历程,让大家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醴泉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肖华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说道,目前,当地还在进行爱国好人家的评选,届时将会对评选出的人家进行表彰。

 

        爱国村党支部书记朱德武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街道的支持引导下,爱国村“红色记忆”党史一条街、主题胡同以及“孝文化”一条街的建立,美化村居环境的同时,真正让“百姓学堂”走进了村民的生活中去,吸引众多村民前来围观打卡,在日常生活中驻足学习感悟,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加鲜活。
  

        73岁的义务讲解员
  

        在爱国村,刘长友是备受村民敬重的老校长,“退休这十几年来,村里有什么事也会找我谈一谈。”

 

        自从“红色记忆”党史一条街建立以来,每逢周末,他经常在街边给孩子们以及村民们对着墙上的画讲党的历史,“也是为了村里的风气好,提升村民的素质。”刘长友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说。

 

        刘长友今年73岁。1976年,28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原先是一位民办教师,后来通过考试进入公办学校。从1985年起,他担任了十六年的高密市仁和中学校长。2001年,他在高密市教委担任工会主席,直到2008年退休。“是党培养了我。”刘长友诚恳地说,他对党有很深的感情,“村民富了,但不能把党忘了,没有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大家都记得共产党的恩情,在街道的支持下,村里修建了这么一条红色长廊,举办了一些特色活动。街上画的这些宣传画,有些大家不知道的,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刘长友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特别是小孩子,一般了解得太少。比如对于红军长征,很多人只知道爬雪山、过草地,什么是四渡赤水、过湘江等不太熟悉。我对党的历史了解得相对多一些,有什么力就出什么力,也算在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用“爱国”命名

 

        在爱国村村委会前的厚德广场上,在一块巨石上题写了爱国村村名的由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四年春天,由于要修建飞机场,位于高密城西的刘家村积极拥护国家这一规划,104户村民北迁到此建村,政府感念这些村民们爱国爱党的大义,将这个村子改称为爱国村。

 

        当初迁村的时候,刘长友年仅5岁。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迁村至此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开荒。“这里都是一片洼地,遍地是荒草。过河的时候,连桥都没有,就搬一些玉米秸秆铺到水里,踩着过河。”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村里修路、整地,路好走了,粮食产量也上去了。以前扛着锄头下地干活,现在都是机械化了。当年收麦子忙完需要二十多天,现在两天就能收完。”谈到村子几十年来的变化,刘长友十分感慨。

 

        村支书朱德武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说,现在村里有323户住户。近来,村里修建了厚德广场,是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之一。除了各种健身器材,村里还在广场北侧竖起了一块长四米、宽三米的电子屏,会定期播放红色经典影片、音乐等,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和运动健身的好去处,吸引不少村民饭后到这里活动。

 

        爱国村的村容村貌也在不断升级改造中。如在村北的进村口修建了一座崭新的进村牌楼,“现在还没完全修好,到时还会有灯光。”朱德武说,村里还投资一百余万元,全面整修村里的道路和排水设施,为村民们打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