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筹码,别拿“年少成名”赌明天。遏制资本造星敛财,守住为人父母的底线。找回干净的童年,各方眼里不能只有钱。8岁的孩子,该在教室读书,该在操场嬉戏,该在成长中探索童年的意义。比起成团出道,这才是他们该走的道。
近日,偶像组合“天府少年团PANDA BOYS”在成都发布单曲宣布出道。这个组合由7名男孩组成,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8岁,最小的7岁,最大的也仅有11岁。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有网友戏称,“我们只想 ‘养成’,不想‘育儿’”;也有网友对低龄偶像的出道表示担忧:“这么小的年纪让孩子们好好读书、享受童年不好吗?为什么要把他们当成赚钱的工具?”
七八岁的孩子在干嘛?正常情况下,他们上小学一、二年级,正在努力培养学习习惯,适应小学生活。然而,这群平均年龄8岁的孩子已经出道,这样的“早熟”令人惊讶,也令人担忧。少年团里最小的孩子7岁,最大的也仅有11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别说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了,恐怕连基本的认知能力都缺乏。他们未必明白“偶像”是什么,“出道”意味着什么,对于自己的人生恐怕也没有清晰的规划。澎湃新闻评论认为,8岁少年团出道,是家长“啃小”的表现。是家长或周围成年人的影响,让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干什么。
时下,一些家长热衷于过早地将子女推上娱乐或商业舞台,小小年纪,乳臭未干,便将他们送进所谓的“童星经纪公司”,让他们穿露骨装,跳成人舞,唱缠绵情歌,进行重金打造,明显破坏了人的发育和成长规律。特别是,有的家长更是利欲熏心,让未成年子女穿比基尼做“童模”,严重摧残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例如,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儿童网红”日益成为一种现象,但随之而来的,是“啃小”的争议。去年,3岁小女孩佩琪因为吃播而成为网红,小小年纪的她体重竟然达到了70斤,胖到走路都摇摆,很可能已经影响到了健康。但在她胃口不好的时候,佩琪爸爸竟然说:“战斗力太低,需要弄点补药。”难以想象,这些父母究竟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还是把孩子当成赚钱的工具?令人心痛的案例还有很多。2019年,“童模妞妞被妈妈脚踹”的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引起了整个网络对于童模行业的反思。农村男孩“小马云”成名之后,一度代言、直播、拍电影的邀约不断,但在商业价值耗尽之后,最后还是回到了老家读书。
与之相反的是,黑龙江13岁“钟美美”因为模仿自己老师上课的一系列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钟美美”的妈妈却劝说他拒绝了百万元的商业合作邀约,直言“给你一点钱,你就迷惑了?”被网友称赞“人间清醒”。
其实,早在2019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发布了《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强调未成年人节目不得宣扬童星效应或者包装、炒作明星子女。今年儿童节,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法律第一条即开宗明义,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提出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网络综艺节目专项排查整治,要求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这些规定就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央视评论道:孩子非筹码,别拿“年少成名”赌明天。低龄出道,很容易沦为资本和某些人赚钱的工具,不仅伤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更遑论承继复兴大业。再说,拔苗助长的成人化表演,丢了少年气,对未成年人身心也有不利影响。打着造童星的幌子,忽悠孩子组团进军娱乐圈,不仅有悖于情理,还可能承担违法的后果。
童星出道,“偶像养成”低龄化,值得多方反思。北京青年报从多方面分析诱导未成年人低龄出道的责任方。首先,家长应理性选择教育方式,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被功利左右。同时,有关部门应该拿出一个果断强硬的管理措施,除了出台真人秀“限童令”之外,还需建立儿童电视栏目(节目)申报、审批制度。再者,应对少儿影视作品中的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语言做出严格限制,将未成年人的“视界”限定在保护的范围内。特别是,有关部门应发挥监管作用,净化网络空间,认真落实“网络保护”专章,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此外,应严格执行新广告法,限制电视台等公共媒体播放1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代言的广告。
孩子不是筹码,别拿“年少成名”赌明天。遏制资本造星敛财,守住为人父母的底线。找回干净的童年,各方眼里不能只有钱。8岁的孩子,该在教室读书,该在操场嬉戏,该在成长中探索童年的意义。比起成团出道,这才是他们该走的道。
◎ 刘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