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有料
“种草”泛指“把一样事物分享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喜欢这样事物”的行为。这一词最早流行于美妆论坛与社区,之后风靡各大社交平台,无论是明星、网红,还是草根素人,都热衷于用“种草笔记”分享产品使用感受。
不过,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在社交平台与电商平台上,代写“种草笔记”被明码标价:代写一篇30元,100个赞10元,搜索置顶3000元……有商家甚至宣称:有大量团队依照需求进行代写代发,笔记真实,体验真切,而在笔记成功发布后,团队还能继续推进点赞、评论等环节,做关键词排名,甚至将代写的“种草笔记”推上搜索榜前十。
网友热议
比如想要外出就餐时,可以精准搜索,找到和我喜好相近用户写的美食笔记,有些用户会详细描述餐厅和就餐感受,还有对比图,很有参考价值。”
每次要出行或者要请朋友吃饭,我就会打开一些APP浏览一下,经常会被种草,有时真的会因为一篇文章去一些地方或者买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有时候也会发现买来的东西,比如护肤品之类的真的没有文章里说得那么好。”
全媒全解
假“素人”收割真“素人”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在日常监管时发现,某医美公司通过营销团队雇佣写手发布“种草帖”,误导消费者。而此前,小红书、B站、知乎等多家UGC平台也都曾陷入内容造假风波、消费者投诉部分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等。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眼下在不少电商平台上,商家可提供从点赞、收藏、粉丝、评论到代写代发的“一站式”服务。一家代写网站上的宣传页称:“为企业量身制作出具有创意性的软文撰写解决方案,用最真实的笔触、具有吸引力与煽动性的内容,把传播做到用户心里,并改变受众的观点和行为,让软文新闻提升你的品牌影响力!”
代写服务不同的商家则分按字数收费和按篇收费,按篇10到30元不等,而按字数每500字则是30到50元不等。而当被问及是否需要体验产品时,对方果断地回答:“不需要”。
种种情况显示,利用人们对所谓原创内容的信任,伪造素人“种草笔记”已成套路:招募写手代写、代发所谓的“素人”笔记、测评,甚至通过操纵关键词排名、刷点赞和评论数等方式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热度,在铺售的同时,还利用提前设定好的套路、话术让“种草笔记”看上去更为真实,让“种草”的对象更为精准,进而完成营销收割。
假“素人”收割真“素人”背后,潜藏着全新的互联网营销逻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3.19亿,其中网购用户数量达6.49亿人。受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国网购用户比上一年增长1亿人。
庞大的用户群为电商行业带来勃勃商机,但随着新增网购用户市场日渐饱和,下沉市场的渗透空间被进一步挤压。数据显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社交电商已成为仅次于自营电商、平台电商的“第三极”。2020年中国社交电商交易规模达20673.6亿元,占当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01亿元)的17.6%。
有调查显示,83%的年轻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身边及各平台意见领袖的“种草”分享。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认为,当下互联网业态已进入圈层传播、精准传播时代,“种草”就是利用消费者的趋同心理,将一部分用户的个人体验变现,通过用户画像实现精准营销,进而“收割”另一部分用户。这些精准触达的“种草笔记”所营造的购买氛围和体验式推荐,以其超高口碑、超高流量的内容轰炸,极易激发用户购买欲望、引导用户购买行为。黄楚新说,“种草”消费叠加了情感及身份认同等信息,在时空共享、互动控制及理解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半月谈》评论文章则指出,明知或应知“笔记”内容不是发布者的真实经历,以营利为目的伪造“素人”笔记涉嫌虚假宣传,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此都有相应规定。
根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虚假宣传、引人误导的内容欺骗消费者的,属于虚假广告,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严重的可处20万-100万元罚款,并被吊销营业执照。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由此建言,目前广告法主要针对传统意义上的广告代言,而所谓的“素人”,虽然其粉丝影响力相对有限,但不能忽视的是,当众多“素人”笔记组合起来往往会产生轰炸式的传播效应。因此一旦涉嫌虚假宣传,除组织者外,如何定义每个参与者的法律责任,需要有更细化、更明确的界定。
此外,由于互联网犯罪的跨地域性,基层执法人员在异地查处时往往动力不足,甚至存在地域保护。因此对很多基层执法单位来说,如何准确适用相应法条打击犯罪,不仅需要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也需要更明确、更精细的制度约束。
◎解词人 刘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