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城市,都应该绘制一幅“雨季安全出行地图”,都应该开展“道路积水预报”。具体来说,需要交通运输部门和交警部门联合起来,将城市道路在暴雨时节最容易出现积水、险情的路段梳理一遍,在城市地图里进行标注出来,发放给市民,让市民在暴雨时节出行的时候,结合实际情况躲开这些路段。
近日,受副高东退南落影响,宁波市多分散性降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强降雨易造成部分道路积水,对市民出行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发布“易积水路段地图”。(8月14日宁波晚报)
宁波的这份“易积水路段地图”提醒十分详细,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将各个行政区域“容易积水”的路段、桥涵、地下通道等等进行了发布。什么地方需要避免刹车侧滑,什么地方需要注意拐弯速度,什么地方需要防范积水深浅,什么地方需要避免冒险涉水,都详详细细。
借助大数据的优势,依据电子监控的信息,及时发布“易积水路段地图”是公共服务的精细化。类似的公共服务,其他城市也有尝试,比如珠海就会发布“容易熄火路段提醒”,将存在隐患的路段,将积水容易导致汽车熄火的路段,通过各种载体进行了实时发布。把危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暴雨时节的安全不仅需要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更需要职能部门也能发布部门版的“天气预报”,这个“天气预报”不是天气的预报,而是“积水路段的预报”,“绕行路段的预报”,是“容易熄火路段的预报”。
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应该依据“往年的积水情况”绘制一张“城市容易积水地图”发布给市民,让他们“有所准备”,出行的时候尽量避开这些“隐患的地方”;另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应该将“积水信息”与“汽车导航”数据连接在一起,通过“汽车导航”发布“电子版安全出行路线”,让市民提前“避开隐患路段”。
想起2017年夏季发生在广东中山市的一则新闻:市民鲁小姐要送孩子参加期末考试,没想到的是在途中遇到了大片积水,这个时候前行害怕危险,后退已经无路可走,只能苦苦等待救援。就这样一困就是3个小时。虽然,消防队员的解救让我们很是感动,但是留给我们反思的空间也是巨大的:如何不出现“车到途中没有路”的惊险场景?
鲁女士是幸运的,不过是被积水困住了3个小时而已,能够安全脱身是万幸的事情。不过,不是每一位“车到途中没有路”的市民都能有如此幸运。暴雨时节险情不断,积水很多,这确实属于天灾。问题是,这些天灾真的不能避免?或者说,真的不能减少?这个时候,确保道路的安全不能只靠天气预报,不能只靠社会救援,不能只靠站岗执勤。我们更需要的是服务理念的提升。也就是说,要让出行的市民能够知道哪儿可能出现积水,哪儿已经出现积水,哪儿存在危险,究竟如何才能绕开这些地方。
每一个城市,都应该绘制一幅“雨季安全出行地图”,都应该开展“道路积水预报”。具体来说,需要交通运输部门和交警部门联合起来,将城市道路在暴雨时节最容易出现积水、险情的路段梳理一遍,在城市地图里进行标注出来,发放给市民,让市民在暴雨时节出行的时候,结合实际情况躲开这些路段。
在暴雨时节,应该绘制“险情路段避绕路线”,让市民可以选择最便捷的绕行方式。此外,还应该通过微信等现代社交工具发布“道路积水通报”,借助交通监控设备,将出现积水的路段提前告诉市民,防止险情的发生。切莫让市民出行遭遇“车到途中没有路”的尴尬。
最好的救援是缩短救援的时间,更好的救援则是用“暴雨时节安全出行地图”和“道路积水预报”“道路积水地图”之类的服务,让市民不涉险出行,不再步步惊心。
◎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