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平台和渠道的酒店预订价格相差3倍,此类现象,不仅给消费者权益带来侵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市场不规范的表现。这其中是否存在监管盲区值得重视起来。“预订价格相差3倍”,于消费者而言,有的绝非是小数字,消费者权益如何得到更好保障,市场监管部门不能置之不理。
同一家酒店在不同平台和渠道预订的价格可以相差多少?或许是3倍。7月1日,带着娃前来上海旅游的俞先生(化名)在美团平台预订了一间当晚入住上海外滩W酒店的客房,房型显示为46平方米的外滩景观壮美客房,价格9559元(人民币)一晚。然而,俞先生办理入住后,在宾客登记表格上看到的价格却显示仅2980元/晚。(7月3日澎湃新闻)
酒店预订已经成为了当下人们的消费习惯。不过,同样的酒店在不同的平台上,有着迥然不同的价格,这显然会让消费者不爽。以媒体报道的W酒店为例,若以7月2日入住,7月3日退房为例,美团平台显示的含两份早餐价格是9885元/晚;携程、去哪儿、同程等平台的价格均在4500元/晚至4700元/晚之间。
出现上述情况,值得探究。据旅游行业业内人士表示,同一家酒店同样房型在不同平台和渠道差价如此之大并不完全是在线旅游平台的“锅”。之所以如此,平台的价格涉及很多因素;供应商根据自己的定价来放给在线旅游平台。这些,均有可能导致酒店预订价格因平台而异现象出现。
即便有着上述客观因素的存在,但是不同平台和渠道的酒店预订价格相差3倍,这样的现象,也是对消费者权益赤裸裸的漠视与侵害。尤其对于习惯了平台预订的消费者而言,此类情形无疑是一种“杀熟”。而且,这样的价格差异,对于酒店也并无好处可言。对于各相关平台,如此巨大的价格差,除了败了口碑,无他。
其实,上述“难题”并非难以破解,关键是酒店、供应商、平台,切实对消费者负责。诚如美团方面回应,对于价格问题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深表歉意,并且已协调合作商为用户补偿差价并获得用户谅解,同时还将持续优化合作商价格管理工作,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事实上,各方加强合作完善价格管理,上述“价格差”就不会给消费者添堵。
当然,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对此给予关注。诚如前述,不同平台和渠道的酒店预订价格相差3倍,此类现象,不仅给消费者权益带来侵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市场不规范的表现。这其中是否存在监管盲区值得重视起来。“预订价格相差3倍”,于消费者而言,有的绝非是小数字,消费者权益如何得到更好保障,市场监管部门不能置之不理。
据业内人士指出。“在价差如此大的案例中,酒店的后续行为是有问题的,平台对代理商的监管也是存在问题的。”对此类问题,亟待相关方重视起来。而从消费者角度来讲,也有必要“价比三家”,对于价格悬殊太大的,不仅要有理智消费,更有必要积极维权。须知,消费者依法维权能力增强了也有利于倒逼市场更规范。
◎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