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恁咋着,只要是我看着恁那孩子在井边上的,我逮住就揍!”近日,淄博市沂源县中庄镇南刘庄村村支书马春霞因为一则短视频火了,她在视频中用方言通过大喇叭提醒村民注意家中孩子溺水,引起诸多网友点赞。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见到了南刘庄村村支书马春霞,她告诉记者,她的“硬核”都是村民“惯出来的”。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金立红 实习生 王之煊 发自淄博沂源
“硬核”女村支书、淄博市沂源县中庄镇南刘庄村村支书马春霞在与冷库老板打招呼
“啥叫硬核”
“我一般都会在喇叭里喊三遍,你不听我就接着喊!”7月20日下午,在淄博市沂源县中庄镇南刘庄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室,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见到了在喇叭里喊话村民防溺水的村支书马春霞,对于自己因此事走红,马春霞回应,“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很简单,我就是想让村民听见,让他们重视。”视频中,马春霞用沂源方言通过村里大喇叭向村民播报:暑期学生放假,天气较热,提醒家长们看好孩子,防止孩子溺水,如果她看到有孩子在井边,“逮住就揍”。
“啥叫硬核?”马春霞对这个词汇很陌生,听了记者的解释后,马春霞笑着说,“那用‘硬核’形容我确实很贴切,我就是这种性格的人。”南刘庄驻村第一书记孟祥建告诉记者,两年前他刚来到这个村子,对马春霞的第一印象是“挺含蓄的”,后来才知道“这个人性格泼辣,但心思细腻,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放在心上”。
马春霞的办公室在南刘庄村最西边的党群服务中心,平时马春霞没事就会在村里来回溜达,看看村民们有什么需要。尤其是独居的老人,马春霞隔三差五就要去家里看看他们。她对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家里几口人、有几个孩子、有没有生病她记得清清楚楚。
据了解,这不是马春霞第一次通过大喇叭喊话村民,除了每年暑假叮嘱村民们防范家中孩子溺水,她还曾多次喊话“防范电信诈骗”“疫情期间别出门”,一口标准的沂源方言让人听起来格外亲切。
“有些村民见到我就说,怎么好几天不来?其实我们昨天刚见过面。”马春霞说到这里开怀大笑,村民与他亲如一家,村里的孩子们见了她,不是喊姨就是喊姑。据了解,1998年马春霞当选为妇女主任,2000年当选村委委员,2011年当选为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今年是她第四次连任村支书,5月份的换届选举她全票当选。“我当村支书十年以来,办公室从来不用落锁。”马春霞说。
“俺的书记”
7月20日下午,马春霞走在村中,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介绍村子里近几年的变化。问起一位村民对马春霞的评价,她高声回答,“俺的书记!”路过位于村子主干道的冷库时,冷库老板一边与她攀谈一边递过几个苹果送给她,有几位村民正在自家院落打牌,看到马春霞立马给她腾出一个位置,花生毛豆也端了出来,热情地招待她。马春霞不见外,跟村民们坐在一起打扑克、聊家常。
据马春霞回忆,村中有位90岁的老人,患有老年痴呆,去世前已然记不得其他家人,但马春霞走到她跟前,老人拉着她的手不舍得让她走,嘴里一直说着,“这不是马春霞吗?”
80岁的张敬新是村中的老会计,也是一位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每次马春霞遇到难题都会来找他寻求意见,他告诉记者,“有一次马春霞来到我跟前哭,说她坚持不下去了。”张敬新告诉马春霞,“你不能打退堂鼓啊,要不然村里的老少爷们儿该怎么办?”问起他对马春霞的评价,他竖起了大拇指,“好人!现在村子发展得这么好,我对她很满意!”说到对马春霞以后的期望,张敬新说,“她以后一定会越干越好。”今年5月份南刘庄村村干部换届,马春霞第四次连任南刘庄村的村支书,腿脚不便的张敬新坚持到现场为马春霞投票。
“都是村民惯的”
马春霞告诉记者,她的“硬核”都是村民惯出来的,“现在我说什么村民都听,他们就愿意惯着我。”但是回忆起从前,马春霞还是红了眼眶。2011年4月30日,39岁的马春霞当选村支书,当年8月份,村里修环山路只有材料没有工钱,需要村里出义务劳动力。“那时候很为难,叫谁谁不来。”马春霞回忆,经历了这件事以后,她发现“温柔”的方式行不通,就得“喊”,就得“泼辣”。
从那以后,马春霞开始了“硬核”村支书生涯。“一遍听不见,我喊三遍。”马春霞告诉记者,喊完三遍村民就放在心上了。修环山路、建“百姓大舞台”、实行积分制管理……马春霞默默地为村里做了许多好事,村民们也越来越拥护这位村支书。为改善村居环境,2020年南刘庄村在原先环保督办的臭水潭附近,规划建设了占地2000余平米的党建主题公园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9户群众无偿捐赠菜园地,马春霞捐赠桃园400余平方米。
从2020年开始,南刘庄村在全镇率先推行“党建+诚信”农村信用积分考评机制,推动量化积分向社会治理延伸,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是沂源县第一个女村支书。”马春霞回忆,刚当选时觉得自己不行,但是这么多年也坚持了下来,“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用心做,村民们都特别支持我。”马春霞强调,她的两位同事张海吉、马春华在工作上为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村里工作多亏了他俩的帮衬,很多工作我们都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