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周刊 > 眼界周刊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AI解雇员工真来了

2021-7-25 10:33:12 来源:山东商报

      “科技改变生活”,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也许如今该换为“科技支配生活”。自人工智能(AI)诞生之日起,有关于AI取代人工的忧虑便不绝于耳。在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AI代替人类运作社会,人类失去了动力理解和发展文明。在AI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人被AI解雇”的事件发生。如何与AI相处,保持文化和创造性上的活力,这场关于AI的应用边界博弈战还将持续下去。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潘愈 刘瑾阳

 

      “无形的手”

 

      1747年,法国哲学家拉·梅特里发表《人是机器》,文中讲述200多年后,人逐渐变成机器,一台只会劳作的机器,直至被机器淘汰。


      近日,63岁的美国快递员斯蒂芬·诺曼丁被机器“解聘”的故事引发了广泛关注。事情还要从亚马逊说起。亚马逊2020年收入暴涨38%,一方面因为受疫情影响,人们减少出门,选择网购,让亚马逊生意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得益于亚马逊强大的技术支持。


      2015年,亚马逊推出了亚马逊Flex,类似于网约车或者外卖骑手,帮助亚马逊送快递。在亚马逊Flex打工,要自备车辆、智能手机,然后两个小时,或者四个、八个小时轮班。这个创意帮助亚马逊降低了用工成本。诺曼丁就是亚马逊的一名快递员,去年10月,当他准备像往常一样起早准备去送快递时,打开手机,正准备查看当天的配送路线,却发现被系统“踢出”,无法登录。邮箱里,自动发送的邮件显示,他已被终止合作,个人评分太低是他被炒鱿鱼的原因。诺曼丁想起来自己“失误”的原因,有一次,天还没亮,他就接到派单,把一个快递送到一栋大楼里。但当时因为时间太早,大楼没有开门,打顾客手机也没有接通。他准备把快递放在亚马逊送货柜,却发现亚马逊送货柜出现了故障,门打不开。虽然他把情况赶紧反馈给了亚马逊Flex后台,但是他工作的评分却迅速掉了下来。


      当然,亚马逊也给了诺曼丁申诉的机会。收到解雇邮件后,诺曼丁根据亚马逊的要求,开启漫长的申诉路。向不同邮件地址提交申诉材料。但他收到的永远只是一堆模板化,类似于自动回复的邮件,满篇客套话,就是不解决问题。


      实际上,早在2019年,就有媒体曝光称,亚马逊会实时监控、分析基层仓库工人的工作数据。模型算得清清楚楚,一个小时必须完成几百个包裹的包装工作。


      它的AI系统不光跟踪每个人的工作进度,还能精确算出工人“摸鱼”的时间。比如,因为喝水、上厕所等事情耽搁时间太长,没有接触包裹,那么,系统就认为,工人在“摸鱼”。当系统觉得工人“摸鱼”过头的时候,就会生成在线解雇指令,绕过主管,直接开除人。有调查说,74%的亚马逊仓库工人根本不敢正常去上厕所,因为太耽搁时间。算法将工人们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安排得明明白白,就像“无形的手”一样,无所不用其极地监管着他们。

 

      入侵生活

 

      人被机器解雇,这只是人工智能入侵生活的一隅。1950年,计算机科学之父(也可以说是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发布了一篇论文,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基础概念,包括著名的图灵测试。相比之下,较鲜为人知的是他1951年于电台上的一场演讲。演讲中他提到:一旦机器掌握了思考方式,它们就会超越人类,人类的力量将显得微不足道,这只是时间上的事……从某个阶段开始,我们必须预想机器掌握了局面的控制权的情形。


      从今天的技术来看,图灵的忧虑似乎有迹可循。前几年,一直被视为人类智慧顶峰的围棋被攻克。2016年1月27日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了围棋人机大战,谷歌的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围棋2015年10月以5比0的战绩完胜欧洲围棋冠军、职业围棋二段樊麾,这是人类历史上,围棋人工智能(AI)首次在公平比赛中战胜围棋职业棋手。


      自动化加速落地,AI照进现实。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AI将持续覆盖更多领域。在驶向未来的旅途中,一向以敏捷、快速著称的新闻业,在观察社会风向时,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然而,新闻业曾一度被认为将被AI占领。AI写作在当今社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1年,《洛杉矶时报》就开始研发面向地震领域的自动化新闻生成机器人Quakebot。2014年3月,美国洛杉矶发生4.4级地震,Quakebot用时3分钟就完成了相关报道的写作和发布。


      在新闻业中,数据挖掘系统会提醒记者编辑们注意潜在的新闻选题,而新闻机构则为观众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新方法。自动报道机制如今已可以覆盖财经、体育等品类的新闻。据估计,以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记者的工作中只有约15%可以实现自动化,编辑则只有区区9%。人们对自动化新闻等实际案例已经见怪不怪,看好AI写稿并“唱衰”新闻业。


      现实情况中,被“解放的”记者们并未如预料般陷入失业,相反,他们投入到了更有价值的工作当中。美联社的写稿机器人除了承担新闻报道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更多关于数据和趋势分析的工作。它还能以30分钟到3年的时间范围分析现在或过去的时间段,给记者实时预警,或提取出每日新闻简报。在它的帮助下,记者能够对新闻时事进行更加精准地“把脉”。

 

      何去何从

 

      AI算法的最初目标体现了人类的某一目的,比如在对抗学习中拿到最高的分数、在图像识别中得到最高的识别率,在偏好推荐上要不断满足用户喜好,找到尽可能多的相似内容。人工智能不仅在某些方面表现不错,而且还有了赶超人类决策的计算能力。


      过犹不及,AI从技术水平“不够好”,逐渐发展成技术支撑“被用坏”。今年以来,由AI续写故事作为文本的视频在B站悄然流行开来。只需输入文学作品的某些片段,AI创作机器就会根据给定文字的内容与风格对故事进行续写,这些经过AI二次创作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离奇,与原作的走向大相径庭。林黛玉葬花时曹雪芹乱入,并与宝玉、袭人发生一场持续千年的世纪大战;鸿门宴再现,项羽喊着“伟大与光辉”与樊哙打作一团,而后项庄趁乱刺死刘邦;孔融让梨引发一场长达十多年的报复和最终精心谋划的血案;《桃花源记》中善良淳朴的村民竟会为了保守桃花源的秘密而设计害死渔民……经过AI的一顿操作,名著成了爆款爽文,前有诸葛亮开战斗机,后有庄子研究“三体”,各种平行世界信手拈来。这种内容因为反常规和新鲜感而受到一些网民的追捧。一些UP主利用市面上的AI创作应用续写人们熟知的文学作品,再将新的作品以人声演绎,配上BGM后制成视频。AI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本事,比过去的地摊文学还强。


      被视为个性化、创意化的艺术作品,原被视为“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原以为不可能被AI取代,但如今,当AI技术应用于写稿,可以诞生机器记者、作家、诗人,用于绘画、音乐、舞蹈时,画家、作曲家、编舞者也“培养”成形。


      德国《经济周刊》去年10月报道称,总部设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未来工作位置》报告称,在人工智能及机器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全球到2025年预计将有8500万个工作位置消失,但相关技术同时会创造9700万个新职位。AI纵然拥有最好并不断更新的技术,但只是增强人类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替代。谈论“职业+算法”的效果,远比谈论替代关系、或谁比谁要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