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沂蒙精神又焕发出了新的光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日前,歌剧电影《沂蒙山》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了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团结抗日的故事。
此外,该片也是女高音歌唱家王丽达首次在大银幕上亮相。日前,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沂蒙人民的铮铮铁骨精神值得被更为广泛地铭记和传颂,“沂蒙山”三个字本身就如同一座永远矗立的丰碑。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实习生 王宇琦
歌剧电影《沂蒙山》剧照 受访者供图
数次落泪,被沂蒙红嫂感动
2018年,大型民族歌舞剧《沂蒙山》一经推出就引发热烈反响。这次歌剧电影在原有歌舞剧基础上,对表现形式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在保留歌剧强大感染力的同时,又将歌舞剧中相对受限的表现细节放大,实现作品精细化处理。
从最初的歌舞剧到如今的歌剧电影,王丽达一直扮演女主角海棠。对她来说,海棠已不再是一个需要刻意塑造的艺术形象,而是深深镌刻在内心中的精神力量。
此外,王丽达更是多次被红嫂精神感动落泪,“看到红嫂们用身体在冰冷的河水里搭人桥那段,我泪水完全止不住。这带给她们的可能是终身不孕,或无法根治的病痛。在那一刻,她们没有考虑自己,只想着把战士运送过河,这种牺牲精神特别令人感动。”王丽达表示,这激励着她一定要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红嫂形象,把角色诠释好。
细节入手,诠释角色特点
在角色塑造方面,王丽达同样不断思索,她要让观众相信,站在舞台上的是一位真正的沂蒙红嫂。王丽达认为,把握住海棠这个角色的成长历程十分重要,“海棠从最初的普通少女成为村妇,最后成长为坚定的革命人。这段过程中,人物内心、音色、姿态、情感等层面的变化都要有所体现。”
当海棠还处于少女阶段时,王丽达会用甜美柔和的声音来表现少女情怀。随着情节不断推进,板腔体结构更适合来表现人物性格。海棠失去丈夫时,她陷入极度痛苦之中,王丽达认为,音色特点要适当抛弃掉,才能表现角色极端的情绪。当情节推动到最后,海棠形象上升到更高层面,她不再是一位具象女性,而是无数沂蒙母亲的代表,此时的声音也应当抛弃情绪,选取更稳重的音色来呈现。
此外,王丽达在表现海棠的成长过程时,形体、表情、肢体语言等都会跟随情节依次变化,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也要设计好使之更符合人物特点。
还原历史,赓续红色精神
歌剧电影《沂蒙山》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影视传媒集团、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山东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山东歌舞剧院协助拍摄,山东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影片是一部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致敬之作。
在王丽达看来,《沂蒙山》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是因为作品来源于真实历史,且在表达形式和情感上都做到了力求真实,直击人心的最深处。王丽达表示,能用电影的形式展现歌舞剧是非常伟大的壮举,“幸好可以借助电影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作品,传承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