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回家的背后,是英格兰球迷对胜利的期望,是英格兰人的爱国主义热情。
昨日的温布利,被红色的海洋包裹,像极了1966年世界杯的决赛,英格兰在家门口首次捧得雷米特杯的场景。在氛围的烘托下,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三狮军团,被寄予厚望。在球迷高喊“足球回家”的声浪中,英格兰队斩获闪电开局,一切似乎都在向历史重现之路迈进。
跟戏剧的构造一样,少不了转折那部分。65分钟,博努奇一脚打门,拯救了蓝衣军团,把英格兰人即将带回家的足球,踢向了亚平宁的方向。
“足球回罗马了”,意大利点球击败英格兰后,博努奇激动地冲镜头高喊,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话用的是英文。对英国球迷而言,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儿了,让足球回家,一时间成为“笑梗”,心心念念25年之久的梦想,梦碎温布利。
成也在点球,败也在点球。本届欧洲杯半决赛,同样是在温布利球场,三狮军团通过加时赛2比1终结“丹麦童话”。不过,这场比赛,三狮军团虽赢球,但并不纯粹。凭借充满争议的进球,三狮军团闯入梦寐以求的决赛。上帝这位终极裁判,仿佛后悔了当时的判断。决赛点球大战,拉什福德打中了立柱、桑乔被扑、萨卡罚丢,英格兰倒在了门线12码处。
墙倒众人推,索斯盖特无疑成为了“足球回不了家”的罪人。索斯盖特这场比赛的战术选择和用人颇受质疑,而他在加时赛最后时刻换上的年轻球员罚丢点球,更是成全了轮回25年的黑色幽默。
试图站在索斯盖特的角度来看这场决赛,便能够体会到他当时的心情。当踏入温布利球场的瞬间,面对万人聚成的红色海洋,他心情是恍惚的。25年前,球员时代的他,在欧洲杯半决赛中,罚丢关键点球,导致英格兰与决赛无缘。25年后,以教练身份站在决赛的擂台上,当意大利人顽强地扳平比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比赛朝着索斯盖特的“梦魇”而去。心理上的这道伤疤,这位英格兰教头用了25年的时间治疗,终未痊愈。
失冠固然可惜,但要冷静面对,客观分析。翻看近十年的英格兰足球大赛成绩,用“不温不火”来形容,再合适不过。而随着索斯盖特的执掌,这一切开始发生变化。英格兰队能走到决赛,能在2018年世界杯和本届欧洲杯全部跻身四强,足以证明索斯盖特正是改变英格兰足球的那个人。
与其说三狮军团败在了年轻,不如说在这群年轻人中,看到了英格兰足球崛起的希望。本届欧洲杯,英格兰队平均年龄25.4岁,是所有参赛球队中,第二年轻的球队。像桑乔、芒特、福登、萨卡等年轻球员,在各自俱乐部中早已开始扮演核心角色。不管是主力阵容,还是板凳厚度,英格兰无疑迎来了人才井喷的时代。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决赛中罚丢点球,对于桑乔、拉什福德以及萨卡三名年轻球员而言,未必是坏事,反而可能会是一场蜕变。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足球未回家,可能只是暂时迷路,或许已在回家的路上……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田延士 李伟强 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