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这些石雕塑捐给国家,捐给博物馆!”82岁的陈登棋走进了家中的地下室,掀开了盖在雕塑上的防尘布。从1999年起,22年的时间里,他一直致力于石头雕刻,创作了上百件作品。如今,因为严重的脊椎增生,他难以久坐,却始终牵挂着他的作品。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孙倩 实习生 郑晓彤
陈登棋介绍他的作品
溜达出来的艺术
狭长的阳台靠墙摆放了一张老旧的长桌,长桌上堆满了小刀、锤子 、凿子等工具。窗台上的颜料已经凝固,陈登棋很久没有动过工了。
一堆简易工具、一靠椅、一长桌,这便是陈登棋伏案创作二十多年的地方。
“我平常是用电钻打磨石头的,我给你演示演示。”他拿起常用的电钻,许久才找到插头。通电后,陈登棋扶着石块轻轻打磨。
“我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大好,胳膊抬不起来,已经很久没有雕刻作品了。”陈登棋说着,继续拿起小锤子,示范着应该如何敲敲打打。
“他现在颈椎增生得厉害,刻不动了。”从屋里走出的老人,是陈登棋的老伴,80岁的路平。路平说,陈登棋的石雕源于遛鸟时的一次偶遇。
“我当时在公园遛鸟,那个公园在建设中,挖出来很多奇形怪状的废石,我觉得很有意思。”陈登棋说,跟工人商量后,他把废石带回了家,“捡回来的石头,像极了孙悟空,我就继续敲敲打打,修修补补的。”就这样,陈登棋的第一件石雕作品诞生了。
从那以后,陈登棋就留意起了路边的废石。凡是他觉得有意思的石头,就搬运回家,然后再加工雕刻成自己设想的作品。
陈登棋给自己拾来雕刻的石头命名为“姜牯石”,他说,“大家都叫这些石头叫‘干沟石’,我觉得难听,看石头像姜块,所以索性就叫它‘姜牯石’了。”
二十年来,陈登棋的石雕从小件的假山盆景、人物雕塑,逐渐到大件雕塑。最开始从像什么雕什么,到后来开始组合雕刻,人物、动物、事件都能用石头组合重现。 2005年,陈登棋的“泉、城、美”姜牯石雕塑作品获济南首届旅游文化博览会金奖。2010年,陈登棋获评济南十大民间艺术家。
陈登棋在工作台演示日常雕刻
二十二年的专注
路平说,老伴是个做事特别专心的人,年轻的时候就在济南市塑料十厂担任总工程师。接触到姜牯石雕刻后,一如既往的专注。
“摸起石头,他就顾不上吃饭,凌晨一两点不睡都是常有的事。”路平说,每当陈登棋觉得灵感来了,就一定要把作品雕刻完成。他说,“每块石头形态不同,因而设计构思就不一样,最后的成品也就千差万别。”
在陈登棋家的客厅里,随处可见他的雕塑。人物雕塑、山石花鸟置满了客厅中每处空闲的地方。陈登棋小心擦拭着自己的作品,说:“大件的摆放不开,都在地下室。”
22年中,陈登棋创作了上百件的作品,也渐渐地有了名气,时不时地去各地参展。
“刚开始雕刻的时候,我就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陈登棋说,这类作品雕刻制作起来相对容易,只需要找到合适的石头 适当地打磨就好了。地下室里陈列的小件石雕,桃树硕果累累、松柏遒劲有力、各类小人像栩栩如生,其中有个高度不足20厘米的济公小像,面部沟壑分明,具有辨识度,连帽子和蒲扇都是精心雕琢打磨过的。
对陈登棋而言,2004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雅典奥运会上,山东姑娘杜丽为中国夺得首枚金牌,他四处搜集石头,为杜丽雕刻了一座杜丽领奖像。“你看这个照片,就是当时庆功宴上,老陈亲手把雕塑交给杜丽时留的合影。”路平指着墙上的照片说。
此后,陈登棋就转换了风格,热点时事和关键人物都是他的选题点。“我当时想用这种方式,记录国家发展,见证历史巨变。”陈登棋说。
“北京奥运夺金”“天宫一号”“龙腾中国”“赤水情·中国梦”等等都是陈登棋这些年来雕刻的作品。“龙腾中国”是陈登棋的得意之作,身长一米多的巨龙,陈登棋足足雕琢了半年的时间。龙首昂扬向上,望向远方,龙爪踩在祥云之上,背上还雕刻着“祖国万岁”四个大字。陈登棋说,“龙腾中国”是他用碎石一点一点黏合起来的。
“我现在记性不好,脊椎疼,抬胳膊都费事,雕不动了。”他说,长期的伏案雕刻,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脊椎增生。在向记者展示雕刻工具时,他需要行动缓慢地挪动。
陈登棋说:“每件作品都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
背后的支持
“那是路平,我老伴儿……”“路平,你出来坐……”从陈登棋的口中听到最多的,除了作品就是“路平”两个字,“我每件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路平。”
路平回忆,“那时候我俩在同一个单位,他还是技术员,我去帮忙,他丢给我一个纸条……也就是年纪大了,怕他没人管,才迁就着他。”虽然,路平嘴上一直说着埋怨陈登棋的话,但她却用行动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她清晰地记得陈登棋工作后的每件事,能够细数每件“她并不喜欢”的石雕作品的来龙去脉,甚至能够清楚地回忆起,陈登棋每次因为什么而获奖。
路平抱怨说,“老陈,恨不得一家人都为他服务,他觉得这是伟大的事业,全家人都得支持他。”路平说着陈登棋太顾及自己的爱好,忘了家庭的话,可陈登棋每每办展览,她却一直陪在身边。
“我能走到今天,有路平一半的功劳。”陈登棋说,家里的事,他基本上没操心过,都是路平一手操持。
最大的心愿
“我想把作品捐出去,请你们帮帮忙。”陈登棋说,他想把这百余件精心雕琢的作品捐出去。
“每次出去展览,有人想买,但我没同意。”陈登棋说,他跟老伴两个人的退休金够用,他也没想过出售雕刻的作品,只想留下给后代留点念想。
“之前,附近有几个做网站创业的大学生,看到老陈的作品在楼下展览,就提出给他做个免费的网站,叫陈登棋姜牯石雕塑工作室。”路平说,现在老陈的脊椎那么难受,但每天一到中午12点,他就准时坐在电脑前,看他网站上的留言和评论。“能得到网友的肯定,我很开心。”陈登棋说。
“其实,我们也是没办法,老陈年纪大了,他已经不能再带着作品去参展了。”路平说,前不久有人联系他,让他把作品寄到北京去参展,可他接了电话后,又不知道该怎么邮寄出去,便叫来了孙女帮忙,“孙女问他,地址和收件人,他说不清。我就给他备了纸笔,让他再打电话,折腾了好久,才把作品寄出去。”
路平这边还说着话,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进里屋的陈登棋,就抱着一摞荣誉证书缓步走到桌前,“这些都是我的荣誉证书。”他说,每件作品都凝聚了自己的心血,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我只想把作品捐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