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继续实施新高考,如何进行志愿填报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6月20日上午,山东省实验中学生涯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侯成刚做客山东商报高考云讲堂,揭秘新高考志愿填报。新高考第二年,如何根据首届新高考数据填报志愿?侯成刚在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进行了详细解读。
◎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杨芳 邹元德
◎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效嘉
6月20日上午,山东省实验中学生涯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侯成刚做客山东商报高考云讲堂
注意志愿填报批次设置
在本期高考云讲堂的一开始,侯成刚先为大家分享了一部分2020年的普通类常规批第二次投档数据统计表,“大家在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到,有一名602分的考生考入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单就分数而言,这名考生或许会觉得有些吃亏。”这体现了志愿填报失误对考生的报考带来的影响。“全省590分以上有20名考生,这还仅仅是参加了第二次投档而且被录取的考生。”侯成刚表示,在第二次投档被录取的考生中,532分也就是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以上的考生有156人;473分以上的,也就是全部本科招生计划所对应的大约分数,有5318人;这充分体现了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要科学进行志愿填报,首先就要了解新高考的基本政策和投录规则。“以往高考有五大科类,分别是普通的文史类、理工类、艺术文、艺术理和体育类。到了新高考取消了文理的区分,变成了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三大科类。”侯成刚说。在报考批次上,也由原来的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和专科批五个批次变成了三个,分别是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同时,艺术类考生也是三个批次,分为提前批、本科批和专科批。体育类是提前批和常规批。
“有家长咨询,孩子高考报名的时候报的是艺术类或者体育类,高考完觉得成绩还不错,能不能报考普通类,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在同一批次内三个类别之间不能兼报。”侯成刚表示,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既不属于艺术类也不属于体育类,而是属于普通类,部分报名了艺术类或者体育类的学生也可以报考。“特别是对于部分艺术类考生来说,要慎重选择,既可以在艺术类提前批报考好大学的艺术类专业,也可以在特殊类型批选择报考高水平艺术团,但不管哪个批次,一旦被录取,就不能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志愿填报了。”
提前批招生专业设置有变化
在讲座过程中,侯成刚特别提醒考生要关注提前批。“提前批包括了一些特殊的类型,家长和同学了解的,更多是军事、公安、航海类,其实还有其他的一些特殊类型,比如说公费师范生、农科生、医学生,委培师范生、综合评价招生、飞行技术等类型招生。”
侯成刚表示,提前批里边以往还会包括一些名牌大学的常规志愿。“今年有可能不再允许常规类型的专业再在提前批招生,届时这些专业可能会转移至常规批填报,考生和家长要注意关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相关信息。”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从2020年开始,就将除两个小语种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移到了普通类常规批。
这一变化也在教育部印发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得以明确, 教育部规定,除军事、公安、飞行学员、公费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部分艺术体育专业、航海类等艰苦专业、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及其他经教育部批准的特殊高校(专业)、有关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等教育部规定可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的情况外,其余高校和专业一律不得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
侯成刚提醒,当前,常规批已经不再有“专业服从调剂”的选项,然而专业调剂并没有消失,仍然会在提前批等批次出现,考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在提前批,如果你对这个学校所有专业都能接受,可以勾选服从调剂,如果有明确不能接受的专业,建议选择不服从调剂。”
平行志愿也要注意规避风险
什么是平行志愿?侯成刚以乘坐公交汽车为例,进行了浅显易懂的介绍。“打个比方,就好比是考生去长途汽车站坐汽车,所有考生按分数由高到低排成一队,每个志愿相当于一辆汽车,轮到某个考生时,从其第一个志愿开始依次检索,轮到某个志愿还空额时就会被投档。”讲座过程中,侯成刚对于平行志愿填报“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逐个检索,一档一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检,无投再检,检完则完”的原则进行了解读。
平行志愿如何规避风险?首先就是要重视第一顺位,再就是96个志愿必须填满。“不能说觉得报30个就很有把握了。万一你报考的志愿恰好录取分数都提高了,就会面临滑档的风险。”
侯成刚还提醒考生,要避免退档,“以往高考的时候,省招考院有一个基本要求,对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除正常原因,比如专业不服从调剂、身体受限等退档以外,一般不允许退档。在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之下,常规批不存在专业调剂,那么其他条件就成为退档的最大风险。比如最有可能的是身体条件受限。”除身体条件,可能被退档的原因还有单科成绩、外语科目、性别要求、政治面貌等,考生要注意相关规定,规避风险。
招生章程有填志愿的关键信息
“会看招生章程,这一点非常重要。”看章程要注意哪些重要信息?侯成刚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考生和家长要关注大学的办学层次、隶属关系、校区分布;对待政策性加分的态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规定;有没有单科成绩要求、性别要求、外语的语种要求等。还有专业的录取规则,哪些情况可能会造成退档,体检要求有哪些,政审、面试有没有特别要求。“在体检要求上,大家要注意有不能报考和不宜报考的区别,‘不能’是会被退档的,‘不宜’只是说这个专业不适合这类体检受限的考生报考,如果被录取学习起来会比较有难度。”
“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原来在提前批有个医学实验班(护理)专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不报不调’,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报考这个专业不会调剂到这个专业中去。”侯成刚表示,如果考生能够看到这则规定,就不用担心填写了服从调剂会被调剂到这个专业,从而进行更加合理的选择。
莫要盲目迷信“国字号”大学
在山东招生的高校有1000多所,关于高校有很多说法可以作为考生和家长选择的参考,如C9、985、211、双一流等。“‘双一流’是2017年新提出的,现在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是很重要的参考。”侯成刚介绍,高校还可以按照隶属关系划分,如部属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等。
侯成刚提醒考生和家长可以关注名校的分校,“一般来说这些分校在录取的时候会单独投档,分数比本校要低一些。在将来发毕业证的时候,基本上是发不带分校名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侯成刚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仅凭名字来选大学。“咱们国内有东华、西华、南华、北华四所大学,其中东华大学是位于上海的一所211大学,其他高校则是普通省属大学,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那么是不是“国字号”的大学都是好大学呢?侯成刚提醒,迷信大学名称带“中国”字样,未必准确。比如中国医科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名为“中国”,实际上均为省属或北京市属高校。
“大家要关注高校的合并,以往我们的高校划分比较细致,后来进行了合并,其中有一些是强强联合,也有的合并了一些比较一般的专科层次高校。”侯成刚表示,考生还可以关注行业内比较有口碑的学校,比如想学法律的话可以关注法学五院,包括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同学和家长不要一看名字很大气,就感觉学校很牛,也不一定。”侯成刚以西南医科大学为例进行了介绍,这所高校最早叫泸州医学院,后来改名四川医科大学,最后又改成了西南医科大学,区域好像更大了,实际上依然是泸州医学院。
认识专业可参考学科评估
“关于专业,教育部把专业分为了12个门类、92个一级学科、703个二级学科。同学们报考志愿就是针对这703个二级学科来报考,大学的专业名称五花八门,并不是严格参照这些名称,但是都可以落实到这703个专业学科当中。”侯成刚表示,去年国家新增了交叉学科门类,其中包括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两个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领域,值得考生关注。
那么选专业有没有参考信息?“现在提得最多的就是‘双一流’,所有的双一流大学都有一流学科,但是有一流学科的未必是双一流大学。”侯成刚表示,层次越高的学校,一流学科越多;同时也有一些非985、211大学,也有一流学科,比如首都师范大学的数学、宁波大学的力学、南京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等。“这些非985、211大学的一流专业,是性价比非常高的。”
除此之外,侯成刚建议,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也非常有参考意义。“有的同学和家长一看‘C-’,就觉着是不是相对来说差一些?其实未必,凡是参与评比的学校,实力都还是不错的,不同分数的同学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参照这一评估结果,就可以看到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当中,谁更强。”
选专业不能“望文生义”
与认识高校一样,侯成刚提醒考生和家长,了解专业内涵切勿以字面的意思进行主观的解释。“比如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个数学类专业,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工科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管理学专业。”侯成刚建议,在了解专业内涵的时候,家长和同学要了解,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有哪些?培养目标与将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本科毕业后读研出国、就业情况是怎样的?就业会去往什么样的单位?
在了解专业的就业率上,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红牌专业、绿牌专业、黄牌专业等,也可以关注收入较高的行业有哪些,职业的稳定程度怎么样以及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新兴行业与领域等。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工作与专业的相关程度,考虑同一专业不同高校的不同培养特色。
考生选专业还要看选科组合、体检结论、单科分数、性别限制、家庭经济状况。“如果家庭条件能达到,建议遵循自身的兴趣去选择专业,未来的路会走得更远。”侯成刚表示,家庭条件一般的可能更多要考虑什么专业更容易就业、薪资更高等。
通过模拟考试成绩自我定位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进行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考试定位,而家长也要做好引导辅助工作。“咱们家长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想一下,孩子在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这四方面的类型和倾向。”
同时,考生和家长也可以评估一下,孩子在做事的方式上,是更喜欢动手操作,还是喜欢动脑去思考去想?更喜欢和人打交道,还是更喜欢具体的事物?有长远打算的孩子,可能会想,10年、20年、30以后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还有就是SWOT的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是什么?外界会为自己提供什么样的机会?父母会给自己提供什么样的平台?看看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专业。”侯成刚说。
而在志愿填报的自我定位中,成绩定位至关重要。“去年虽然没有往年数据参照,但是在2019年12月份有一次全省模拟考试,这是往年和今年都没有的,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说,只能等到成绩发布才能知道全省位次。”侯成刚建议,在出成绩之前,考生可以通过学校和各地的模拟统考预估自己的层次,学生可以根据比较准确的全市排名对自己的层次进行合理的预估,了解一下自己所在高中去年类似的排名能去什么样的学校,提前进行预判。
不要忽视准考证等官方权威信息
志愿填报的时间是9:00-18:00,志愿填报的具体时间安排在考生的准考证上已有明确列举,“准考证上有非常重要的信息,考生和家长要仔细研读。”侯成刚强调。
志愿填报期间,考生还要随时关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近期会陆续发布权威招生政策、招生计划调整信息、各类政审、面试安排等。“例如去年青岛大学的师范类专业在大绿本上并没有标注仅限青岛考生报考,而是后期在招生计划调整上进行了明确,如果考生和家长没注意这个信息,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侯成刚表示,考生和家长还要善于捕捉媒体信息,善于理解专家提示,但一切信息必须要在官方渠道上进行求证。
侯成刚也对填报志愿要参考的数据进行了介绍。“今年考生非常幸运,有了去年的数据,如果大家现在刚开始关注志愿填报工作,一定要获取这个表,而且不仅要有常规批第一次投档表,还要有第二次的,只能报考专科的同学一定要关注第二次的甚至第三次的投档表,艺术类和体育类的也要关注相应类别的数据。”
侯成刚提醒,一分一段表也非常重要。“考生要比较一下2021届的数据与2020届有什么区别。新高考之后,每年的情况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物理的选科情况,有可能会影响志愿填报数据的预估。”侯成刚表示,如果选考人数比较稳定,这是个好消息,可以很好地参考去年数据,如果某个选考科目的人数有较大变化,需要合理预估。
高校的选科要求也非常重要,“一般理工类的专业偏向物理,人文社科类专业很多是不限选科的,同时个别专业也会有特别要求。”侯成刚介绍,高校选科要求可以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查询,去年年底已经进行了更新。
其他政策资料方面,侯成刚建议家长要将目标高校2021年的招生章程搜集完整,可以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网站进行查询。“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山东省教育厅官网,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高校的本科招生网、微信和QQ群等都是权威信源,还有一些正规的门户网站、媒体平台,例如本报家长群和‘山东高考指南’微信公众号,都可以关注。”
如何参考首届新高考数据选志愿?
在志愿填报策略上,侯成刚表示,要在分数的基础上,结合职业规划,掌握填报技巧,权衡地域、院校、专业这三个因素,通过取舍最终形成96个专业。“选择志愿的基本流程是带着专业海选高校,或者带着高校定专业。如果专业目标比较明确,比如计算机,可以把计算机专业2020年的录取情况都列出来。如果没有明确专业,就直接海选,比如临近20分、30分所有的专业,进行选择。随后再结合近年数据以及地域、高校、专业等因素进行进一步筛选。”侯成刚强调,选志愿的最后一步是要排定96个志愿顺序,“顺序很重要,在检索过程中是从第一个志愿检索到第96个志愿,所以要把自己最想报考的放在最前面。”
据介绍,根据对较早实施新高考的浙江省录取数据的分析,新高考模式下, 985、211高校比较热门,热门冷门专业与老高考有差距,但是差距不是太大,甚至全面得到加强, 院校间投档位次几乎没有变化。“录取分数约中间靠后的高校,冷热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差距非常明显。”
通过分析数据,热门地域高校录取位次整体提升,偏远地区高校整体下降;医学类专业有所加强,人文社科类的经、管、法成为热门。“在中层次院校,理工科专业可能比经、管、法专业要低10分左右,而在高层次高校还是理工类更热门一些。”侯成刚表示,从行业上看,地矿油农林师整体较冷,个别省级重点师范类院校有所加强,如山东师范大学。
扫码关注山东高考指南
不同分数段考生 遵循不同策略
在具体填报策略上,侯成刚建议,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可以遵循不同策略。
“高分段考生,主要是能上985、211高校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学校和地域,好的城市带来不同的眼界,更多的机会,观念思想也会得到更新,再考虑专业。”侯成刚建议,次高分段考生,主要指山师大、山财大层次的学生,优先考虑高校和专业;中等成绩考生,兼顾专业和学校,再考虑地域;成绩一般的考生,包括全部专科层次,要优先考虑专业,“这部分考生直接就业的可能性非常大,专业直接限制就业范围、薪酬等。”
侯成刚提醒,志愿选择技巧最重要的是拉开梯度。“比如600分的考生,冲到610就可以了,5分以内的更有希望,可以适当多冲一点,当然也可以拿出两三个冲冲更高的试试。”而在志愿填报时,专业梯度也要拉开,“同样的学校,如果特别感兴趣,不能只报优势热门专业,一般的专业也要报一报。”侯成刚建议,在选择96个志愿时,一定要有稳有保,而且不能太少。“保的学校可以多报一些省内的,招生计划比较多,分数更稳定。”
考生也可以关注各种招生类型,尽可能实现低分高就。讲座过程中,侯成刚对走读计划、中外合作办学、3+2、少数民族预科班等进行了介绍。“提前批,军校公安也是机会,可以研究一下。”
“一定要拉开梯度,仔细认真,反复检查!”侯成刚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