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给袁隆平种水稻的山东农民追忆:“他就像一个农民老头”

2021-5-25 8:42:00 来源:山东商报

        “突然得知袁老逝世的消息,心情非常悲痛,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真的是一颗巨星陨落了。”


        “我种了一辈子庄稼,从来没想过能和一位院士合作,一直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作为一名新型农民,我和袁老合作了这么多年,印象里一直都是他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从没想过有一天,这位老人会离我们而去。”5月22日下午,听到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山东莒南县的农民耿洪强悲痛地说。

 

 

山东莒南县农民耿洪强(前右)与袁隆平合影


        从2016年起,袁隆平指导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每年在耿洪强的农场试种100亩,他经营的农场成为超级水稻在高纬度种植的攻关试点。2019年10月,在他经营的农场里,超级稻高产攻关试验项目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1147.1公斤,创超高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示范普通生态区新高。得知这个消息后,袁隆平在电话里高兴地叠声说:“满意、满意……”,连点6个赞。


        在耿洪强眼里,袁隆平平易近人,非常朴实,“就像一个农民老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为袁隆平种稻子


        “突然得知袁老逝世的消息,心情非常悲痛,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真的是一颗巨星陨落了。”耿洪强说,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还在农场插秧,试种的正是让袁隆平念念不忘的第三代杂交水稻。


        耿洪强是临沂莒南大店镇四角岭村的农民。从2012年开始,通过土地流转,他开始承包村民的土地。2016年起,袁隆平指导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每年在耿洪强的农场试种100亩,他经营的农场成为超级水稻在高纬度种植的攻关试点。


        接了这个攻关任务后,耿洪强精心栽培超级稻,“像打仗一样,又像养孩子一样”。据耿洪强介绍,在每年5月份水稻插秧以后,他几乎每天都要去稻田里看看,“一天不去就可能发生变化,说不上哪一会儿,它就遭了病虫害。一时观察不到,它就绝产给你看”。


        在耿洪强的“悉心照料”下,袁隆平的超级稻产量在连续创造着纪录。


        2016年,经过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测产验收,耿洪强田里的超级稻实测亩产达到1013.8公斤,创造了当时新的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纪录。


        2017年,经测产验收,该项目平均亩产达到1027.2公斤,再创当时全国北方高纬度地区最高单产纪录。


        2019年10月23日,耿洪强田里的稻子再获丰收,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到1147.1公斤,每公顷超过17吨,创超高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示范普通生态区新高。


        得知这个消息后,袁隆平在电话里高兴地叠声说:“满意、满意……”,连点6个赞。


        2020年,在耿洪强的农场,开始试种第三代杂交水稻品种“叁优一号”。并且,袁隆平同意该品种作为莒南县2021年重点高产攻关项目,继续扩大示范面积,力争突破每公顷18吨目标。


        “就像一个农民老头”


        在他眼里,袁隆平平易近人,非常朴实,“就像一个农民老头”。


        “我种植庄稼了一辈子,从来没想过能和一位院士合作,一直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耿洪强曾对记者说,当初知道要为袁隆平种稻子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做梦都没想过能和院士合作。这样的事儿,连考虑也不用考虑,必须干。”


        “袁老的超级稻产量确实高,一株稻穗,多的能有600多粒,平均也在350粒以上,我们当地水稻一穗才有60多粒稻。粮食产量上去了,老百姓有饭吃,一亩地能养活几口人。就和袁老说的一样,‘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谈及试种超级稻的意义,耿洪强说,他没有想过太多这些“大问题”,“咱就好好为袁老种稻子”。


        在耿洪强的办公室里,摆有两个相框,都是他与袁隆平的合影。“他就像一个农民老头,这个老头真好。”对袁隆平,耿洪强是打心底佩服,“袁老非常朴实,记性非常好。他90大寿,我还去了。我一去,他就说,‘你是连续三年过千公斤的’。”


        让耿洪强骄傲的是,他种的水稻得到了袁隆平的认可。据他介绍,袁隆平看到他种的超级稻,曾夸奖说,“他种的稻子比我的‘仪仗队’还好。” 资料显示,袁隆平将国家杂交水稻三亚南繁综合实验基地(袁隆平基地)内的稻田称作“水稻仪仗队”。


        耿洪强说,数月前,他在海南的一次会议上见过袁隆平,讲话有些吃力了,但精神状态还很好,“我们聊了半个小时,他很关心我们农场的情况,我也请教了他许多水稻种植的问题。”


        “作为一名新型农民,我和袁老合作了这么多年,印象里一直都是他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从没想过有一天,这位老人会离我们而去。”耿洪强说,“突然得知袁老去世的消息,心情非常悲痛,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真的是一颗巨星陨落了。”


         耿洪强告诉记者,他会将“袁老”的稻子好好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