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淀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织在生活中,经久涤荡,代代相传。齐鲁大地上流传着众多非遗项目,在活态传承中探寻着新的发展道路。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山东故事,5月20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非遗视角探山东”媒体采风行活动中走进东平,感受与旅游融合下的非遗新生。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运河之心”活化再现
“雄伟壮丽的大都市,商品与制造品十分丰盛……大河上千帆竞发,舟楫如织,数目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早在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这样描写泰安这座运河边的城市。诚然,自元代京杭大运河开建以来,在这座城市留下了诸多倚水而兴的印记,比如堪与江南都江堰媲美的江北戴村坝。
位于东平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戴村坝被誉为“京杭大运河的心脏”,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与南旺水利分水枢纽一脉相承,成为大运河上著名的水工设施。戴村坝始建于明代永乐九年,截断大汶河向南旺分水枢纽供水济运,彻底解决了运河断流的难题,在京杭运河近500年的杭运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在戴村坝旁,一座集结了水工文化遗迹遗物的戴村坝博物馆静默屹立,记录着这个水上科技工程的古与今。馆内设有文物展厅、模型展厅、图片展厅、引水展览厅、3D影院等,展示戴村坝的价值、功能及大运河发展的历史文化,现已成为大运河沿线最具特点的一处水工文化博物馆。
据了解,现在的戴村坝已发展成为集生态科普、休闲娱乐、文化研学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区,实现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
以旅游演艺再现非遗传说
泰安市东平县非遗项目众多,“水浒传说”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12月,“水浒传说”被公布为第三批市级名录,2010年8月公布为第二批县级名录。东平湖则是国内“水浒传说”遗迹比较密集、传说故事十分集中的地区,也是水浒文化的主体与骨架。
值得一提的是,东平湖至今存有罗贯中故里姜罗庄、“水浒传说”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棘梁山、聚义岛等40余处水浒遗迹。湖区周围,水浒英雄的故事家喻户晓,到处流传着晁盖七雄聚义棘梁山、阮氏三雄把守腊山等50多个“水浒传说”故事。“水浒传说”作为水浒历史文化的构成主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在东平,以《水浒传》中描述的人物故事为背景的水浒影视城充分展现了水浒故地的历史风貌和民俗人情,以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气势雄伟的建筑风格打造了唐宋时期特有的建筑集群。
记者注意到,水浒影视城内还精心编排了好汉迎宾、李逵审案、武松醉打蒋门神、高空威亚秀等节目以及喊泉、水上竞技场等互动娱乐项目,游客来此可以深度参与其中,观光、游玩、体验于一体,此外,兼具观赏性与艺术性的实景马战表演《三打祝家庄》现场震撼,故事性强。
感受运河之心,体验水浒气概,东平县厚重的历史底蕴也孕育了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等特色文化脉系。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东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0大类308个项目资源,其中国家级名录2项、省级8项、市级25项、县级64项。在文旅融合背景之下,与旅游演艺、博物馆建设的融合让古韵非遗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