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他们“向死而生”守护人生终点站

2021-4-4 9:45:23 来源:山东商报


    生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向死而生”亦是对每一个人生命过程的准确概括。只是,缺少了对死亡直观和常态的认识,有关生死的话题还总是遮遮掩掩,甚至避犹不及。


    清明时节,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走进殡仪馆,见证人生最后一程的经过,深入接触火化工人、遗体防腐整容师、灵车司机,倾听真正“向死而生”的他们对于生死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实习生 王妍泓


    “生前尽孝才是真”


    或许是出于不主动与人握手的职业禁忌,面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伸出的双手,济南市第二殡仪馆业务科副科长、火化工人田绍奎稍显迟疑。

 

 

济南市第二殡仪馆业务科副科长、火化工人田绍奎


    “整个火化间每天火化遗体在50具左右,冬天的时候还会更多。干这个活儿,责任肯定得是第一位的,认真核对死者的信息就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看着一台台正在运作的火化炉和地面上零星飘落的纸钱,有着24年工龄的田绍奎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介绍着自己日常工作流程和24年前自己入职时的第一个夜班经历:“我入职的第二天就被安排值夜班,怎么可能不害怕?好在那时候有老师傅带着我,第一个夜班也没有遗体送来。”


    “见得多了,害怕肯定是谈不上了,但有时一些因意外死亡的遗体还是让我很震撼。黄泉路上无老少啊,上到百岁老人,下到不幸死亡的婴儿,我们平时都会接触”,在田绍奎看来,寿命并非是衡量生命质量的标准,因为“当每一具遗体推进火化炉时,他们的意义都是相同的。正常情况下,火化一具遗体需要40分钟左右的时间,再加上10分钟左右的骨灰冷却,这就是每个人生命的最后一站,没有例外。”


    “老人不容易,儿女多尽孝”,田绍奎将对生命的终极思考落脚于孝道:“生前尽孝才是真啊,现在生活好了,不少儿女对于父母的后事也确实舍得花钱,但咱都明白,那是给活人看的,老人走了,还能捞着点儿啥?”


    “老人在的时候多回家看看,让老人家里有点儿热乎气儿,就比什么都强。我们会见到一些儿女,等父母送到这了,都赶不到看最后一眼,这是一辈子的遗憾啊。”或许是见惯了生离死别,整个采访过程田绍奎始终语速平缓,但情绪逐渐高涨。


    “生命是一个循环过程”


    “现在再谈这个问题就有点儿俗了”,面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有关社会职业认可程度的提问,济南市第二殡仪馆遗体防腐整容师、一级技师毕爱胜并未直接作答,“你看看我们这里的这些‘90后’,还是小姑娘,就知道我们对这个工作的态度和社会对这个职业看法的变化。”据毕爱胜介绍,与殡仪馆内其他岗位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遗体防腐整容师的行列,“95后”女孩李春燕就是其中一位。

 

 

济南市第二殡仪馆遗体防腐整容师、一级技师毕爱胜


    2015年,只有18岁的李春燕中专毕业,进入济南市第二殡仪馆,像自己的师傅毕爱胜一样,成为了一名“只能对外人说从事民政工作”的遗体防腐整容师。李春燕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自己的职业选择完全是出于爱好,尽管时至今日仍有家属不能完全接受自己的选择,但随着工作积累,自己和师傅一样,已经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因为这是一份“高尚的、有爱的工作”。


    “之所以说这份工作高尚,是因为我们为逝者画圆生命的句号,让他们把最好的样貌留给家人,这也正是我们对生命的敬畏。”而这份敬畏也体现在毕爱胜和徒弟们工作中的点滴细节,例如遗体入室必须称“请”。


    在毕爱胜和徒弟们看来,所谓生命不过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人们没有理由去畏惧死亡,“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但是问题本身并不深奥。”


    此外,毕爱胜和徒弟们对自身职业的认可和热爱还源自逝者家属的感化,工作21年来,毕爱胜始终对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接触的一位逝者记忆犹新。“那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北京女孩,当时已经取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通知书,来济南的姨妈家探亲的时候染上了非典,最终在济南不幸去世了,看着孩子妈妈当时悲痛欲绝向我们致谢的样子,我们也都哭了”,也正是这样一份对生命的嘱托激励着毕爱胜和徒弟们坚持至今。


    “自己是真心喜欢,但她们现在找对象还是不太容易,你得帮着想想办法”。采访尾声,见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与自己的小徒弟聊得投机,毕爱胜不忘借机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请托”。


    “眼下这一秒最值得珍惜”


    “单说开车的话,我们除了开的车是加长版的,也就没什么太特别的地方,但话又说回来,我们这一行无时无刻不需要怀着仁爱之心,用真心去服务逝者及家属,这一点就不敢讲人人都有了。”济南市第二殡仪馆专运科灵车司机何荣信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济南市第二殡仪馆专运科灵车司机何荣信


    何荣信表示,自己和同事在日常工作中会格外注意驾车的平稳,以避免影响逝者遗容,给予逝者最后的尊重,而除了接送逝者遗体,何荣信和同事们有时还要安慰情绪激动的逝者家属,甚至协助警方和家属寻找逝者遗体。


    “几乎每个夏天,我们都会频繁去小清河、黄河(参与捞尸),不少都是些十来岁的孩子,这种场面就是见得再多,也不能释怀。要知道巨人观算是好的,这些照片你就别看了……”,何荣信不愿过多提及日常工作中经历的场面,却反复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重复着一位父亲一般的叮嘱:“人啊,尤其是年轻人不能逞一时之快,如果事事都可以弥补,那也就不叫人生了。”


    “老人都说‘今日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现实不就是这样吗?人这一辈子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因此眼下这一秒是最值得珍惜的。”何荣信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短暂的采访过后,何荣信再次在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的见证下出发,而这也注定又是一场“逆行”。


    |记者手记|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清明节前日,一场春雨静润泉城。


    坐在采访车内,望着窗外冲洗一新的城市和经十路望不到尽头的车流,大脑竟一片空白。司机师傅见我默不发声,打趣道:“小刘害怕了?”“我是不怕,只是让您跟着我去火葬场,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


    “都得去,都得去。”司机师傅的一句大实话令我笑出声来,只是笑声过后,大脑依旧空空。


    为什么“都得去”?手机导航软件显示距离目的地还有三公里时,我的脑海由空白转向错乱,手指也开始漫无目的地在起雾的车窗上涂鸦。曲罢终将人散去,灯火阑珊共谁明?这一刻,我绝非恐惧,却又感手脚微凉。


    “笑对人生”“笑对风雨”“笑对生死”……采访车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一个“笑”字重若千钧,我的脑中不禁开始检索究竟何人能够笑别这个令人留恋的世界?对,是她,是她生命最后片刻的笑令我震撼——日寇强迫她观看同胞遭受杀害,她的脸上掠过一丝哀伤,但下巴依旧上扬;日寇解开捆绑在她身上的绳索,尖刀将在下一秒插入她的心房,她双臂交叉,她笑了!她的名字叫成本华。


    “江竹筠,你真的不怕死?”刽子手将枪口瞄向头发凌乱的她,却仍不甘心地再次重复已被回绝多次的问题,“死有何难,处处是青山”——她倒下,她笑着。


    是的,真的有人笑着离去。那是我们前行的灯塔,那是初心绽放的芳华。


    他来过,她也来过,他们都曾来过,来时如夏花之绚烂,去时如秋叶之静美。


    恍惚之间,采访车驶入殡仪馆大院,撑伞下车,凝望眼前的烟雨蒙蒙、柳绿桃红,和不时飘出的缕缕白烟,我的大脑不再空白。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