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红嫂故里:红色文旅助推乡村振兴

2021-4-4 9:00:49 来源:山东商报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首《沂蒙山小调》,国人都熟悉。其实,关于沂蒙,还有一首歌,由《沂蒙山小调》演化而来,在上世纪70年代后传唱大江南北。这就是《我为亲人熬鸡汤》,芭蕾舞剧《沂蒙颂》的主题曲。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红心映朝阳。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这是“沂蒙红嫂”的故事。


    战火纷飞,如烟岁月。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女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她们就是“沂蒙红嫂”。她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勇悲壮的动人乐章,书写了一段段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成为代代相传的佳话。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祖秀莲被当地人称为“战争年代的红嫂,建设时期的英雄”


    鱼水情深


    沂蒙山区腹地,沂水县西约35公里。挡阳柱山山脚下,梯田层叠,山花始开。红瓦碧树的桃棵子村,散落在山坡和山脚间。


    这里是“红嫂”祖秀莲的家乡。祖秀莲,出生于1891年,是沂蒙山区著名“红嫂”之一,也是第一位被写进《临沂历史大事记》的“红嫂”。在这里,她勇救八路军伤员郭伍士,郭伍士辗转八年寻找祖秀莲认母报恩的故事,代代相传。


    在祖秀莲纪念馆,一幅幅照片凝结了一段段历史,一件件物品镌刻着片片深情,将参观者带回70多年前的战争岁月。


    1941年冬天,日伪军出动5万余人,“扫荡”沂蒙山区。当时,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郭伍士,奉命在挡阳柱山北坡侦察敌情,不幸遭遇日兵枪袭。郭伍士中枪倒地,又被日军捅了数刀。


    郭伍士昏死过去。醒来后,他忍痛爬到附近的桃棵子村。其时,已年届半百的祖秀莲发现了他,冒着被日军发现的风险,将他扶到家中,为他擦洗包扎伤口,抠出了堵在嘴里的血块、断牙,给他喂水,将郭伍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由于日伪军时不时来扫荡,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祖秀莲将郭伍士转移到村西大卧牛石下洞内。在祖秀莲的精心照料下,郭伍士逐渐恢复。20多天后,重返部队。


    1947年,华东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郭伍士身体多处负伤,申请转业。经组织批准后,他没有选择回老家山西,而是在沂南县落户。郭伍士复员后,念念不忘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沂蒙大娘,立志寻找救命恩人。历经八年,辗转沂蒙。1956年,他终于在院东头镇桃棵子村找到了祖秀莲,认她为母,并于1958年落户桃棵子村,为祖秀莲养老送终。


    1970年底,祖秀莲不顾80岁高龄,仍到南墙峪水库工地劳动。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7月,祖秀莲去世。当地群众称赞她为“战争年代的红嫂,建设时期的英雄”。

 

 

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国内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


    文旅兴村


    从祖秀莲纪念馆出来,沿着曲折的石梯向上走,不远处就是祖秀莲故居。70多年过去,老屋仍在。草顶石墙,正午的阳光穿过窗棂,照见窗台上的煤油灯,泼洒在屋内的土炕和灶台上。


    再向上走,穿过依山而建的红色文化长廊,走过红嫂雕塑广场,在一处山坡上,有一个天然形成的石洞,旁边标牌上写着“藏兵洞”。这里就是当年祖秀莲掩藏郭伍士的地方。


    青山不老,佳话永传。


    现在的桃棵子村,水秀山清,交通便利。红色书屋、战时邮局、红嫂故居、刘知侠旧居、红色文化长廊等景点次第展开,游客不少。


    回想起十多年前,村主任张为升说,桃棵子村因地处偏远、山道崎岖,贫瘠的土地干旱缺水,经济发展落后,人们一直过着贫困艰辛的生活,是国家级贫困村,2006年村集体收入2384元,居全镇末位。院东头镇宣传委员黄家国介绍说,2012年,沂水县确定了“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沂水”的工作思路,并把院东头镇作为全域旅游的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镇里确定了借力红色文化,结合绿水青山、传统村落特色,发展以红色文化为内涵的乡村旅游的路子。“既让游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也让当地群众吃上‘旅游饭’。”


    2014年桃棵子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沂水县红嫂故里旅游专业合作社”,动员全村96%的农户参与到合作社中来,鼓了群众钱袋子的同时,也富了村集体。


    据张为升介绍,随着红色文化的不断发掘,村里成立了“山东红嫂故里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游客中心设立了旅游电商平台,建立了村庄旅游网页和微信平台,红色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了网络营销。通过市场化运作,桃棵子村的“红色”旅游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同年,来此拉练的临沂军分区退役老兵捐资450万元修建了祖秀莲纪念馆。


    截至目前,桃棵子村累计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占地总面积3200平方米的“沂蒙红嫂祖秀莲纪念馆”、游客中心,打造了红色书屋、战时邮局、红嫂故居、刘知侠旧居、红色文化长廊等景点,新建“一山九墅”“山纵机关招待所”“沂蒙老山街”等精品民宿及2600平方米的“红云岗宾馆”项目,可实现每天同时200人住宿、500人就餐。


    “农业园区800亩,采摘园4处。桃棵子村现已成为全县首家全村域红色旅游景点,每年可接待游客10万多人。”张为升介绍到,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一家“农家乐”日接待游客达200多人次。


    黄家国指着山脚下一片空地说,村里准备新扩建建筑面积约3500平的军事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培训中心,配套建设1处军事主题公园及青少年国防教育拓展训练基地,“将来会更好”。


    沂蒙母亲


    从祖秀莲故居出发,崭新的公路蜿蜒在山峦叠嶂之中,向西南约35公里,就到了沂南县马牧池乡的东辛庄。


    这里又是一个山村。四周是山,三面环水,古老的汶河依着山势绕过村庄。村子的中部,一处普普通通的院落,就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家。


    抗战初期,曾有这样的说法,“沂蒙山的心脏在沂南县,沂南县的心脏在马牧池。”而马牧池的中心一度在这里,在这处不起眼的院落里。一棵高大的榆树下,有座三间黄草覆盖的老屋。


    王换于生于1888年,19岁嫁到东辛庄村。1938年12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夏,日寇野蛮扫荡沂蒙山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先后驻扎在王换于家里。徐向前、罗荣桓元帅曾在她家开会办公,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到沂蒙后也在她家住了较长时间。就这样,王换于家成了著名的抗日“堡垒户”。


    当时,为了协助指挥中枢传递号令和情报,52岁的王换于装扮成披襟带片、蓬头垢面的讨饭人,翻山越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行程四千余里,传递重要信件70多封。


    有一次,纵队首长把一份文件交给王换于说,这是徐向前的亲笔信,希望她连夜送到垛庄,天明时等她的回话。王换于旋即上路,翻山越岭,往返60多里,回村复命时,两只鞋已磨透了底儿,两个脚后跟都裂开了血口子,袜子全被血水粘住,扒也扒不下来。


    为了让机关同志们更好地投入到抗战当中,王换于率领全家竭尽全力照顾大家的生活起居。王换于还和家人一起创办“战时托儿所”,先后抚养了42名革命后代。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两个儿媳的奶水大部分用于哺育战士们的孩子,自家孩子却没吃过一口奶。王换于说,自己的儿媳妇年轻,还能生养,但战场上战士们舍生忘死,他们的后代没了就断了根了。最终,42个孩子都活了下来,而王换于自己的四个孙子却先后夭折了。


    抗战期间,王换于和她的家人还掩护、救助过一大批八路军伤病员和抗日干部,协助掩藏过许多抗日物资。在她的带动下,王换于的儿子、儿媳、闺女和老伴也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9年,王换于去世。2018年,王换于的儿媳,百岁“红嫂”张淑贞也已去世。作为战争年代千万沂蒙妇女的杰出代表,王换于用她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沂蒙精神的不朽颂歌,被誉为“沂蒙母亲”。


    乳汁救人


    距东辛庄东北方向约10公里,就是沂蒙红嫂纪念馆,所在地为常山庄,同样是在马牧池乡。


    青石为墙,茅草当篷。简陋低矮,仅能容身。这是“团瓢”屋,战争年代,穷苦百姓的居住之所。在沂蒙红嫂纪念馆里,团瓢屋紧挨着“红嫂”明德英的展室。 


    明德英出生于1911年,幼年时,因一场重病无法开口说话。抗战时期,她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1960年,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情节,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首先提出了“红嫂”的称谓。


    明德英于1995年去世。她的女儿李长花,曾对本报深情回忆了母亲的故事:俺爸比俺妈大20岁,那时候家里很穷,俺妈就跟着俺爸去一里外的王家河西岸看坟,坟地里有一间用秸秆盖的团瓢屋,很小,那就是俺家。


    1941年的一天,俺妈在屋外晒太阳,突然树丛中跑出来一位小战士,小战士受了伤,俺妈就把小战士扶到了屋子里,让他躺在炕上,并用被子盖好。过了一会儿日本兵来了,俺妈比划着说这是她的儿子,得了传染病,日本兵就问有没有见到一个小战士,俺妈比划着说往西边的山那边跑了,日本兵信了,就追了过去。日本兵走后,俺妈掀开被子,发现小战士因伤口流血过多,已经昏迷过去。当时家里没有喝的水,俺妈正好在哺乳期,于是就用自己的乳汁喂小战士。”


    李长花说,当时,日本兵经常在附近“扫荡”,为了让小战士不被发现,白天她的父母就把小战士藏到空坟里,并给他送饭送被子,等到天黑了日本兵走了,再把小战士扶回屋子里睡觉。“屋子里就一个炕,俺妈让小战士睡在炕上。家里没吃的,俺妈就经常去村里讨饭,回到家后把好的都给小战士吃,家里唯一的老母鸡也杀了熬鸡汤给小战士养伤。”


    在明德英的照顾下,四十多天后小战士痊愈了。李长花说,小战士很小,才十几岁,离别时,小战士在地上磕了三个头。“俺妈比划着说,孩子,要是回去没有找到队伍,就还来这里,这里就是你的家。”


    后来明德英又救了一位叫庄新民的战士,同样用乳汁为其补充营养。治好伤后,庄新民顺利找到了部队。


    沂蒙红嫂


    在沂蒙红嫂纪念馆,游人如织,都来瞻仰“沂蒙红嫂”的事迹。


    青石垒就,覆盖茅草,不加石灰水泥。纪念馆由一个个沂蒙山区原始风貌的村居组成。工作人员介绍说,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国内迄今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讲述“红嫂”这个群体的故事。自2011年运行以来,每年前来学习的国家部委、省内外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达30万人次。


    常山庄傍山而立,房屋错落有致,庭院依山就势,清一色石墙、石屋、石街,保留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山村风貌。在纪念馆北侧,就是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2007年,电视剧《沂蒙》摄制组走遍沂蒙山区6个县200多个村庄,最终决定将拍摄大本营选定在常山庄。从此,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在这里正式建立,并吸引了一大批其他影视剧组前来拍摄。两年后,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以红色文化、影视文化、沂蒙风情为核心内涵,分两期规划建设了文化生态旅游区和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有了红嫂纪念馆和影视基地,这里成为4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已拍摄《沂蒙》《红高粱》《铁道飞虎》《斗牛》等影视剧200余部,被评为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常山庄村,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0户。2015年,常山庄整体搬迁,搬入不远处新建的常山庄社区。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2020年,依托景区,常山庄村以及周围的张家峪子、西寺堡、双泉峪子、新立村等,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均达到或超过了1.5万元。


    在这里,以红色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导产业,许多经验在全国叫响。


    祖秀莲、王换于、明德英,还有带领31名妇女肩扛门板,水中架起“火线桥”的李桂芳,日烙煎饼八百斤拥军支前的“沂蒙六姐妹”……岁月无声,斯人已去。


    她们的精神会被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