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全国文物大比拼

2021-4-1 10:53:57 来源:山东商报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近日,三星堆考古新发现频上热搜。随着新出土文物不断上新,全国多地发现与其高度相似的“同款”文物,各地博物馆“认亲”“碰瓷”、PK,掀起一场文物狂欢。随即,微博上掀起了#全国文物大battle#热潮。来自各地的镇馆之宝“出战”,一场考古大比拼拉开帷幕。◎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实习生 刘海波

 

        镇馆之宝组团“应战”

 

 

  随着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不断上新,神秘的古蜀文明再度引发世人关注,随即,四川媒体在微博发起#全国文物大battle#话题,向全国各省发出挑战。

 

  就此,全国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出场“应战”,各种设计出彩的海报,配合贴切形象搞怪的拟人化标语,文物国宝萌化亮相,再度引发网友关注。南京六朝博物馆携带“表情帝”青瓷伎乐俑出战,这组六朝时期出土的青瓷伎乐俑身份随即引发全网热议,专家猜测坐在榻上的是墓主人,身旁围坐着乐师和随从,神态很是逍遥自在。

 

  “文物大战”中,京城选派了四位“重量级”选手出战。首都博物馆的三羊铜罍(léi)、原始青瓷四系罍,故宫博物院的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金瓯永固杯四件酒器轮番登场,从商代到清代,宫中代表队带网友一览御用酒杯的奢华。

 

  此次三星堆遗址发掘过程中,出土了金杖、黄金面具等文物,就此,广东省博物馆派出南宋金项饰与之呼应。该项饰全长172cm,重586g,是南海一号沉船上打捞出的第一件金器,由四股八条金线编织而成,环扣连接处饰有精美的璎珞纹,精美的设计引发网友称赞。河北代表队则派出了金缕玉衣和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应战。河北定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时代为东汉,雕工精细,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因摆脱了单行器的中国古代玉器基本形制,在玉器发展史上可谓一枝独秀。
  

 

        撞脸“同款”文物来“认亲”

 

 

  在参与#全国文物大battle#的各地文物中,也有不少前来“认亲”的“同款”文物。比如杭州的良渚玉琮。近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琮造型酷似良渚玉琮,三星堆出土的玉琮以商周时期的玉琮为主,与良渚的玉琮有一段时间差,背后隐藏着的却是长江良渚文化多个区域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中,一件黄金面具呈现在世人面前。消息发出后,沈阳康平张家窑林场辽墓群曾出土的“同款”金面具也在微博亮相。据悉,该面具复原后长23厘米、宽19.8厘米、深8厘米(边缘至鼻尖部位),重362克。色泽金黄,面部特征写实,眉、眼、耳、鼻、口等五官刻画细致,睫毛、胡须清晰可见,双目闭合,颧骨较高,眉眼细长,眼角上挑,具有蒙古人种特征,从面容看墓主人应为青年男性。

 

  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一件造型奇特的陶三足炊器曾引发网友热议。该器物盘面分内外两层,外层可盛水置物,足下可生火。精妙的设计让网友不禁猜测其为火锅。据专家称,陶三足炊器不仅可以吃火锅,还可以用来做饭炖肉,是火锅器具的起源之一。在山东博物馆中,也藏有一件三足陶器,白陶鬶(guī])形盉(hé)。该器物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代表性器物,1960年出土于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特别的是,器物造型生动,鸟喙形流上昂,圆唇,粗长颈,有三分裆式大袋足,纽绳式鋬(pàn)连接颈与腹。口上有盖,盖与鬶颈上部各有一小孔,用于穿绳将盖与器身连接。  

 

 

        青铜“重器”轮番登场

 

 

  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造型奇特的青铜器是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的一大特色。尽管不似古蜀文明文物那般神秘,但在齐鲁大地上也曾出土过许多瑰丽的青铜“重器”。

 

  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亚醜(chǒu])钺(yuè)就是一件青铜器珍品。亚醜钺时期为商代,通长32.5厘米、宽34.5厘米,1965年出土于青州苏埠屯1号商墓。亚醜钺两肩有棱,器身透雕人面纹,人面五官微突出,双目圆睁,嘴角上扬,口中露出城墙垛口似的牙齿,极富威严。因其口部两侧对称地铭有“亚醜”二字,故得名“亚醜钺”。

 

  关于亚醜器的出土地点,曾经众说纷纭,亚醜钺的发现,使亚醜器的出土地点逐渐清晰,被基本确定在青州一带,是薄姑氏部族古老文明的珍贵遗留。亚醜钺经历了当年古老部族的辉煌,又经历风霜的洗礼、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传承至今,是为青铜器中的瑰宝,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济南市博物馆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亚醜”青铜罍,也是一件青铜“重器”。“亚醜”青铜罍属商代晚期,1959年拣选于济南废品仓库。“亚醜”青铜罍通高42厘米,口径13.4厘米,重9000克。直口,高颈,有盖,圆肩,深腹,腹下敛,矮圈足。因盖内及口内均有“亚醜”两字的铭文,因此被称为“亚醜罍”。

 

  此器形体高大,表面光亮,纹饰清晰,保存完好。器身内外没有一般青铜器刚出土时的铜锈或泥土,而是通体乌黑幽亮,包浆灿然,应是早年出土后经历代收藏者把玩揣摩珍藏所致。值得注意的是,此青铜罍盖内及口内均有“亚醜”二字铭文。而带有“亚醜”铭记的铜器自宋代以来多有发现,多出土于山东益都苏埠屯,可能是此地一个部族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