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山东重工集团谭旭光获颁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据悉,2020年度山东省人民政府共授予273个项目(人选)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人,为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山东重工集团谭旭光;省自然科学奖一、二、三等奖39项;省技术发明奖一、二、三等奖15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215项;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人。 其中,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一、二、三等奖分别为31项、117项、121项。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李华军:战风斗浪30载护航海洋工程
“做科研要吃苦耐劳,要有踏实劳动的精神,还要将个人的发展、幸福与国家振兴、民族富强相结合。”这是李华军多年来秉承的初心和信念。他是海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副校长,荣誉众多,但他却说“我做的还远远不够”。30多年来,李华军带领他的团队乘风破浪,走出了一条以工兴海、以工强国之路。
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近浅海是人类接触海洋、认识海洋的发端点,也是对海洋进行开发利用的先行区。”李华军介绍,在近浅海,人类修建了大量的码头、海堤、人工岛、进海路、海洋平台等海上结构物,这些结构物不仅所处的海底地形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而且还时常受到波浪、洋流的冲刷和腐蚀,一旦失稳破坏,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严酷复杂的环境和海洋环保的红线成为摆在海洋工程界的两大挑战。海洋强国建设的路上,急需一种安全、环保、经济的近浅海工程建设新模式。
经过十余年探索研究和反复试验,李华军团队最终创建了近浅海工程安全防浪、水下自动测控安装、损伤检测与修复加固新技术等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体系,凭借此获得了2019年度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他领衔的“浅海导管架式海洋平台浪致过度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也分别于2004年、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解海工难题避免数亿损失
1999年,李华军在与同行交流时得知埕岛油田中心二号平台存在过度振动问题,且迟迟找不到过度振动的原因,以致在平台上工作生活的人每天提心吊胆,这一问题也被列为“中石化十大安全隐患”之一。几番沟通,埕岛油田负责方答应让李华军团队尝试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此前负责方已委托过专业公司进行治理,并没有找到振动原因,所以一开始并不看好李华军团队。
为了获得真实完整的数据,检测选在了风大浪高的冬天进行,李华军和团队成员顶着寒风、迎着波浪在平台上架设备、布仪器。“睡觉、研讨、制定方案都是在工人临时腾出的储藏室里,每次检测都要在上面待十几天。”他说。从承担项目,到现场测试、制定治理方案,整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多,最终,李华军和团队找到了平台过度振动的原因,并给出了科学的治理方案,原本要拆除的平台保住了,避免了数亿元的损失。
让海工企业自信地“走出去”
巴基斯坦胡布燃煤电厂项目是中巴51项合作协议之一,属“一带一路”及“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重要能源项目。该工程直接面向阿拉伯海,受中长周期涌浪的影响,施工条件十分恶劣,可谓困难重重。李华军团队与中国交建下属公司一起研发了“桩顶支撑移动平台桩基施工技术与装备”,实现了沉桩、钻孔、钢筋笼下放、桩基浇筑等一体化施工,消除了恶劣海况对桩基施工进度和精度的影响,保证了全天候安全、高效施工。
在以色列南部阿什多德港研发的“海上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与装备”,不仅解决了防波堤软弱基础处理的工程难题,还确保了工期和质量,显著降低了工程投资。
多年来,李华军和他的团队紧扣科技创新,实现一次次跨越,使中国海洋大学成为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研究的新高地,曾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与技术创新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特等奖等。面对种种荣誉,李华军说:“我只是做了一点有益的贡献,但还远远不够,海洋领域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我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要俯下身子、脚踏实地、培养人才,向更高的科技高峰攀登。”
谭旭光:以“疯子”精神勇闯科技禁区
去年9月,潍柴集团推出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在行业内引起了震撼,在百年内燃机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背后,离不开潍柴集团9万多名员工的付出,更离不开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旭光的“四十年磨一剑”,自1977年进入潍柴以来,谭旭光不断带领团队潜心研发,实现潍柴集团高速发展,也打响了中国制造“潍柴品牌”。
历时5年突破世界技术难题
去年9月,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旭光向世界宣布: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在中国山东诞生。自1897年柴油机问世以来,其热效率已经从26%逐渐提升到46%,突破50%成为世界公认的技术难题,欧美的个别商业化项目最高也只到48%,这一突破在百年内燃机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2015年,潍柴启动了50%热效率柴油机项目,最初听到这一目标时,项目工程师们都感觉“真的太难了”,尽管在不少人看来,突破50%这个大关是个遥不可及的梦,但谭旭光认为,“‘不争第一就是在混’,只有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5年里,投入超40亿,前前后后上千人参与,对摩擦、散热、燃烧等发动机几乎所有系统进行了重新调整优化,经过了不计其数的反复设计、可行性分析等,2017年,优化方案初具雏形,团队成员的心里总算踏实了许多。
在谭旭光看来,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要坚持的主线。20年前,谭旭光到世界500强企业参观,但看到的全部是对方即将淘汰的产品,那些先进的生产线全部用篷布盖住。从那时起,谭旭光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走自己的创新之路,“越是遇到困难,我就越有激情,越要挑战。一流的技术只能靠自己,要是要不来的。”
“谭疯子”重研发重人才
谭旭光被称为产品“疯子”,他对技术创新有着一股近乎疯狂的劲儿。近十年,潍柴的研发费用占到了年销售收入的5%,其中研发费用的20%是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他认为核心关键技术是国之重器、企业的命脉,他也明白要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关键在人才。
2005年,潍柴集团引进了第一个海归博士,年薪高达18万美元。为了给科技人员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潍柴单独拿出上亿元重奖科技成果和科技功臣,个人最高奖达1000万元,每年潍柴博士开放日,都会吸引上百名博士前来。“我们就是要让那些想干事,敢干事的人,不受约束,我们要培养创新‘疯子’。”谭旭光说。
“不争第一就是在混”
在潍柴集团,到处都能看到“不争第一就是在混”“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标语,在44年的奋斗历程中,谭旭光感触最深的就是要有耐得住寂寞、“钉钉子”的精神,要有克服浮躁、百折不挠的精神。
“2025年,我们的传统业务要稳居世界一流水平,2030年,我们的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实现收入1万亿人民币,各主业核心业务要进入全球前三,稳居世界500强前150位。
打造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工业装备跨国集团。”谭旭光说,在新时代科技强国的追梦路上,潍柴放眼世界,挑战全球争第一,每个目标的实现,都是下一个更大目标的起点,“我们要勇闯科技‘无人区’,心无旁骛攻主业,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