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如果一切都循着《指导意见》规定的方向发展,想必被诟病已久的幼小衔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现实往往出乎意料。如何保证规定真正落实、执行,这才是幼小衔接得以顺利过渡的关键。而这还需要家长、学校以及政府部门携手,真正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为根本进行思考,否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免会让禁令沦为空谈。
幼小衔接究竟该怎么顺利过渡,有了明文规定。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校外培训机构,都做了明确规定,包括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设学前班;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一年级切忌对新生横向比较;对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将进行联合惩戒并列入黑名单……
各项规定直击当下幼小衔接存在的超前教育等问题,赞者有,反对者也有。
其实,从2011年开始,教育部就曾多次发文进行整治,但事实证明,并没有达到令行禁止的结果和目的,反而有越来越“疯狂”之势,“高烧”不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小衔接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早已不止一两年,而教育部门之所以三番五次出台明文禁令,也证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若要究其原因,与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焦虑脱不了干系。其实,对于各种幼小衔接班、各种比学赶超,不乏有些家长是忠实拥趸,但不少家长也是苦其久矣、满腹牢骚,觉得幼儿园的孩子本不该如此,但无奈身边皆是“抢跑”的家长,又怕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便一边抱怨着一边从众报着培训班。因此,投其所好,五花八门的幼小衔接班便开遍了各地。
自己的童年明明没有拼音、数学、英语、识字、写字、国学等名目繁多的学前培训,一样过得好好的家长们,之所以从孩子幼儿园起就开始焦虑、紧张、担心,与当下的教育环境息息相关。根据家长反映,不少小学一年级都存在超标教学问题,如果孩子识字量、算数能力达不到,就会跟不上课程进度而成为垫底的学生。
基于此,跟《指导意见》同步印发的《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明确规定,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新生在原有经验、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通过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支持儿童不断获得积极的入学体验,促进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切忌提过高的统一要求或进行横向比较,以免挫伤儿童入学的积极性。
毋庸置疑,如果一切都循着《指导意见》规定的方向发展,想必被诟病已久的幼小衔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现实往往出乎意料。如何保证规定真正落实、执行,这才是幼小衔接得以顺利过渡的关键。而这还需要家长、学校以及政府部门携手,真正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为根本进行思考,否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免会让禁令沦为空谈。◎本报评论员 刘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