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高跷“踩”进非遗名录 “高”人一等自然不凡

2021-3-19 8:32:32 来源:山东商报

       在济南当地老人眼中,高跷是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也是孩子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起西关高跷戏,老济南人无不拍手叫绝。西关高跷戏起源于明朝中期,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如今,90后传承人刘海峰不仅将西关高跷戏玩进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在抖音等网络平台上开直播和账号,专门向年轻人宣传推广。他希望,能通过一次次的公益演出和自己的免费传授,将这项传统民俗继续传承下去,让高跷表演成为这座城市的特色文化。◎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实习生 韩泓旭

 

 

 

       5岁踩跷

 

 

  今年30岁的济南小伙儿刘海峰,从5岁起开始踩高跷,这一踩就是25年。“老济南的高跷进入腊月就开练,正月初四到十五就开始上街踩。大观园到解放阁这个线路最常见,一路看的人很多,还要用竹竿子挡着护路。”说起西关高跷戏,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小时候,每到腊月街上到处都有练高跷的,根本不用专门学,孩子看久了自然就会。每年一进入腊月,几乎每条街都有人踩高跷,两条街的队伍一并就能组一个20人的高跷队。”

 

  他介绍,济南西关高跷戏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后据考证起源于明朝中期。“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舞者大多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组成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刘海峰说,现在的高跷表演多为“踩街”和“大场”相结合,这种形式更能迎合热闹的节日气氛。

 

  在现代人的印象中,高跷无非是踩在长木腿上走路,但西关高跷戏远非如此。从创立时开始,西关高跷就同武术、戏剧有着说不清的关系。刘海峰说,以前选拔高跷苗子都是选择一些有武术或京剧功底的人。“西关高跷一出门‘踩街’起码是30多人,阵容庞大,节目也多,故事多取自《水浒》《白蛇传》等传统曲艺节目。”刘海峰所在的西关高跷队,目前共有60名队员,其中年纪最小的6岁,最大的已经80岁,每年春节还会踩高跷演出。根据表演形式,队员们可分为踩“文跷”和踩“武跷”两类。其中,“文跷”以12人为一个表演队,人物有武扇、文扇、渔翁、樵夫、白蛇、青蛇、老座子等;“武跷”的表演形式以跑跷为主,跑起来动作很快,基本队形为龙摆尾、卷菜心、一条龙等。表演时,手绢、彩扇、烟袋、马鞭、木条子都可以作为道具,脸谱化妆也比较夸张,装束多以大红大绿为主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表示,“这些风格特点,充分体现在‘扭、浪、逗、相’等表演技法中。”

 

刘海峰所在的西关高跷队,目前共有60名队员,年纪最小的6岁,最大的80岁

 

         父子上阵

 

 

  表演最重要的道具自然是高跷。因为高跷腿又沉又长,每次表演之前,队员们需要坐在近三米高的卡车上绑跷。“这些高跷高的有1米5,踩它的表演者走在队伍最前面,中等的约1米2,最矮的也有40厘米高。”西关高跷队的队员李兆军说,做高跷腿子要用好木头。木头既要结实又得轻,“高跷道具简单,但木质的选料很讲究,必须采用坚硬而有韧性的木质,如榆木,槐木尚好,柳木次之,腐木不可用。将选好的木头经过木匠加工成四五尺长的木棍,木棍上扁下圆,脚踏板的设置,是根据高跷的高度而定,一般在三尺以上装置。个别地方的高度有五六尺。高跷的绑腿绳,一般是用布制成的,这样的绑绳既能绑紧,又不勒腿脚。”

 

  李兆军认为,西关高跷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还得益于良好的传承和熏陶,孩子从小就掌握踩高跷的动作要领,翻滚跌打样样精通。他6岁的儿子李佳睿,学习踩跷1年有余,如今已经能跟着高跷队一起参与演出了。“有时候踩着踩着摔了跤,孩子也不哭,伸着小手向周围的长辈们求助。和他一起表演的队员们会上前一把把孩子捞起来,扶着他继续前行,直到完成演出。”

 

  老有老的矫健,少亦有少的活力。一群表演者中,几个孩子的身影显得格外活泼灵动。今年14岁的吕冠宇是历城区董家中学的一名初中生,也是刘海峰的徒弟之一。别看他年龄虽小,资历却不浅。从6岁开始,他每年都会跟着爷爷看高跷表演,一来二去,孩子也爱上了这项传统民间艺术,干脆拜刘海峰为师开始了专业学习。吕冠宇性格活泼,说话时脸上涂的红色颜料也跟着一皱一皱的,“我喜欢踩高跷,也喜欢高跷队里的叔叔阿姨们。虽然他们很严格地教我基本功,给我纠错误,但我知道都是为我好。”
  

 

         非遗传承

 

 

  “高跷列队行进,到一些提前约好的商场、单位,还会停下来表演一阵。”刘海峰介绍,“一般最开始打头的是两个武生。这俩角色领头,踩得最高,一般是由健壮、练过武术的人扮演。接着是女装角色青蛇和白蛇,后面还跟着穿着肚兜的丑角傻小子和带着渔网的渔翁。之后就是在平地上走的艄公旱船和骑毛驴的。”演出的时候,武生会踩在高跷上舞刀、劈叉、翻跟头。武生一演完,大家的热情就起来了;之后是丑角与旦角上场,浩浩荡荡的队伍按着鼓点行走,走几步又蹦跶几步,伴随着淳朴敦厚的高跷鼓点,散发出一种古老而特有的乡土文化气息。大年节庆里,古老传奇的人物形象成为闹市区里独特的风景线。

 

  由于高跷队承接的表演大多属于公益性质,面对缺乏服装、道具、资金的问题,刘海峰就自己垫钱,先后花了十几万定制了60副高跷,30多套服装,还腾出自家房子作为办公室和训练场地。为了将这项传统民俗推广传承下去,他不仅将西关高跷玩进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在抖音等网络平台上开设了账号,演出时会同步进行直播。

 

  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关高跷队的所有队员都是“兼职”,平时大家在各自的职业岗位上忙碌,有演出时才会聚在一起排练。每年春节前后,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今年春节假期七天表演了60多场,最忙的一天演出十一场,队员们从早上5点忙到夜里3点,连妆都没卸,累了就在车里和衣眯一会儿。”今年70岁的队员郑南告诉记者,一般出了正月十五,高跷队就不再承接演出了,但每年的儿童节和重阳节除外,“一到这两个节日,队员们都争相报名,去养老院和福利院义务表演。”

 

  如今,西关高跷戏不仅在省内闻名,还受邀前往北京进行高跷表演,为全运会、奥运会等体育盛事助威。刘海峰说,今年,他打算办培训班,为所有想要学习高跷艺术的孩子们提供平台,“只要大家学的开心,能够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