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画家陈全胜先生为个案,以其艺术履历和作品为基础,主要运用资料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分析他的艺术成才道路对中国传统绘画传承问题进行思考。研究认为在传统绘画的传承中可以实现以传统文化学习为土壤、以丰富的生活实践为滋养、以纯粹的热爱为源泉、以高洁的品格为气息来求诸于内,于艺中求道的目的。
洛神赋45cm×45cm
关键词:
改革开放;传统绘画学习;画家陈全胜先生
导言:
狭义的全能画家是指花鸟、人物、山水三科皆能,广义的全能画家是指无所不能画的画家。原则上说,可以称之为“画家”的人应该是什么都能画,然而自古至今,在整个中国画坛上能称得上“全能画家”的寥寥无几,仅有元代赵孟頫、明代唐寅、清末任伯年等人,大部分画家仅仅是精于一科。在当今画坛上,生于1950年的山东籍画家陈全胜先生却可以称之为全能画家,他从事美术创作近50年,无论是梅兰竹菊,还是飞禽走兽、人物山水都可以挥毫而来,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当代画家。
他并不是受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培养出来的美术人才,甚至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在绘画领域成就卓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概况:
画家陈全胜生于1950年,自幼钟情于绘画,年少成名,曾屡获画坛各种有分量的大奖。从事专业绘画以来,经历了从工到写,从人物画到山水画的全面创作。他没有专业院校的经历,以自学的方式成才;他的山水画是典型的齐鲁山水,是山东省颇具代表性的全能型画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正值少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正是他成长和创作成熟期(从28岁到68岁);改革开放以来文艺领域发生了很多变化,对陈全胜先生个人而言,在这一时期他有三个转变:一是从工笔重彩向水墨写意的转化,二是从人物画到山水画的过渡,三是书法逐渐走向成熟。在中国传统审美观中,简约质朴与错金镂彩是两条并行不悖的审美路线,在重经济和物质的时候,错金镂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这种情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可以说工笔重彩画颇有市场。正可谓“繁华落尽见真淳”“道在红尘闹市修”,当陈全胜先生在工笔重彩画领域到了可以名利双收的季节,身处商品与市场的大潮,他却选择了沉潜,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工笔人物到水墨山水的蜕变。
成名之后有三十余年的时间沉潜于探索和研究之中,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书画学习资料,使其意识到学习的紧迫性,而艺术市场化使其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坚守传统艺术本心的重要性。
笔者从其艺术成长的路线中发现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中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基础
国画的根基是传统文化,包括了哲学层面上心灵境界的修炼,知识层面上诗文的修养,技法层面上书法的练习;古代的画家,书法和古诗文是他们的基础;民国时期的画家,也少不了传统文化的滋养。
据陈全胜先生个人所述,对于他的学习成长,少年时没有学习资料是一大障碍,早年只看过《宋人画册(扇面)》,古人作品画集几乎没有,当时用的学习资料是从杂志上剪贴下来的画。后期陆续出版了大量的书画集,电子资源日益丰富,这给研究创造了基本条件和宽松的环境。面对这一改变,陈全胜先生较早的意识到早年学习中的不足,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才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根基,而自己在这方面宏观性和系统性的缺陷,并静下心来去补上这一课。实际上,这是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画家普遍缺的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
线条是中国画的筋骨和形制支撑,而书法与国画同宗同源的关系以及其中变幻莫测的线条之美使书法功力的提高成为学好传统绘画的重要基础。虽然早在唐代张彦远就提出“书画同源”“书画同体”“书画同法”的观念,但随着西方美术观念的融入,曾经一度有“笔墨等于零”的说法。在现代国画教育体系中,也并没有把书法的训练作为绘画基本功,而是把西方的素描等作为绘画的基础,这就导致了学生可能造型能力比较好,而笔情墨趣却不足的问题。中国传统绘画是含蓄内敛充满静气的艺术,而线条正承载了这一精神,它能够决定一幅画的精神面貌,游刃有余、变幻莫测的线条可以更充分地表现审美客体,表达审美主体的情感。从调研访谈得知陈全胜先生在二十三岁开始临习《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后又改习颜体,继而学习李北海的行楷,旁及怀素和张旭的草书,吴昌硕“石鼓文”等,这个过程持续了几十年,可见其对书法的重视程度。这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便是线条挺立,笔笔都是“写”出来的,而非“描”“画”,“写”之于“绘”“涂”“抹”,在感情表达上更加厚重,是沉而不浮的,有深厚的意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墨、线、形营造了独具特色的视觉符号和表达形式,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
二、多样化实践是培养艺术情怀的源头活水
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可以触发人产生更多的灵感,产生多方面的思考,我们在实践中产生对生活的情感,对万物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对于绘画创作而言,实践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日常生活实践活动,这决定了人情、物情,是潜在的积累;二是专业实践活动,这对于艺术创作具有直接的促进性。
陈全胜先生在18岁中学毕业之后就去煤矿工作了三年,然后参军入伍,在青年时代有着多重锻炼,他没有经过高等院校的专门培养,却实现了艺术的突围,这与其勤于学习和实践是分不开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无论是对于观众还是学习者,并没有不可理解或神秘之处,通往艺术的殿堂是有规律可循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师指路”,这涵盖了做学问所要有的心量与智量。“万物生意最可观”(程颢),画作要有“趣”,这包括了生活情趣、笔情墨趣,只有真正热爱生活,在笔墨中真正有愉悦感,对世界抱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才能画好画。近些年,学校美术教育虽然硬件加强了,各方面条件优越,但学生们长年累月待在教室里,多样化实践活动的缺乏影响审美经验的积累,缺少了源于人情之美、物之美的审美体验,势必会影响创作的丰富性。
多样化的创作实践活动有助于融会贯通,增强创新能力。通常情况下,画家分为花鸟画家、人物画家、山水画家和全能画家,前三者精工一科,而后者诸科兼备,难度更大,在中国绘画史上,能达到此水准的屈指可数,比如有赵孟頫、仇英、任伯年、陈老莲、石涛等,而陈全胜先生人物、山水、花鸟、兰竹和书法无一不通,是水墨画、工笔重彩画、插图、连环画等领域的佼佼者,并旁及现代西方绘画,独辟蹊径创作出一批在海内外颇具影响的作品。相比于一开始就专门从事山水画学习和创作的画家,陈全胜先生丰富的艺术履历为其后来的山水画创作增加了丰富性。陈全胜先生山水画艺术特色,经过了创作连环画、大型人物画和重彩邮票的创作阶段,培养出来的丰富想象力,造型能力和用色能力,为他创作山水画奠定了基础。创作重彩邮票要重而不俗,这对技术水平、艺术水平和心灵境界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相对于这些绘画,山水画的创作更加轻松自由,但在那些经历中所积累下来的扎实的基本功,使其在出入规矩方面,往来更加自由。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一定是热爱生活的,基于这份热爱,从而对一切美好的、动人的事物加以认识、体悟、感受和理解,进一步产生深情,有情是产生优秀艺术作品的前提。院校教育是专科专业性知识性教育,在传统绘画学习过程中,学院中的教育或许只能学到“技术”,因为从无技术到技术成熟,再到艺术的高度,需要个人性灵的融入,而个人性灵产生于先天,形成于读书和实践当中,而多样化生活体验是艺术情感产生的重要源泉之一。
三、绘画艺术的形成是发自肺腑的热爱
漫画家蔡志忠在四岁半就已经确定自己这一生要干的事就是画画一样,画画是来自于陈全胜先生的天性,艺术的来源在潜意识里可以追踪到童年的经历。他童年生活在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和建筑是他玩耍的乐园,给他留下了很多生动有趣的记忆;1962年他被送到老家文登农村,这段生活又给他开辟出另外一番天地,烟雨蒙蒙中的远山、回环往复的山沟沟、满是鱼虾的小池塘……田园生活释放了他的天性,在孩童时期就埋下了亲近自然的种子。虽然幼年的陈全胜先生十分顽皮,但他只要坐下来画画,却可以心无旁骛,十分安静。
源自心底的热爱可以使人克服一切困难,同时可以忠于自己的内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心全意的付出,这份努力不需要被称为坚持,而应该是叫做“乐在其中”,更进一步来说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孟子·梁惠于上》)。从访谈中看到的一些旧照可以发现,在陈全胜先生十七八岁时在家里拍的家庭照,后面墙上就挂有他的画,已经初步显示出这位少年的才华与个性。
景德镇的手绘青花陶瓷有些是看起来朦胧模糊的,老艺人说是故意这样,好的青花要像从泥里长出来的一样,浑然天成,而不是一看就是人画上去的,绘画艺术的形成也是一样,它必然是由于人类发自肺腑的热爱,情动于中不得不发。
四、对品格的重视决定作品境界高低
心灵的层次决定了人的境界,怀有纯粹心灵是保持作品纯净的前提,而传统绘画的学习和践行过程也是修炼心灵的过程。有艺之道首重人品,重视人品是中国传统绘画思想体系中很重要的内容,认为做人的境界高度决定了绘画境界高度。传统文化强调做人的问题,这是第一位的,德和人格不佳,绘画境界就谈不上。绘画不是靠聪明,是靠真诚、善良、认真执着,因此绘画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检阅自己,纠正调整。绘画中的天人合一,就是人画如一而出于自然,不着痕迹。
庄子认为“嗜欲心”是阻碍心灵自由的桎梏之一,而“逍遥游”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心灵境界,求诸于内的沉潜,耐得住寂寞,不急功近利,是艺术家应有的品格。从陈全胜先生的艺术之路来看,“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题竹石》),虽然时代中不可避免的有潮流涌动,他却一心一意沉浸在绘画当中:坚守自我,有着明确而清晰的方向,前期周游大好河山,行万里路,拜访名师,得名师前辈指点;后期主要在部队从事绘画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青年时代养成了严谨认真;改革开放后,艺术市场化以及画作商品化并没有扰乱他探索艺术发展规律的初心,始终保持一颗对艺术的诚心,不为世俗名利所惑,另外,陈全胜先生能够静下心来以数年或数十年之力做一件事,比如,他早在1973年正式研习书法,却在2014年才正式出版《陈全胜先生书法集》,在这期间,他可以无论寒暑,无论身在何方,都晨起练字,跨越40余年的时间,这既是老一辈艺术家沉静的品格,又是对艺术的态度,从更高层面上说是人生的态度,所以,与其说绘画是人的艺术追求,不如说是人生的精神追求,这既是创造美的过程,也是修身养性,悟道的过程。
“业精于勤”“精益求精”是对作品负责的态度,书画学习是循环往复的,不能一下子把问题看透,经常要回头学,每一次反复都会产生新的认识,如剥笋般渐渐悟入:从粗笔到细笔,从放到收,从大到小,从刚到柔,从露到藏,从来到往,从干到湿等等,都是在相对比中存在,相对立中而发展。陈全胜先生的每次创作都务必实地考察和历史相结合,务必把个人的解读和创新放在合情合理之上。在创作三国演义系列邮票的时候,他遍游三国故地,寻找创作灵感,也或许就在这周游“三国周郎赤壁” 中渐渐地激发起内心沉潜依旧的林泉之心。在学习古代前贤方面,他从不放松,只要是有展览,纵然年迈,也不辞劳苦,前往观摩学习;他的作品既潇洒飘逸又浑厚华滋,这既得益于技艺的精湛,又得益于创作中的不粗率。
五、结语
画家陈全胜先生的艺术成才之路对我们现在的国画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基础、教育路线方面都是有所启示的。他的艺术学习成长道路,核心是尊重传统,求诸于内,于艺中求道,这可以用孔夫子的话来概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他学习的方式是灵活的,方法是丰富的,内心是笃定的,他很明确的知道传统绘画的根基在哪里,又很敏锐地体察到时代的变化所带来的学习时机,在动与静之间,把握的恰到好处。
经济繁荣发展所带来的是我们更开阔的视野,更多可学习可借鉴的知识,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中的问题,自己探索学习能否找到最佳途径,这需要个人的悟性,或许还会走曲曲折折的路,甚而是南辕北辙,因此,我们从前贤中总结概括出具有共性的方法加以学习是有必要的。从陈全胜先生的成长道路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艺术之路是坚定不移地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把艺术追求与非艺术因素相分离,坚守内心,不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条道路至少是理智而清晰的,用美学家康德的美学理念来概括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利害审美”和“纯粹美”。
参考文献:
[1]蒙培元 著.心灵超越与境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2.
[2]陈全胜. 连环画 梦中缘[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1985.01.
[3]恒展编译;陈全胜画. 神童诗词[M]. 济南:明天出版社, 1989.
[4]陈全胜先生,唐勇力绘;黄苗子书. 古诗文精绘 洛神赋 木兰诗[M]. 北京: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89.05.
[5]陈全胜绘. 陈全胜先生画集[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6.12.
[6]陈全胜著. 怎样画水牛[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0.03.
[7]陈全胜绘. 陈全胜先生连环画专集[M].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2.04.
[8]陈全胜绘.陈全胜连环画集 共5册[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 2002.07
[9]许宏泉主编,当代画史 名家经典作品集 人物卷,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01,第99页
[10]陈全胜绘;牟迅译文. 洛神赋 彩色连环画[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03.
[11]陈全胜绘. 陈全胜连环画精品集 辛弃疾[M].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0.01.
[12]张叶舟改编;陈全胜绘画. 将相和[M].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0.01.
[13]温少宁编著. 陈全胜与中国邮票[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0.02.
[14]陈全胜主编. 中国当代名家画家集 陈全胜先生[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06.
[15]龙远飞,陈全胜绘著. 剑山突围 连环画[M]. 2013.07.
[16]陈全胜著. 陈全胜小幅山水画精品[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3.07.
[17]陈全胜著. 咫尺应须论万里[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3.07.
[18]陈全胜著. 陈全胜书法集[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4.10.
[19]张建辉编文;史建期,陈全胜绘画. 岳家小将之十 激战朱仙镇[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