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济南消息 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是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提升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省政协委员、临沂市政协副主席、临沂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张艳丽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我省亟需出台省级层面的出生缺陷防治政策法规,指导和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工作。
省政协委员张艳丽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防治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质量逐步提升,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张艳丽表示,目前全省缺少统一的出生缺陷防治标准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文件,地方政府对出生缺陷防治牵头抓总作用发挥不够。这些不仅不利于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不利于全省一盘棋、形成防范出生缺陷合力。她建议出台全省层面综合性的《出生缺陷防治办法》,强化和落实出生缺陷干预支持政策,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和法规的可操作性。
张艳丽建议将健康教育关口提前至中学,在中学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相关内容。 扩大婚检内容,用孕前优生检查项目取代婚检项目,所有新婚对象都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病毒四项检测,增强干预效果。目前我省的产前筛查、诊断开展仍处较低水平,是“三级预防中”最薄弱的环节。张艳丽说,“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唐筛检测率,尽可能让所有产妇及其家人了解唐筛相关知识,意识到唐筛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主动地进行唐氏筛查。”
“应尽快将产前筛查项目、产前超声检查项目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张艳丽同时建议,对已出生的出生缺陷患儿,在现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贫困患儿家庭的医疗补助力度。张艳丽表示,将哪些病种优先纳入出生缺陷防治范畴,需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应考虑首先将那些发生率高、后果严重,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效果较好的疾病纳入出生缺陷防治的范畴。
她建议对出生缺陷发生率高、危害大、后果严重的疾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寻找高危人群、识别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以及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筛查策略研究,对出生缺陷发生率高、危害大、早期处理效果好的疾病进行重点筛查,评估其筛查效果和效益,逐步扩大筛查病种范围,并逐步实施免费政策。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