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济南消息 清香四溢的芹菜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宠儿”。芹菜种植在济南市商河县孙集镇已有20余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种植、改良,逐渐培育种植出口感清脆、香味浓郁的本地芹菜。截至目前,该镇已有房屯村、后堤村、大蒲洼等共计40余个村种植芹菜,设施播种面积达4000余亩,小芹菜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据了解,为提高菜农收益,该镇聘请专门的蔬菜指导技术员,对菜农的蔬菜种植从整地、施肥、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专业性技术支持和指导,另外从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方面进行引进示范推广应用,为菜农提供了全程跟踪式技术服务。为拓宽菜农的销售渠道,该镇多方联系家家悦、大润发等大型商超。在镇政府和菜农的双重努力下,种植芹菜的效益稳步提升,让不少农民靠芹菜种植富起来。
房屯村是该镇最早种植芹菜的村,已有20余年的芹菜种植历史,种植户孙善武于2016年开始种植芹菜,近几年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我家一共有6亩地,一年种两茬芹菜,秋冬茬和冬春茬,中间穿插种植西红柿。一亩芹菜一茬能收2.5万斤,今年市场行情不错,每斤1.5元左右,一亩地净利润达到了3.3万元,两茬收入就有40来万,我们家可是过了个美滋滋的丰收年啊!”孙善武告诉记者。
后堤村的尹元庆也是芹菜种植的老菜农了,现在共有20亩11个棚,其中10个温室大棚共10亩,1个大拱棚占地10亩。“我从开始建棚就选择了种芹菜,刚开始设施简陋,缺乏技术,收成不算理想。这几年,镇政府聘请了专业的技术指导员给我们提供技术服务,今年光冬春茬的芹菜就能收100余吨,加上行情好,又有政府帮忙联系渠道,光这一茬预计就能收入50余万元,两茬收入100万不是问题,守着家人孩子,在地里忙活就能赚到钱,我很知足。”尹元庆说。
孙集镇农民们以“芹”致富,奔上了小康,灿烂的笑容时时浮现在他们脸上。未来,更加美好的日子在等待着他们,他们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翻开一页页致富奔小康的美丽华章。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 通讯员 马文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