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山东新闻 > 正文

五湖四海水饺,吃出“家的味道”

2021-2-19 8:53:56 来源:山东商报

        一起吃年夜饭的不一定是家人,却可以有着胜似家人的情谊。2月11日,是辛丑年农历除夕。热气蒸腾中,旅馆老板辛红亮和几位留济异乡人一起吃着刚出锅的水饺。包饺子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盘中的饺子也因各地风俗不同而形状各异,让人看着忍俊不禁……

 

        1月21日,本报曾以《不打烊旅馆 温暖整座城》为题,报道了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一家青年旅社,免费提供床位供留济异乡人住宿过年一事。报道引发市民关注,不少异乡人联系旅社老板辛红亮,咨询居住事宜;还有本地的热心人给老板塞钱送物,为留济异乡人带去真诚的新年祝福。◎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图/记者 王晓峰

 

济南青年旅社春节免费为留济异乡人提供住宿,大家一起拉家常包饺子,共同守岁

 

        “五湖四海”的水饺

 

 

        2月11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青年旅社,辛红亮正在屋内忙活着擀饺子皮儿,住在旅社的张明和陈伟调饺子馅儿,其他人在旁边打下手。旅社里张灯结彩,年味十足——墙上挂着各色气球,玻璃上贴着大红窗花,门口的福字和春联烘托着节日的气氛。为了让留济异乡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小年儿一过,辛红亮就开始着手布置旅社,和大家一起装扮房间准备过年。

 

        除夕当天,留在这里守岁的一共有六位异乡人。辛红亮告诉记者,之前旅社一共入住了十五人,通过电话预订免费床位的有30多人。后来随着年根临近,大部分人取消了预约,店里的旅客也陆续返乡。现在留下的几位客人分别来自泰安、滨州、河北廊坊和黑龙江绥化。

 

        晌午刚过,辛红亮就拎着各种食材,来店里和大家一起包饺子。“毕竟大年三十的传统是和家人一起守岁。我知道老板忙着照顾我们,自己家的水饺都还没来得及包。大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包饺子,一下子就有了家的感觉,让我心里踏实。”住客张明说。包饺子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盘中的饺子也因各地风俗不同而形状各异,让人看着忍俊不禁。

 

        与老板辛红亮同岁的张明,是入住旅社的首位异乡人。在河北廊坊上班的他最初因为疫情留济,后来决定响应防控号召,干脆“就地过年”。在此居住了一段时间的他,已经渐渐习惯了青年旅社的生活,他觉得辛红亮古道热肠,是位厚道人,与同屋的几名室友也挺聊得来。

 

        身为房产销售的张明,因为项目还没结束,工资暂时也没结算,所以留在济南的他身上也没多少钱。入住旅社后的这段时间,张明也没闲着,他在济南报了名一边学车,一边出去找短期工作:在工厂打工、去店里打杂、去当外卖小哥……每天早出晚归。闲暇时,他还帮着辛红亮招呼一下客人,打扫店里的卫生,在旅社的这段时光过得充实而愉快。

 

       “我们公司初七上班,我住到初七就回河北了。这段时间希望把驾照考出来,再帮旅社老板做点事情。”尽管手头的钱不多,但张明平时仍会买饮料和水果,分给辛红亮和室友们,“互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过个节,也挺有缘分的。感谢仗义的老板,感恩大爱的济南人!”

 

贴窗花挂气球,小旅社里营造出年的味道

 

        让心有了“落脚地”

 

 

       “孩子,三十儿能吃上热乎饭吗?”“妈,你别担心,我和室友在一起吃饺子!”下午5点多,在济南打工一个多月的80后黑龙江绥化小伙陈伟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

 

        这是陈伟34年来第一次没有陪伴在父母身边,留在异乡过年。每逢佳节倍思亲,住在旅社的这段时间,他每天都会和家人视频通话。“母亲担心我一个人在外地孤单想家,也怕我在外没地方住没有饭吃。”陈伟说,他把旅社免费住宿的情况仔细告诉了母亲,家人才终于放下心来。

 

        陈伟原本是安装工地用的建筑检测设备的工人,一个月拿着四五千元的工资。“一个月前,朋友介绍我来济南做一个安装项目,我觉得能多挣钱就过来了。”

 

        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他也选择留济过年,“一是因为疫情原因,我们大家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另外一个原因是,一路奔波回去,也担心路上有风险,怕给家人带来麻烦。”陈伟决定就地过年,不回去了。

 

        陈伟尤记得第一次从朋友那里听说,这家旅社免费为留济异乡人提供住宿时,自己不可思议的神情。“一般节假日是旅馆入住的高峰期,店家普遍都会涨价,而春节还营业的旅馆更是少之又少。”陈伟觉得奇怪,怎么会有人有钱都不赚呢?

 

        直到他通过报纸上的报道,再次看到这家旅社欢迎异乡人前来入住的消息,才怀着试探的心情拨打了订房电话,“老板非常热情,询问了一下我到达济南的时间,有没有核酸检测证明,很痛快她表示春节期间的住宿费用全免,让我带着行李放心过来。”住进旅社的第一个晚上,当他放下行李,躺在床上,那一刻心里突然感觉特别放松,“就是那种‘漂泊’的感觉突然落了地,心里也踏实了,也有了安全感。”

 

 

        “不打烊旅社”永不散场

 

 

        在2046青年旅社入住的年轻人,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大家本是相互陌生的异地打工人,因为留济过年与这家旅社产生交集,相互了解后结为朋友,又成为相伴过年的“家人”。

 

         辛红亮告诉记者,自从旅社免费提供住宿的事情被大家知道后,就不断收到来自身边的朋友和本地热心人的帮助:有的网友下单付款后却不来住,想用这种方式为前来住宿的异乡人承担费用;有的热心人赶来送水果、牛奶和钱,希望以此来减轻旅社的压力;还有人干脆留下一把车钥匙,告诉他:“车就停在旅社楼下,随便用!过年带大家到处转转玩玩。”

 

         对于大家发自内心的帮助,他表示了感谢,但对于经济上的支持,他一一进行了返还,“现有的资源已经足够,不提倡大家再帮忙了。”辛红亮说,“大家的举动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行动,每个人都在伸出援助之手,一起共渡难关。”

 

        其中,一个来送牛奶的年轻姑娘令他印象深刻,“当时是腊八节前一天,我正在给客人登记信息,突然进来一个年轻姑娘,拿了一个信封放在桌上转身就走了。我以为是钱呢,就追了过去,她告诉我那是一封信,还说地上有一些牛奶。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她就跑了。”让他感动的是,这8箱牛奶是姑娘自己骑着电瓶车摇摇晃晃带来,又至少上上下下爬了4趟楼梯才送到旅社门口。除了这封信,她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这也是众多捐赠中,辛红亮唯一一份没来得及退还的礼物。

 

         这封信至今仍被保存在旅馆中,记者看到,信上写着:“我叫潇潇,是一名25岁的济南女青年……您为因疫情滞留在济南的兄弟姐妹提供了免费的住宿,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帮助,我看完第一个想法就是我能做点什么?看到咱们这里的地址,距离我很近。我要向您学习,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提供点牛奶,给那些滞留在济南的兄弟姐妹送去一点温暖。因为能力有限,我骑电瓶车只能拉来几箱,还望大家不要嫌弃……”

 

        辛红亮说,他没想到,自己做的这件小事,会有这么多热心人参与进来,形成了一股更大、更温暖的力量,“明年‘不打烊旅社’仍然开张,但我希望下一次旅社内空空如也,每位异乡人都能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