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周刊 > 领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范稳:作家应该书写在脱贫攻坚现场

2021-12-4 8:57:18 来源:山东商报

        对于从事了近40年文学创作的作家范稳来说,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与种一块田无异,“需要去选种育苗,精耕细作,接上地气,吸取养分,在田里走一走,在大地上去发现”。上月,范稳精心耕耘3年的现实主义长篇新作《太阳转身》出版发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发布会线上线下同步举行,范稳携新作与众位文学批评家、学者共话书写背后的意义。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作家华丽转身的一次最新呈现
  

        从“藏地三部曲”开始,走入生活的现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一直是范稳文学创作的鲜明特点。而新作《太阳转身》可以看作是作家华丽转身的一次最新呈现。

 

        小说以一桩儿童失踪案为发端,讲述了一位退休警察在责任感和正义心的驱使下,坚持追踪案件直至水落石出的曲折故事。主人公卓世民在战争时期是功勋赫赫、壮怀激烈的英雄,和平年月里又成为家喻户晓的刑侦战线上的豪杰。书中,农村留守儿童侬阳阳的离奇失踪打破了卓世民原本宁静的生活,他与志同道合的战友兰高荣告别了舒适安逸的城市,一路追随线索到了他们曾经共同战斗过的杨家寨和南山村。在这里,他们重温了随时间而逝去的万丈豪情,他们要开辟新的“战场”,进行新的“战斗”,携手南山村的贫苦民众开创新的生活诗篇。

 

        “范稳在小说中颇有深意地提及壮族的创世神话,通过汤谷寨的《祭祀太阳古歌》的歌谣讲述了创世神布洛陀以拙朴原始的力量开天辟地的壮举。壮族人的祖先最终找回了自己的太阳女儿,太阳的转身南去,不是真正的离开,而是回归。我们正在经历和进行的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事业,必将如那转身归来的太阳一般,带来爱和希望。”责任编辑赵萍推荐。在小说结尾,侬阳阳成功获救、林褚承得以医治、侬建光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南山村的脱贫攻坚事业如火如荼地进行。范稳在“太阳转身的地方”以一个华丽的转身,以一名老警察的忠诚和生命,呵护了社会的温暖和人的尊严。

 

        作家是见证者,也是记录者
  

        范稳此前的长篇小说主要是历史题材,《太阳转身》却是书写现实题材。他曾说:“能够置身于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是一种荣幸。作家是见证者,也是记录者。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如何去呈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作中,范稳并没有单纯而俗套地正面书写脱贫攻坚的艰难进程,而是选择独辟蹊径地写出了脱贫攻坚的荡气回肠的“前史”。对此,发布会上,评论家、出版人潘凯雄表示,范稳虽然关注的是脱贫攻坚这个重大主题,但他成功地将之前书写历史题材时的优势转化了过来。范稳把社会问题放到了文学场域之中,用虚构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对当代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作家、《当代》杂志副主编石一枫同样认为,写正剧时,难的是写出文学性。范稳的《太阳转身》为这个时代的作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如何在直面现实的同时,又与现实保持恰当的距离、发挥虚构的长处,给文学创作留下闪转腾挪的空间。”

 

         之所以可以游刃有余地由历史题材向现实题材“转身”,赵萍介绍,是因为作家长久以来坚持的创作方法,深入生活,扎根田野,将虚构的作品“种植”在扎实的采访与调查之上。在她看来,范稳是那种要到生活的现场中去的创作者。无论书写历史还是记录现实,他都是一位“在场的”作家。范稳需要做大量的田野调查才能动笔,走村串寨、风餐露宿,多年来已经是他的一种常态。在创作《太阳转身》之前,范稳跑遍了云南边境十九个村寨,最终将文山选定为创作的焦点。

 

        云南是祖国的西南边陲,而文山是边疆中的边地,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地方。为了创作数次造访这里的范稳感慨道,“作家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只有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边防才能巩固扎牢;只有置身现场,才能更加真切地理解脱贫攻坚是一项多么功德无量的伟大事业。”

 

         撬动贫困这座大山可能只需要一个支点
  

        评论家、《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直言,“这一次,范稳留下了范本!《太阳转身》可以读出英雄气、儿女情,读出江湖义、山河恸,更读得出家国事、民族心。”他认为,范稳勇闯创作的无人区,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他没有“旅游心态”,结结实实地以文学的方式给我们的民族文化与历史留下记录。不仅如此,施战军还表示,范稳新作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作家在面对现实、面对社会问题时的立场、态度与思考。对于脱贫攻坚的主题创作而言,是一部“破题型小说”。范稳用虚构的手法、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有血有肉的人物,提出并回答了这么几个问题:贫穷为什么会产生?贫穷对人性会有什么影响?脱贫攻坚为什么伟大?脱贫攻坚对个人、对人类为什么有意义?

 

        对此,范稳表示,像脱贫攻坚这样划时代的伟大战役,作家首先应该在场,“他应该既是一个参与者、发现者,同时也是一个记录者。也许对于小说创作而言,‘热炒热卖’式的写作、‘直奔主题’的写作,会显得缺少理性审视和深度思考。贫困的故事千百万,致富的道路也许就那么几条。我看到了一条路对一个闭塞村庄的重要,也看到了观念的转变对一群人的改变。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撬动贫困这座大山,可能只需要一个支点。”

 

        时代需要英雄,呼唤英雄,礼赞英雄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曾说:“范稳是一位有抱负的小说家。他有一种固执的坚持,去驾驭宏大、深重的题材。悠远的历史,残酷的现实,还有打通历史和现实的人的生存与命运。……在今天,这样的创作抱负尤显宝贵。在弥漫着人间烟火气的土地上,看到英雄前行的身影,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学。”

 

        之所以执着于对英雄的书写,在新作后记中,范稳这样写道:“我让卓世民这样一个有着参战经历的老兵,借助侦破一桩拐卖案,走进边远的乡村,走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就像带着我的视觉来关注这场向贫困宣战的伟大战争。也一如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一样,他也要在续写人生传奇中,再次完成自己的壮丽转身。我相信有的人,就是为演绎传奇而活着。这让我们这样的写作者不至于太寂寞。”

 

        此外,范稳承认自己有很强的英雄情结,他说:“不论在哪种社会体制下,英雄都是需要赞美的。当代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有写得非常好的,也有比较概念化的。概念化、程式化的英雄形象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其实英雄就是那种在危难时刻敢于上前一步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有担当的人,在真理、正义面前有坚守的人,英雄也会是那些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能恪守良知和道德水准的人。……在和平的年代,我们依然需要英雄,呼唤英雄,礼赞英雄。”

 

         |  作家简介|

 

         范稳,1962年11月生于四川,1985年毕业于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中文系,同年到云南工作,现居昆明,供职于云南省作家协会,国家一级作家。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现已发表各类题材、体裁的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代表作为反映西藏百年历史的“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以及反映抗战历史的长篇小说《吾血吾土》和《重庆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