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院周边“停车难、秩序乱、交通堵”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民生问题。为缓解医院周边交通拥堵,满足群众看病就医的交通出行需求,济南交警结合医院周边交通特点,拟通过设置单向交通、潮汐车道等措施,对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千佛山医院和齐鲁医院进行交通组织综合优化提升,进一步改善医圈周边道路通行环境。
目前,交警部门正在对优化方案进行完善细化,组织开展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电警监控等相关设施的优化调整,各项措施完成后将试运行一周,根据试运行情况再做进一步优化调整,正式交通运行时间将提前公示。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刘佳宁
交警部门正在对优化方案进行完善细化,各项措施完成后将试运行一周。
为啥改造?分流就诊流量,便于轨交施工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此次改造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目前的通行条件已经跟不上居高不下的就诊量和日益增长的车流量;二是随着轨道交通规划施工,目前的道路资源会进一步压缩,加剧拥堵。
为缓解医院周边交通压力,交警部门拟对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千佛山医院和齐鲁医院进行交通组织综合优化提升。同时,也是为下一步经十山师东路口轨道交通站体施工提供交通条件,减轻轨道交通站体施工期间对经十路交通大动脉的影响。
济南交警支队科研所副所长田云强介绍,通过对两处医圈周边道路及交叉口进行交通调查系统分析论证,发现交通拥堵存在以下共性问题:一是周边道路路网密度低、可达性差;二是医院出入口均位于城市次干道,就医流量与通勤流量叠加;三是医院及周边停车资源不足,医院就诊量逐年提升。
此外,济南历下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李志超介绍,距离齐鲁医院不远处就是山东省中医院,两家大型医院比邻更使得周边交通拥堵形势加剧,“早九点后,正是就医高峰期,山师东路交通拥堵成为常态。在省中医排队就医的车辆,还会选择周边路网绕行至经十路排队,导致经十路交通压力增加,进而影响到下一步轨道4号线站体施工导改。”他表示,同样,针对千佛山医院周边的交通改造,也是为了提前分流就诊流量,减少经十山师东路口交通总量,释放路口时间资源。
难点在哪?周边道路饱和,医院停车位少
通过前期调研,交警部门发现,山师东路存在通勤高峰和就医高峰时段流量不均衡,就医高峰北口南向北交通流量饱和,医院向心力作用明显、停车泊位供需矛盾突出三大特点。
以山东省中医院周边为例,通勤高峰时段7:00-9:00山师东路北口北向南交通压力较大,北向南交通流量为648辆/h,南向北交通流量为378辆/h;就医高峰时段9:00-16:00,山师东路北口南向北交通压力较大,南向北交通流量为567辆/h,北向南交通流量为376辆/h,市民就诊以私家车出行为主,非机动车交通量仅为80辆/h,就医高峰南向北交通拥堵严重,在经十山师东路口形成瓶颈节点。
“千佛山医院周边主要存在停车资源与停车需求矛盾较大、医院东门车辆交织严重的问题。受医院内部停车泊位制约,等待进入医院车辆占用山师东路两侧快车道停放,经十山师东路口南出口仅剩1条出口,严重影响北向南车辆通行效率。同时,千佛山医院通勤和就医高峰时段有重合,在8:30-10:30期间山师东路南口北向南交通压力较大,北向南交通流量为416辆/h;医院东门距离交叉口较近,东门进出左转交通流与南北过境交通流交织严重,排队等待车辆占用出口道,双重因素叠加,严重影响经十山师东路口通行效率。”李志超介绍。
“齐鲁医院片区的通行压力主要集中在趵突泉南路,导致该路段交通流量方向性不均衡。”他表示,趵突泉南路南北双向交通量差距较大,总体表现为由北向南方向交通压力远大于由南向北方向,自北向南与自南向北小时交通量早高峰分别为1021辆/h、499辆/h,晚高峰分别为1223辆/h、636辆/h,流量比接近2:1。
怎么改造?路权重新分配,增“生命通道”
针对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千佛山医院周边的道路通行改造,主要有六项措施:
一是将山师东路(经十路-省中医西北门)路权重新分配,由双向3条机动车道调整为4条机动车道;设置限时潮汐车道,为解决通勤和就医高峰交通流方向不均匀的现象,从省中医院西北门内开始至经十路,利用山师东路中间车道设置潮汐车道(约255米),就医高峰时段(9:00-16:00)供由南向北车辆通行,其余时段供由北向南车辆通行,在经十山师东路口作为专用左转车道;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将路东侧2米非机动车道宽度增加至2.6米,设置为“非机动车道+生命通道一体”模式,铺设醒目“彩色涂料”,非通勤高峰时段非机动车流量较小,“生命通道”允许就医车辆排队,西侧相邻车道为过境车辆通道,盘活区域交通流。二是实施机动车右转借道通行模式;三是施划非机动车待行区;四是省中医西门、千佛山医院东门实施禁左管理;五是合理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六是完善相关交通标志及抓拍等设施设备。
针对齐鲁医院周边的道路通行改造,主要有四项措施。一是趵突泉南路实施限时单向交通。趵突泉南路(文化西路至南券门巷)实施限时(7:00-20:00)单向交通,公交车辆双向通行,横断面设置为“3+公交”模式;二是优化泺源大街-趵突泉南路西进口通行模式。调整西进口辅路车道布局,在路段提前进行右转与非机动车道互置,减少西进口路缘石转角位置右转与非机动车交织问题,提高通行效率;三是整合并迁移公交站牌,移除路段交通瓶颈。将趵突泉南路东侧“广智院街”公交站台向南迁移90米至中国银行门口,同时将“省中医”公交站点的K80路、K85路、B103路、K123路、B190路调整至趵突泉南路新规划站点位置,保持现有B18路、B36路、K75路停靠位置不变;四是完善相关交通标志及抓拍等设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