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著名哲学家李泽厚的学生赵士林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恩师李泽厚已于美国科罗拉多时间晨七时逝世,享年91周岁。”作为一位在哲学、美学和思想学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大家,李泽厚的著作深刻影响几代人。在多年的研究与创作过程中,李泽厚的多部著作出版与山东缘分颇深。得知李泽厚去世消息后,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第一时间联系采访,回忆其创作历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李泽厚先生生前照
一位深耕美学等多领域的大家
李泽厚生于1930年,湖南宁乡人,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并担任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著有代表作《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等。
1950年,李泽厚考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被分配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1956年的美学论战中,李泽厚因提出“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观点崭露头角。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中,李泽厚被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在知识界极具影响力。
1981年,李泽厚创作的《美的历程》出版,该书宏观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成为许多学子的美学启蒙读物。哲学家冯友兰曾评价这本书:“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著作出版与山东渊源颇深
在对哲学、美学等领域的研究与创作过程中,李泽厚也与山东缘分颇深。在影响了几代人的《美的历程》一书中,李泽厚在提及“童年气派”时曾这样描述山东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兽面(人面)青铜大钺。
2019年,山东文艺出版社筹备“中国现代美学大家文库”丛书出版工作。彼时,山东文艺出版社曾与李泽厚先生联系约稿,并于同年7月出版《从美感两重性到情本体——李泽厚美学文录》一书。作为告别美学30年后李泽厚再论美学的代表作,该书呈现了李泽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提出的美感两重性、美育代宗教、美是自由的形式、理性的神秘等重要美学观点,勾勒了李氏美学的基本理论脉络,凸显了李氏美学的轮廓与特质。
据责任编辑田雪莹回忆,丛书自约稿到出版历时近一年,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同时让该书在体例、式样和风格上尽量体现出新意,李泽厚亲自编选了目录。其间从体例设计、文章摘录到篇目选定等环节也都指导参与。“为了本书出版能有更好的呈现,在身体虚弱并患有眼疾不能长时间阅读的状态下,李泽厚还专门撰写了《作为补充的杂谈》和《关于神经美学》两篇新作收录其中,首次刊发,并将选好的旧作修改了五六遍。编校过程中他也一遍遍反复修改,手写稿件上修改得密密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