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速豹新闻网  鲁商集团 速豹新闻网
读我网 > 周刊 > 领读 > 正文      速豹新闻网

一位博士生父亲写给本科生儿子的48封信

2021-11-13 10:45:21 来源:山东商报

       宋赵抃(biàn)在《闻岭外寇梗》一诗中写到:“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千回路不知。”自古至今,中国人对于书信的重视不言而喻,一封书信堪比万金,它记录的不仅是日常,还有数不尽的牵挂和情思。书信往来,有同事之间、有朋友之间,亦有父母子女之间。近段时间,有这样一本书进入大众视野。它由一位博士生父亲写给本科生儿子的48封信组成,信中,有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亦有父子之间从外国文学与语言扩展到的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父子以文会友,共同探讨读书与做人。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读书不只是孩子们的事情

 

       每一位新入学的大学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抉择,生活与学业的冲突,娱乐和自律的对立,使他们期盼着引路人。每位家长都渴望子女成人与成才,每个家长也都期待自己能成为子女成人与成才之路上必不可少的引路人。


       沈喜阳,安徽池州人,在人生“知天命之年”,毅然决然的选择重新走入校园,攻读文学博士学位,目前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获2018-2019年度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访问学者。


       读博前,沈喜阳是出版社编辑,责编的图书曾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四届和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等。并在《世界文学》《当代文坛》《文化研究》《文艺报》等报刊发表文章若干,在上海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图书多种。


       于50岁“高龄”时重回校园学习,可能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种具有某种冒险性的选择。但沈喜阳认为,对他而言,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既不是冒险,也谈不上勇敢。因为,在他看来,读博,其实就是“专职读书”,“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一方面很重视读书,一方面又根本不在乎读书。绝大多数家长都重视子女读书,但绝大多数家长都不重视自己读书。这其实是很可悲的事情。这其中暗含了一个前提,即把读书当作敲门砖,当作一座过河以后可以拆除的桥。我认为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把读书当作取得职业的敲门砖,敲开职业之门后就舍弃的砖。”


       有意思的是,父亲重回校园读博,儿子也顺利考入大学。父子二人尽管不在同一所大学,但都生活在“校园”这个渊广天地中。于是,父子二人两位“学友”就这样开始了以信会友的日子。因缘际会,这些书信中的48封被沈喜阳精心挑选出来,最终组成《一位博士生父亲写给本科生儿子的48封信》一书。


       “这本书是我当家长的副产品。我跟儿子互通电邮,根本没有想过要出版,但有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沈喜阳说,2019年巴黎圣母院失火期间,自己与儿子交流许多人对此事的不同看法,儿子告诉他,自己把他们的相关电邮发给几位同学看,这些交流似乎对他的同龄人也有启发性,“我这才想到,我们讨论的很多话题,虽然是非常私密的,但也是相当具有公共性质的。谁的青春不迷惘呢?谁的成长不苦闷呢?儿子所遇到的成长中的迷惘和苦闷,其实是一代人的迷惘和苦闷。而子女的迷惘和苦闷,也就是家长的焦虑和烦恼。或许这些书信电邮能给他人以某种参考吧。它可能有助于大学生如何度过四年的美好时光,也有助于大学生家长如何与已经成人的子女更好地交流;所以我决定把自家的私人通信拿出来‘示众’。”

 

       教导孩子三个“学会”

 

       学者胡晓明在《一位博士生父亲写给本科生儿子的48封信》序中写到,家庭是中国文化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沈喜阳把现代人如何做父亲的大难题,变成了一种朋友之间的谈心与散步的状态:与儿子一起共读一本书,不仅在共读过程中讨论,而且把生活也当作文本,在生活当中去看文学,看文学当中的人物,又在文学中去看生活的诸面相。


       谈起读书育儿,沈喜阳亦表示,提倡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自学”,最大成果则是帮助学生形成“成长性思维”,从而避免形成“固定性思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受教育者的自我。当今中小学教育大多是嚼饭喂人,学生们在学校里被满堂灌,离开学校又进入各种培训班被填鸭。这样的学习没有任何主动性。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毫无兴趣,他们像一个容器被需要考试的知识点所装满,就为了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分数,从而进入一个好大学,最后找到一份好工作。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任何自学能力,进入大学后,这种没有自学能力的弊病就完全暴露出来,这正是我们全社会缺乏创造性的根本原因。所以我提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自学能力,则包括自我发现问题和自己寻找答案的能力。”


       随后,沈喜阳进一步表示,当前,社会上和一些学校里弥漫着一种人人好像都能考取清华北大的教育氛围,“我认为这是极其不现实的,这是在自欺以至欺人。家长的盲目,学校也推波助澜,好像每个学生都是万里挑一者。所以我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受教育者的自我。如果说,学生的确有万里挑一的天赋,我们的学校和家长当然要帮助他实现考取北大清华的梦想。但如果他只有千里挑一、百里挑一或者十里挑一的天赋,学校和家长也要硬逼着他或者美其名曰帮他做考北大清华的梦,那不是害他吗?我们常说,每个人只能做成他能做的事,并不是每一件他想做的事都能做成。虽然我们需要不断尝试,而且只有通过尝试才能知道自己的自我是什么,但是我们不要做让桃花红开出梨花白的尝试。桃红梨白,桃花的自我是红,梨花的自我是白,各有千秋岂不更好。”


       此外,沈喜阳还认为,成长性思维就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苟日新,又日新”,即“日日新思维”。一个人是在学习中不断形成自我的,所以一个人切不可固步自封,“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事物、新观点,不断扩大自己的心胸和眼界,成就更高的自我。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我对儿子的要求也就是这三点:学会自学,学会做自己,学会自强不息。”

 

       要和孩子做亲密无间的朋友

 

       作家黄琼会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珍贵的关怀,叫“两地书,父子情”;有一种温暖的挂念,叫“见字如晤,纸短情长”,“沈喜阳父子的书信,是一位博士生父亲与本科生儿子之间的亲情对话,也是一位新时代父亲舐犊情深的生命感怀、孜孜不倦的亲子实践与知行合一的美好范本。当你读此书时,你会惊喜发现,在一个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位学识渊博的父亲,以一封封家书和他进行情感互动,实现共同成长,和他谈论文学、艺术、理想、生活美学、人生感悟……这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位博士生父亲写给本科生儿子的48封信》正是通过“写给本科生儿子的48封信”,以此作为大学新生的引路之作,不仅对大学生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学生家长也有借鉴作用;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读书做人,又对青少年读者有教育和励志的作用。


       其实,对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沈喜阳更希望用同一维度对视来形容,“我想,交流,绝不是单向流动,一定是双向流动。家长必须改变身份意识,千万不要做孩子命令式的领导和教训式的家长,要成为他们最亲密无间的朋友。做孩子的朋友,还必须做到与孩子一同成长;如果不一同成长,就做不了孩子的长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