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消息 2021年6月,700多吨国产高品质三文鱼,从捕捞到被端上老百姓的餐桌,用了不到30个小时。
这是“深蓝一号”网箱首次实施规模化收鱼,单鱼平均重量超过4kg,成活率达到80%,共收三文鱼15.6万尾,品质达到欧盟出口标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规模化养殖高价值鱼类取得成功,让国民吃上国产高品质三文鱼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深蓝一号”俯拍全景图
10月16日,“挺进深蓝”采访活动走进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探秘西海岸蓝色粮仓。
据了解,“深蓝1号”是中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2018年,由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出资,中国海洋大学与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设计,武船重工建造,是全世界最大的全潜式智能网箱,它装备于黄海冷水团中,相当于40个标准游泳池大小、质量超过1500吨,总投资1.15亿元。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深蓝一号”所在的黄海冷水团,是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由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建设,是农业农村部批复的全国首个国家级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目前,该项目已纳入国家“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试验区分为甲、乙两个区域,总面积553.6平方公里,底层海水温度常年保持在12℃以下,适宜鲑鳟鱼等三文鱼的生长。项目按照“专业化聚集、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思路,以陆上、近海、远海接力养殖为基础,建设全球首创的“陆基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陆海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新模式。
今年六月捕捞上岸的新鲜高品质国产三文鱼
“2017年养殖网被鲨鱼咬破损失惨重,2018年修复磨损设备,2020年又遇疫情,直到今年6月我们才将第一批三文鱼捕捞出来。”万泽丰常务副总经理李泽明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历经6年,从PE实验网箱到全球最大的全潜式深海养殖装备“深蓝1号”,创新团队攻克了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在育苗、深远海养殖、装备、职能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推动了黄海冷水团鲑鳟鱼类绿色养殖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填补了国内外多项海洋科技空白。
预计到2025年,深远海养殖试验区第一阶段建设完工,届时,将建成“1(中央综合管理平台)+12(分布式大型深水网箱)”的深远海产业园装备集群。李泽明表示,“到时候我们的养殖水体可以达到170万立方米,年产中高端鲑鳟成品鱼达到800万尾,产量4万吨,直接收入可达40亿元,综合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满足我国对三文鱼等高端海产品的需求,实现内循环并出口,快速形成产业集群,建成千亿产值的产业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冯云云 见习记者 杜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