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三牛”精神是新时代奋进者的人生姿态,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精神力量。今年以来,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路桥集团”)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践行‘三牛’精神,争做国企先锋”主题活动,以深化认识、总结典型、宣传典型、学做典型为主线,弘扬“三牛”精神、宣讲“三牛”事迹、争做“三牛”先锋,在平凡岗位上涌现出一批“三牛”精神的实践者。接下来就一起走近他们,展现他们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拼搏实干、艰苦奋斗的形象风采。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通讯员 吕艳秋
王光文:汗水铸造精品工程
今年40岁的黄河路桥集团工程管理部经理王光文,有着近二十年的市政工程管理经验,他如兢兢业业孺子牛一般,坚守市政工程施工一线,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真抓实干”的作风,用“建市民满意路、架百姓放心桥”的奉献精神,建设了一个个人民满意工程,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担当。
在王光文近20年的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中,在高压的境况下,王光文一次次战胜了自己,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嘉奖。2016年,王光文担任工程管理部经理期间,他以打通道路瓶颈、疏通城市交通路网为己任,攻克一个个重难点项目。历山路电力沟改造项目全线3.8公里,该项目施工管理要求现场不封路,夜间施工,白天恢复道路通行。王光文接到施工任务后,立即组织参建分公司优化施工方案,最终仅用22天就完成了电力沟的主体施工和道路恢复工作,创造了道路电力沟改造项目施工的又一济南速度。
二环东、旅游路路口整体下落施工中,项目历时150小时正式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了14天;南门桥项目仅历时72小时,就完成了箱涵施工和路面摊铺,比原计划提前54小时完成;英雄山路、兴济河、七里山路、历山路、南圩子壕、解放东路……王光文在济南大大小小的道路上都留下了自己的汗水,修建时尽量不影响居民生活,通车后方便出行,这些“济南速度”的背后都有王光文的全程参与。
除此之外,作为集团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王光文深入一线加强项目现场管理,为子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协助他们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在王光文的带领下,2020年组织完成华山片区、山凹南路等20余项工程的竣工验收,验收一次性合格率100%。
工作以来,王光文俯首甘为“孺子牛”,心中装满忠诚与信念,始终保持奋斗的激情,持之以恒、矢志奉献,求实务实、善作善成,带领集团公司项目部人员打造了多项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推动着集团公司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不断提升。
王永亮:变局中善开新局创新中做好可持续发展
凭着一股敢“闯”的精神、敢“创”的劲头和敢“干”的作风,十三年间,王永亮从一名初出校门的建筑施工技术员,成长为济南海河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的党支部书记、总经理。三年前,当他接下海河公司的接力棒时,面临着行业差异、市场转型,甚至突如其来的疫情所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等难题。如何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变局中开拓新局面,无一不在考验着王永亮的管理智慧。
新的工作方向无异于再开拓一块新领域。2019年3月,王永亮离开已从事13年之久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后,从施工分公司副经理调任海河公司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努力适应转变,不断加强学习,广泛开展调研,才能让思路更新”。仅半年多的时间,王永亮在集团公司领导及海河公司全体员工的支持帮助下,迅速完成角色转换,较好的延续了公司发展势头。即使在疫情蔓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变局中,王永亮仍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打开新局面,超额完成各项指标,海河公司也在济南市监理信用评级近三百家企业中连续两年、接连四次满分,排名并列第一。
近几年,工程建设行业处于重大转型期,尤其是海河公司涉及的工程咨询行业调整尤为明显。在王永亮的带领下,目前海河公司已在同类企业业绩积累涉及领域最广,实现全过程咨询业绩多个领域0到1的跨越。今年,海河公司还成立了呼伦贝尔分公司,走出了外地分公司经营第一步。
作为企业管理者,王永亮一直走在公司科技创新的前列。任职海河公司伊始,王永亮就已努力寻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路。他与众多高校进行校企联合,为大量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解决阶段性用工问题的同时,在BIM平台搭建、共同投标参与项目建设、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等方面积极牵头助力。
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经历较为全面的王永亮始终没有停止自己探索的脚步,谋划长远,不墨守成规,带领着海河公司不断前行,继续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稳扎稳打,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薄涛:研发创新永不止步
敢蹚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风景;敢拓前人没垦过的荒,才能开辟新的天地。对于黄河路桥集团材料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薄涛来说,不断研发创新、攻坚克难,在岗位创新、创优中,发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最新技术全部用于生产实践和企业发展中,是他不懈努力和追求的方向。自2002年9月薄涛进入集团公司工作,近20年来坚持工作在施工、生产一线,先后从事道路桥梁施工、混凝土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创新工作。他带领研发科技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为提升检查井的施工质量,薄涛经过反复研究及实践,形成了《钢筋混凝土预制组合拼装模块加固检查井施工工法》《整体预制雨水斗施工工法》等工法,并积极推行装配式检查井及雨水口在施工中的应用,提升了道路施工的品质。在桥梁施工中,他研究的《长线法预制先张变宽异形空心板的预制技术》等,成功应用到工程实践,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为预制装配式空心板在变宽桥梁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混凝土绿色生产中,他主持完成的《再生骨料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技术》课题顺利通过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9年5月,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牵头组织签订了济南市产业联盟协议共同推进装配化产业智造,将济南黄河路桥集团材料公司黄岗生产基地作为济南市装配化产业智造试验基地,薄涛带领团队开始研究装配式箱涵、装配式混凝土路面板、装配式混凝土排水槽等构件及智慧化建造。也正因为前期的充分准备,在去年4月环城公园慢行步道贯通南门桥东桥应急抢修及改造工程中,高质量如期完成了装配式人行箱涵生产预制、拼装施工任务。薄涛介绍,南门桥人行箱涵20余节,通过采用装配式箱涵施工技术助推工期由30天成功压缩至3天。
薄涛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了非凡的答卷,作为分公司研发体系和技术管理负责人、科技创新工作负责人,他脚踏实地,传授技术、锤炼团队,注重科研力量的培养,不断坚持学习发扬“拓荒牛”优秀品格,心系企业、密切配合,乐于奉献,努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高效团队,以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不断为行业进步和企业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伊善丽:以拼搏展现巾帼力量
她在脚踏实地中实现青春价值,践行“三牛”精神贡献巾帼力量。黄河路桥集团第一分公司第一项目部项目经理伊善丽自2004年工作以来,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漆黑的夜晚,始终奋斗在施工一线。经十路、长清大学城、北园高架路、英雄山路、西客站、小清河、工业北路、火车站……这些济南人熟悉的地方都曾留下过她的汗水。
今年是伊善丽奋战在市政施工一线的第十八个年头,施工一线的特点就是遇工程工期紧时会经常加班加点,吃住都要在工地,但无论寒冬酷暑,总能看见她奋斗的身影。她清楚只有扎根在工程一线,才能更好更快的预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要是她接手的工程,总能保质、保量、保期的圆满完成。2010年5月,正值西客站“大干100天”,由集团公司施工的齐鲁大道同时是自经十西路进入西客站的第一条主干道工程急需建设,为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刚刚产子的她舍小家为大家,孩子刚满月就毅然投身于工作之中,在项目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她与她的团队优质高效的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铺就了高铁进济“红地毯”。
伊善丽参与过的省、市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已有20余项,她告诉记者,印象最深的要数车站前街、车站街等人行道改造工程。2017年7月,济南对车站前街、车站街等人行道进行改造,该工程地处交通要道,面临周边商户多、客流量大、车辆密集,交通疏导等重重困难,伊善丽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她与团队成员连夜进场,彻夜筹划、精心组织、合理调配施工力量,并于次日凌晨前,完成1700米围挡封闭。项目部以全饱和施工全力保障工期进度,高标准严控施工质量,仅仅用了15天就完成了火车站“换装模式”,累计完成破除旧人行道8000平方米,新铺设花砖3500平方米、彩色沥青摊铺3000平方米、新建绿化带1000米,通过改造升级,高效高质提升了火车站周边的景观品质。
作为奋斗在施工一线的女建设者,伊善丽对市政建设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必要的使用功能上,更是在生态宜居性和美观度上力争做到最好。不仅如此,她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参与并主导的12项QC课题,多次荣获全国优秀质量小组一等奖,本人被评为“全国市政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济南市青年技术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
“勤奋好学,任劳任怨,不断创新,勇于担当”是伊善丽的工作信条,更是完美诠释了她从业以来的工作态度和个人担当,她始终以旺盛斗志和饱满热情奉献在市政建设中,贡献巾帼力量。
张志远:硬核担当铸就标杆项目
从业13年,黄河路桥集团第三分公司项目经理张志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如“老黄牛”一般扎根项目、坚守一线,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中,初心如磬、辛勤耕耘,并不断绽放光彩。
2008年,张志远初出校门,选择加入黄河路桥,正式开启了属于他的市政施工生涯。在从业的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他辗转数个工地,经历多种施工角色转变,济南大大小小的市政工程都留下了他筑路前行的身影,更延伸着他用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浇筑的期许未来。现在的他,是黄河路桥专业技能过关、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并成长为一名优秀出色的项目经理。
工作中,张志远始终充分发挥青年党员冲锋在前、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扎根在项目一线,投身基础施工建设。无论是在被评为“山东省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山东省市政工程安全文明工地”的刘长山路西延长线工程、还是二环东路南端地面道路改造工程,都见证着他优质、高效地完成城市建设任务。酷暑中历时146小时,顺利实现旅游路路口下落,展现“黄河路桥”速度的二环东路南端新增工程;寒冬历时132小时,顺利实现140m拆迁瓶颈段与已完成段连通,实现快、慢车道全面通车,荣获“济南市工人先锋号”的铁厂北路西段一标工程;仅用30天,济南齐烟揽华项目奥体西路市政道路工程打通最后一段瓶颈……这些标杆项目都凝聚着张志远的默默奉献和无悔付出。
而这些荣誉背后,则离不开家庭的支撑与鼓励。为了工作,他与妻子有着长达8年的两地分居,在“工程紧”和“家中事”之间,他总是挤出休息时间处理家中事务,晚上安排好工作后请假回家,第二天一早回来继续上班,只为工作和生活两兼顾。张志远说,亏欠爱人和孩子太多,但是无悔,只为把工作做好,无愧公司的培养和认可,只为让家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他,也将继续用“不忘初心、硬核担当”的毅力,奋力前行,只为证明自己“无愧于心”的承诺。
郑峰:脚踏实地做好良心工程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是对老牛精神最好的诠释,更是对郑峰最好的表达。现在作为黄河路桥集团子公司山东顺河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经理的郑峰,从业14年,他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过,用勤奋、扎实、担当创造出了一项项建设辉煌。
“建市民满意路,架百姓放心桥。”这是黄河路桥集团的服务理念,也是郑峰的个人工作目标。作为项目负责人,仅2020年,郑峰带领分管的各工程项目部完成施工产值约3.5亿元;圆满完成了北四路、山凹南路、二环西路综合管廊二期的施工任务,并顺利通过了业主的验收;按照业主要求阶段性完工了党杨路、克朗山南路、二环西路南延四期扩建工程;同时他还带领工程技术科积极完成了南北康片区三条路、白马山片区两条路、先行区萃清路的前期策划准备工作,项目部顺利进场施工……撸起袖子加油干,一项项成绩都是干出来的。
日常工作中,郑峰始终把“三牛精神”落实到岗位上,如“老黄牛”一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项目,不仅如此,他还带出了一个“牛团队”。在郑峰的带领下,一条条市政道路工程华丽蜕变,不仅较原定工期提前完成,还高标准打造成为济南市示范工程。他所负责的济南市二环南路道路建设工程(西段)第一标段、济广高速济南连接线南段地面道路(二环西路南延)二期工程施工第二标段、济广高速济南连接线段店立交至绕城南线路(凤凰山至南绕城段高架桥)施工第一标段等多项工程硕果累累,收获多个奖项。这背后,是郑峰及其分管项目部不舍昼夜的付出。
不仅如此,作为项目负责人,如何有效控制成本,也是郑峰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为此,他带领公司材料管理人员,不断研究、探索控制成本的方式,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回首过往,每一项工程的顺利完成,每一项成绩的取得,每一项荣誉的获得,无不彰显着郑峰“老黄牛”般初心不改,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