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A 重点报道 B 周刊集群 C 本地新闻 品牌活动 电子版
热门搜索关键字: 读我网 鲁商集团 鲁网
读我网 > 新闻 > 文娱新闻 > 正文

鲁奖作家邵丽谈隐秘的人性

2021-1-25 10:06:12 来源:山东商报

        家庭和个人的命运,挂在时代的航船上。所谓爱恨情仇,其实是夹在时代缝隙里的人的挣扎、苦闷和彷徨,以及坚韧不拔的行进。近日,当代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邵丽新长篇小说《金枝》出版,作品因关注现实、关注两代人的人性成长引人瞩目。日前,邵丽在新书活动中分享了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一部层层传递的家族故事

 

 

  长篇小说《金枝》讲述了一位父亲与他建立的两个家庭,以及他和他的子女们在几十年中,经历各自的人生成长和人性困境的故事。书中,父亲像一棵老树,历经岁月的沧桑洗礼,呈现出枝繁叶茂的盛景,但谁能知道,一棵树延伸出去的两条根脉,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成长?那些盘根错节的忧伤,又曾经为两位妻子和各自的儿女留下过多少难以追问的生命谜题?关于新书,邵丽坦言,新作创作实有些家族史的意味。

 

  《金枝》不但展现了过去,也把“我”现在的精神世界,通过家族文化基因的层层传递展示出来。书中的祖父和父亲,基本都接受过现代教育,但在临终时依然想要魂归故里。在邵丽看来,中国人本身就有叶落归根的传统,“不管他走得多远,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故乡。老一辈人对故乡那种魂牵梦绕的牵挂,是根植到血液里的文化。现实中,我们上一辈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我的父辈也是如此。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下一代,这种观念则淡了许多。”

 

  邵丽的语言是直抒胸臆的,在她的观念里,写作是一种“对倾诉的需要”,同时也是对生活的记录。她笔下的家族观念,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份感受则来自于个性的敏感。“作为一个作者,我必须有我自己的视角。我所写的就是我体会到的感受。至少在我的作品中,我是这样来处理的。”
  

 

         展现来自女性的力量感

 

 

  《金枝》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一部分以自己的成长为主线,是站在成年人的视角,审视父亲和自己的关系,以“孤单”“恐惧”“仇恨”为主要基调;另一部分,则建立在对生活的体察之上,是体验、记录之后,对中国现代家庭的反思。这一部分建立在爱与自省之上,是作者被生活不断刺痛之后又不断成长和升华的写照。

 

  在书中,邵丽塑造了父亲的原配穗子等女性人物形象,但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书中的女性人物展现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并且安排自己的孩子们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邵丽表示,自己想塑造的就是中国传统女性身上的那种韧性。“在河南,我身边有好多人,好多家庭都有这种遭遇。女性被原配抛弃,然后不会再嫁,一个人独守一辈子,苦苦支撑着一个家。她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群体的遭遇。所以,我其实想写的是一种来自女性的力量感。”
  

 

        在真实中实现对人性的观照

 

 

  在小说《金枝》中,邵丽以一贯的对细节的捕捉和直抒胸臆式的表达,勾勒出了父亲的一生。历史的洪流浩浩荡荡,从少年时代起,父亲在每一个人生节点都在奋力拼搏,但是也免不了被冲击得七零八落。面对自己的两次婚姻和多个儿女,父亲的方式是恐惧、冷漠和逃避。

 

  而在一定的时代,书中的父亲和母亲所表现出来的冷酷无情,就如同我们所根植的文化土壤正在遭遇的干旱,龟裂的纹路深深刻印在子女的心头,长年的焦渴化为怨恨,并总能够找到怨恨的出口。这个出口,往往并不是父亲或者母亲本人,而是同样深受其害的另外一个自我。

 

  书中所呈现的故事实则也是邵丽童年的一个缩影。“我开始写《金枝》的时候,想到了我的童年。那还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事情,从我有记忆开始。那时候,生活还很困苦,导致了我没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所以,我成人以后,一心想的就是让我们家族的后代能功成名就。”邵丽说,最开始,自己拟定的书名是《阶级》,意思是“我们如何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登,努力地向我们所希望的生活靠近的过程。其实,在书中我们这两个家族分支之间,一直存在着相互的博弈。我也确实特别渴望我的孩子们能够成为我想象当中的‘金枝玉叶’,不再受到父母的忽略,不再受到任何歧视,生活在非常完满的一种状态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