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枣庄市委出品,山东省杂技团创排的大型原创杂技剧《铁道英雄》在山东省杂技演艺厅首演。为呈现“技”与“剧”的最优形态,该剧取材于枣庄鲁南铁道队抗击日寇的英雄事迹,用杂技艺术弘扬铁道游击队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昨日,杂技剧《铁道英雄》首演(省杂技团供图)
首用杂技再现抗日故事
烽火岁月里,活跃于山东枣庄地区的铁道游击队是著名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他们开辟并保卫津浦线上唯一的交通线、生命线、经济线(黄金线),用忠诚担当和鲜血汗水铺就了一条通往延安的“秘密红色交通线”。
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枣庄鲁南铁道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击日寇的英雄事迹,《铁道英雄》基于杂技艺术和舞台呈现规律重新创作,用杂技的艺术语言讲述铁道游击队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剧中,产业工人这一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时代感的群体被塑造重现。围绕铁道游击队的主体铁道工人和煤矿工人,《铁道英雄》对英雄的塑造,突破了当前红色主题艺术作品多为农村题材的形态,首次用杂技艺术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产业工人抗日故事,弥补了我国舞台艺术产业工人革命题材不足的缺憾。
除却传承弘扬红色基因,《铁道英雄》的创作也通过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巧妙结合,创造出了杂技与戏剧有机融合的杂技剧新高度。《铁道英雄》艺术总监、编剧、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张桂林介绍,《铁道英雄》在艺术定位上打破以主题贯穿杂技节目的传统方式,攻克杂技剧“短于抒情、苦于叙事”的难关,坚持以“剧性”为主导,杂技技术为叙事服务,使之成为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彰显主题内涵的巧妙手段,让杂技技术与戏剧表演完美融合,呈现出“技”与“剧”的最优形态。
呈现“电影真人秀”舞台效果
为了实现自然流畅的情感叙事,《铁道英雄》大胆舍弃了山东省杂技团的一些传统优势节目,对“吊环”“滚环”“绳技”“蹬人”“蹦床”“抖轿子”“抖人” 等原有杂技技艺进行创造性结构,同时根据戏剧情境创造了很多全新的杂技道具。
“以往道具是固定的,演员是运动的,但在《铁道英雄》中,道具与演员都是运动的,我们称之为‘运动的时空’,舍弃优势杂技项目,代之呈现的是大量的创新动作。”张桂林介绍,剧中“微山湖”场景中的U型绳,是首次出现在杂技领域的表演方式。
此外,《铁道英雄》在音乐、舞美、灯光、视频、服装、造型和表演形式上也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充分挖掘代表性意象——铁道,通过解构与重构,利用枕木和铁轨搭建出一个立体的、伸展向上的环形铁道,“主创团队充分运用‘声’‘光’‘电’‘影’‘景’等多元艺术手法,立体式,大场面,多维度,分层次的艺术再现了铁道英雄抗击日军的壮烈场景和恢宏场面,整体呈现出 “电影真人秀”般的舞台艺术审美效果。”张桂林说。
形成艺术创作“山东现象”
大型原创杂技剧《铁道英雄》是近年来我省的又一部精品力作。该剧从立项之初,就主动对标优秀文艺作品,精心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力争在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版图上,为山东丰富杂技这一艺术样式的表达,为山东舞台艺术各门类继续齐头并进、携手从高原迈向高峰贡献杂技的力量。
传承齐鲁文化基因,打造精品演艺项目。据了解,近年来,从歌剧《沂蒙山》《马向阳下乡》,吕剧《大河开凌》,京剧《奇袭白虎团》,话剧《孔子》,舞剧《乳娘》,再到杂技剧《铁道英雄》,山东根据不同舞台艺术样式的创作规律和文艺院团自身优势,采取一团一策,有针对性寻求突破创新,收获了一部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台艺术精品力作,形成了山东艺术创作“井喷”新气象和艺术创作的“山东现象”。